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富
內容摘要:運用多媒體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化文本內容情景,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其充分感知體驗。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教學的指導有了針對性,實現了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生生交流,讓學生處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中。
關鍵詞:多媒體 學科教學 融合
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課堂教學具有新穎性、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的特點。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以其直觀形象的畫面、優美動聽的音樂等特點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破解教學難題。同時,多媒體設備的利用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眼、耳、腦、口、手等器官對教學信息的反應,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歡快氣氛中發揮出自己潛在的主動性,從而使他們的整個身心都投人到學習活動中。將信息技術整合于課程之中,促進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的提高,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1.合理運用多媒體,優化課堂結構。在吃透文本的基礎上,恰當的選擇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增加課堂容量。大信息量、大容量,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師可先在電腦上準備好上課要用素材,在此過程中可以大量地節省時間,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與練習。
2.巧用多媒體,化繁為簡。由于多媒體具有直觀性,通過畫面、聲音、色彩的展示、傳遞信息。使學習內容由間接變直接,由抽象變具體,由枯燥變有趣,由深奧變淺顯,有利于問題具體化和形象化。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便于記憶,使學生對教學內容能深刻理解,靈話運用,記憶牢固。
3.適時運用多媒體,調動課堂氣氛。直觀、生動的內容展示和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欲望。相對于傳統教學的單純的語言講述,多媒體課件、網絡所展現的色彩鮮艷、音色悅耳.畫面話潑的視頻、音頻、圖畫、動畫等,無疑更能調動,激發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
通過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夠營造學習的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要求從一開始上課,就要創造一種和諧自然的交際環境,濃厚的學習氣氛,喚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使他們積極投身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多媒體具有容量大、信息多、趣味性強以及文字、聲音、圖像一體化的特殊功能。教師可根據每次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出引人入勝的多媒體活動,通過多種感官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解強得多。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更好的接觸真實文本內容呈現的環境,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使課堂由靜變動,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每一堂課都能由五顏六色的課件來輔助教學。多媒體技術則能滿足學生求知欲,提供廣泛的信息材料,營造自然、寬松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激發和強化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自然地進入角色,克服羞澀的心理阻礙,成為課堂交流互動中的一員。
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交互式人機對話可無距離地實現個別化教育,因人施教。教師與學生間可用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進行交流,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比傳統課堂教學更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教師在這種教學環境下,更多的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管理者和引導者,而不是一個說教者。利用多媒體局域網組織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通過“人機對話”的方式,自主探究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協作、對話等學習環境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總之,新時代要求教師在現代教學理論指導下,不斷更新觀念,注重提高自身素質,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積極運用多媒體,設計開發有效的教育資源,創建優秀的資源應用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進行多種感官并用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提高,以及增進了師生之間的親密度。多媒體技術使教學手段趨于全方位,多層次。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巧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過程,創造精彩課堂,加速學生的感知過程和促進認識深化,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從而使學生樂學愛學。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625“簡易多媒體與學科教學的有效融合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柴家門鎮雞兒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