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敏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的快速提高,為我國的大氣環境監測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雖然我國的大氣環境檢測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尤其表現在點位布設的工作當中。基于此,相關部門應當立足于區域規劃環境評價,對規劃區域內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對污染較為嚴重的區域進行重點監測,保證大氣環境檢測點位布設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推動我國大氣環境監測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區域規劃環評;大氣環境監測;點位布設
在開展規劃區域的工作時,有必要開展對影響環境的污染物進行系統的檢測,從而減少污染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為區域規劃的工作提供物質保障,使得保護環境的原則可以被落實。在開展點位布設的工作時,不僅要對區域污染的氣象結果進行分析,還要保障檢測點位在開展布設的過程中布設方法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使監測點的布設工作為后續的工程打下基礎。
一、原則
在開展區域環評中大氣環境監測點位布設時,必須要遵循布設的原則,包括:1.一致性;2.經濟性;3.科學性;4.代表性。
一致性原則具體是指,當開展大氣環境監測的過程中,點位布設所檢測的污染物類型和濃度與周圍區域環境的狀態相符合,在開展檢測地形和氣候條件時,必須要將一致性原則作為落腳點,對監測到的數據進行合理性判斷和分析,保障大氣環境檢測工作的發展。
代表性原則具體是指,在開展大氣環境檢測時,必須要立足于區域的真實發展情況,選擇一個代表性區域進行關鍵監測,不僅要分析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還要對其污染物的濃度開展全面性的檢測工作,保障后續決策的合理性。
經濟學原理具體意味著監測數據可以在監測數據科學合理的前提下進行分配。不僅要遵循科學的原則,還要對污染較為惡劣的區域引起高度重視,對其進行重點布設。針對農村,郊區等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區域,工作人員應采取少量因地制宜原則,盡可能少量點位布設,實現資源配置的合理性,使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從而對成本進行有效把控,使大氣環境監測點位布設的經濟性原則落到實處。
科學性原則具體是指,在開展大氣環境監測的過程中,要對污染物進行分類工作,保障點位布設工作的合理性。在開展具體的布設工作時,必須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在檢測污染物的過程中,必須要調整點位的高度,特別是在檢測有害空氣污染物時,點的高度保證在1.5米到2.0米的范圍內。一般來說,1.7米最佳。應該注意的是,如果污染物對植物有嚴重的負面影響,那么斑點的高度應該與植物的葉子中心的高度相似。
二、方法
1.功能區布點。作為一種區域規劃環境評價,大氣環境檢測點得到廣泛應用,功能區布局對其整體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功能區布局方法根據城市建設特別不同,例如,在工業區建設的布點過程中,或者污染較為嚴重的區域,應當嚴格控制點位的數量,使其可以確保觀測的有效性。功能區的點位布設工作不僅可以保障點位監測工作的合理性,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緊急情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針對大氣污染物較為嚴重的區域,相關工作人員可以結合不同的擴散系數,合理調整點位。功能區點位的布設方法不僅可以保障工業區域大氣環境檢測的真實性,提供有效數據,保障預報工作可以及時到位,還可以使經濟性原則得到充分體現。這一現象在大城市當中尤為明顯,但是,針對城市之外的郊區或農村,功能區布點的方法不實用,無法對大氣環境的污染物進行及時判斷,還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監測數據失真。
2.網格布點法。網絡布點法具體是指,不僅要對區域的污染物程度和重要性進行具體分析,還要對大氣環境檢測區域的工業化發展水平進行有效了解,對其進行網格劃分工作,確保網格劃分工作落到實處之后,才可以開展檢測點位的布設工作,將其設置在網格當中的各個交點處。網絡布點法的優點,體現為不僅可以落實代表性原則,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性原則可以得到有效體現,對大氣環境檢測數據進行具體分析和合理判斷,為后續區域污染的防治工作夯實基礎。網格布局方法不僅需要分析區域內不同時區的污染物,還要預測擴散趨勢。利用有效的預防手段避免污染對大氣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網格布點法主要適用于污染源較為嚴重,污染物均勻的區域。最后,要注意的是,濃煙的排放量將在很大程度上對大氣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在進行區域規劃的過程中,要對煙囪的排放濃煙引起高度重視,對其最大濃度的落腳點進行合理布設點位。
3.扇形布點法。扇形點方法具體是指基于大氣環境改變監測區域的主導風向或季節性主導風向。在其下風側建設監測點位,其監測點位的數量控制在3~5個范圍之內。扇形布點法不適宜于多個點源,在某個重點點源當中,即污染較為嚴重的區域,不僅可以對重點污染進行實時監測工作,還可以保障污染對居民生活的污染程度的數據真實性,在開展扇形布點法布設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主導風向的軸線,立足于不同角度,根據不同參照點位的數據嚴格控制監測點位的數量。扇形布點法的利用不僅可以保障資源效益的最大化,還在最大限度上使得監測數據的精準性落到實處。最后,應該注意的是,在使用扇形點法監測大氣環境的過程中,不僅要測試污染源的局部條件, ?還要根據不同的風向和污染物類型的擴散系數進行測試。對大氣環境檢測方法進行科學,合理和有效的調整,使大氣環境監測到的數據具備一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大氣環境監測工作在近年來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重視,在探究區域規劃中大氣環境監測點位布設工作時,不僅要對規劃區域的大氣污染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還需要對氣象,功能和污染程度進行有效的研究。在設置布點位置的過程中,根據一致性,科學性,經濟性和一致性原則選擇合適的布局方法,例如:扇形布置點,功能區布局和網格布局方法滿足區域規劃的具體要求,促進大氣環境檢測點的順利部署。
參考文獻:
[1] 趙曉輝, 李宣. 探究區域規劃環評中大氣環境監測點位布設[J]. 江西化工, 2017(06):161-162.
[2] 徐榮臻. 區域規劃環評中大氣環境監測點位布設探究[J]. 江西化工, 2017(06):167-169.
[3] 徐靜. 區域規劃環評中大氣環境監測點位布設研究[J]. 低碳世界, 2016(29).
[4] 林萬生. 淺議區域規劃環評中大氣環境監測點位布設[J]. 低碳世界, 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