丁斌桃
摘要:自學能力是指學生在經過自我探究學習發現獨立學習應用的一種能力,是一種擺脫老師教學更為進步的學習能力。而初中正是一個從依賴老師教學到學會自主學習的一個過程,只有學會了自主學習,才能夠更有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而自主學習能力更是每個人都應當具備的。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是我們將要探討研究的話題。如何讓學生在初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自主在課下完成更深層次的學習。
關鍵詞:自主學習;初中地理;廣東出版社中圖版地理教學
一、自學能力培養的意義
所謂自學能力就是在沒有外力的幫助下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在沒有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完成學習任務,這個過程要循序漸進,老師要慢慢一步步的引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學會探究,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四川鄉野中,學生會對山上的事物十分好奇,老師可以通過學生多詢問為什么,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山是怎么出現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山脈形成的過程,跟地殼運動的知識。例如河流是如何形成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河流流向跟循環往復的知識。通過學生的好奇心,把中圖版地理中的知識一點一點的灌輸給學生。
二、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預習
在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對課本的預習是必不可少的,在每堂課結束之前,老師應當給學生布置下自主預習下一節內容的任務。讓學生在課下對課本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而在布置下預習任務的同時,老師可以根據下一節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的引導。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自主完成問題的探索。讓學生有目的的預習,并學會自主解決問題。因為在四川鄉村中,很少會有大型的圖書館可以讓學生卻查閱相關的知識,所以在學習廣東出版社中圖版七年級下冊第五章認識大洲中,給學生安排任務,讓他們繪制大洲地圖。有條件的學校借用這次任務的機會,可以帶領學生集體前往縣城或者市區的大型圖書館參觀,進行資料文獻的查閱。通過這樣查閱相關資料,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對外面的世界產生濃厚的興趣,鄉村生活以及繁華都市的反差也會成為學生們不斷進步的動力。
(二)合作學習
在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前,應當先教會學生合作學習。組成小組,讓學生之間相互探討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爭論及論證。然后再讓學生從合作學習中引導向自主學習。每節課,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給每個小組設置不同的問題,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進行探究學習,然后把最后的問題解決掉。在鄉村孩子大多都比較活潑,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性,也可以有效的解決學生頑皮過于活潑搗亂的問題。例如在廣東出版社中圖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中我國的區域差異這一章中,可以分小組讓學生討論我國各個地區都有那些差異不同??梢砸运拇ㄠl村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習俗為例子,讓學生先找出自己身邊的一些風俗習慣,然后再進行小組調查資料了解其他地區的風俗習慣,然后進行對比,以此讓學生更加理解我國的區域差異,以及這種區域差異所帶來的影響。
(三)深入探究
在完成基礎課本中的學習之后,老師更應當引導學生對課本之外深層次的知識進行延伸引導學習。更深入的探究,是為了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鄉鎮中的學生大多對于外面的世界更為好奇,他們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老師就更應當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去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然后學會自主獨立的學習能力。在每堂課之后,老師可以在課本知識之外延伸一些學生會感興趣的話題。例如在廣東出版社中圖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認識我國的區域中,可以引領學生講述我國一些地區特有的風俗趣事,以及各個地區的風景跟風俗。四川鄉村生活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會有些乏味枯燥,而通過對我國各個地區風景習俗的了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們的好奇心,同樣也可以開闊學生們的眼界,讓學生更多更好的把目光放在四川鄉村之外的地方。老師可以給學生們講一些各個地方不同的趣事,來讓學生深入了解各個地方的不同差異。
三、結束語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提升,只有學會自主思考探究問題,才能夠讓學生更為優秀的完成各項學習任務,也才能讓學生更為全面的發展。而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至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淺談初中地理教學[A].雷宇蘭.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
[2]淺談初中地理教學方法[A].任崢.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二卷)[C].2016
[3]新課標下初中地理教學之我見[A].劉紅麗.2017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