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高新科技產品在各行各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對于氣象站而言,新型氣象站可以有效確保氣象觀測的穩定進行,但是在對新型自動氣象站進行實際應用的時候,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在正常的運行當中發生各種故障,可見,做好氣象站設備的維修維護工作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對自動氣象站的常見故障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日常維護措施,以供相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新型自動氣象站;常見故障;日常管理維護
新型自動站主要可以對溫度、風向大小等一系列氣象信息進行收集、儲存與上傳等,孟連縣在新型自動氣象站投入使用以來,在軟件運行、硬件結構以及數據處理方面與以往相比有著巨大的進步,同時具有可靠性、準確性且易維護等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氣象站的氣象監測能力,并為天氣預報等氣象服務提供了更為準確的數據信息,同時,由于自動站儀器設備長期不間斷的運行,其發生故障的頻率也相對較高,并且對于其維修維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使氣象觀測數據的準確率得到保障,提高公眾天氣預報與災害性天氣監測的準確性,就需要氣象人員在最快的時間內發現自動站觀測數據的異常,并對其進行正確的維修處理。
一、新型自動氣象站的常見故障分析
1.溫度、濕度數據出現異常
當發生大風與強降雨天氣的時候,非常容易導致傳感器和電源的接口處出現浸水,使溫、濕度數據產生異常現象,要求對其進行補測,一般情況下,應在規定定時編制氣象測報的02時、08時、14時與20時進行人工數據的補測。當溫度數據保持正常但是濕度數據卻出現異常時,如果是整點前后十分鐘內的數據發生缺測,可以利用人工觀測記錄的干濕球數據作訂正,同時也可以利用同時段內的人工觀測數據進行補測。
2.降水量數據出現異常
降水量數據出現異常情況主要表現為降水停止后依舊存在降水記錄,導致降水量觀測滯后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儀器自身的摩擦,當降水停止后的2小時內存在降水數據記錄,可以將這些數據累積到降水時段內,超過2小時的降水數據則可以忽略不計并刪除。在日常的觀測期間,要確保人工觀測雨量筒保持穩定的運行狀態,出現故障時要在第一時間進行人工補測處理,避免造成日降水量缺測的情況。若是分鐘內降水量數據出現缺測,則應算出同時間內降雨量的平均值,將此數值作為補測,同時要保證所代替的數據與實際的降水量大致相同,并將該數值的來源方法進行標注,確保降水數據的完整性與連續性。
3.風向數據出現異常
新型自動站在對風速與風向進行觀測的時候,若風向風速的數據發生異常現象,需要立即對風速傳感器、采集器、計算機以及電纜線等裝置進行檢查,查看其是否處于正常運行狀態。當風速傳感器數據記錄出現缺測,要先考慮到電源問題,在對電池進行更換之后若故障還是沒有得到解決,就要檢查傳感器是否存在問題,在發生極端大風天氣時經常會造成這種問題發生,若是風速傳感器的風葉被折斷等故障,應立即更換新的傳感器。因為風速傳感器安裝的位置相對較高,線路電纜也較為彎曲復雜,因此十分容易被大風等惡劣天氣折斷,并且風向傳感器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極易受到風化腐蝕作用的影響,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對其巡視檢查,發現問題時要及時進行解決。
4.極值異常
自動觀測數據一旦在某時段發生極值異常現象,就會影響日極值挑選,可以把此時段內的極值作缺測處理。分析人工觀測數據或者其他時段日極值,合理準確的推斷出該日極值,如果得出沒有出現在該時段內的結果,就可在其他正常的觀測時段內進行挑選,若分析得出該日極值正好出現在此時間段內,便可以按照人工觀測數據進行記錄。當出現了大多數氣象要索數據缺測時,就需要通過新型自動站的分析軟件來進行分析判斷,結合自動觀測記錄數據與人工補測的數據記錄,進一步分析或截面數據回歸預測進行分析處理,進而加強人工補測數據的真實有效性。如出現數據缺測的問題,就需要根究RTD文件中的氣象要索數據進行及時有效的補救,分析研究出并查找出B、Z文件數據,判斷觀測數據是否出現缺測,再按照上述方法補救。
二、新型自動站的日常管理維護
1.采集器的日常管理維護
采集器作為自動氣象站的核心零部件,是氣象要索采集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氣象數據處理儲存與通訊傳送的重要單元。對于自動氣象站的日常運行來說,采集器的零部件不需要有復雜的維護管理,主要是對采集器上的灰塵與外部環境進行清潔工作,定期清理機箱,保證采集器的潔凈程度。同時還需要注意確保其零部件自身性能的穩定性,在其通電的狀態下盡量避免接線端口的插拔,也要避免在通電狀態下安裝傳感器。工作人員可定期對采集器裝置進線孔的包裝進行定期檢查,查看其是否處于完整狀態,以免出現破損。此外要避免采集器上放置多余的物品,以防對采集數據的準確性產生影響。
2.氣壓傳感器的日常管理維護
氣壓傳感器在未出廠之前就安裝在機箱,以防較大的氣流對氣壓傳感器的性能產生負面影響,在打開機箱門時應小心謹慎。要始終保持靜壓氣孔通暢,避免其被雜物或者是灰塵等異物堵塞。在切斷電源以后,再對傳感器進行更換或安裝,為了減小或是避免由于氣壓波動過大影響氣壓數據的準確性,應檢測氣壓傳感器的供電電壓,查看是否處于穩定狀態。
3.雨量傳感器的日常管理維護
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每個月對于翻斗雨量傳感器進行檢查,經常清理干凈濾網上附著的沙塵、雜質、蟲漬等雜物,以有效避免承水口漏斗發生堵塞。夏天雨量桶內可能會出現蜘蛛網影響翻斗的正常翻轉,要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在降雨較少的時期要把盛水器蓋上,當發生降雨天氣時再及時打開。
4.風傳感器的日常管理維護
對于風傳感器而言,工作人員需要定期對風杯與風向標進行檢查,查看其是否靈活。每年在固定時間對風傳感器的軸承進行一次檢查,在對其開展檢查前,應將風向標卸下。風向周抽通常是能夠靈活轉動的,也不會產生明顯噪音,每年固定時間對傳感器的手柄進行一次檢查,檢查前要將風杯卸下,再查看中心軸轉動是否靈活,正常情況下沒有噪音出現。與此同時,還要對滾動軸承進行密封清洗,并對風向標進行校準,保障風向標始終指向正北方。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型自動氣象站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各類故障問題,這些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對觀測數據質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對新型自動氣象站的運行十分不利。所以,相關的氣象人員應根據故障發生原因,針對不同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對策,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相應的管理維護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氣象站能夠穩定、高效地運行,并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治楠,劉健.新型自動氣象站的常見故障與維修維護方法探討[J].農技服務,2017(21):146.
[2]曾貴權,張志華.自動氣象站的常見故障分析及維修維護[J].農民致富之友,2018(11):235.
作者簡介:龔紅梅(1991-)女,漢族,云南富源,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從事:氣象、自動氣象站維修維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