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斯
摘 要:我國許多女性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遭受到性騷擾與性侵犯。被性騷擾和性侵的案例比比皆是。本文主要揭示女性被性騷擾與性侵的現狀,分析原因,探討預防。
關鍵詞:女性; 性騷擾; 性侵
中圖分類號:C913.1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4-174-001
性騷擾,是指以性欲為出發點,令受害者不舒服的騷擾,包括語言和肢體動作。隨著當今社會男女性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平等的,但隨之也產生了許多問題,其中就包括女性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遭遇性騷擾與性侵犯的問題。
一、中國女性受性騷擾的現狀
當前女性,從小學生到職場女性,甚至是女性幼兒,都面臨著性騷擾乃至性侵的威脅。[1]
2016年3月2日,“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公開報道了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件433起,受害人778人,平均每天曝光1.21起。
《中國婦女報》曾報道,據中國婦聯一項針對北京、南京等城市15所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發現57所高校女大學生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性騷擾。
根據調查,86000多個被試者中,24%的被試報告經歷過職場性騷擾,32%的被試報告曾經歷過多種形式的性騷擾。
這些只是女性們被性騷擾的數據,被性侵的很難得到真實數據。而這些數據已經觸目驚心,但比數據更驚人的是各種案例。從2014年廈門大學“誘奸門”,到2017年底南昌大學“性侵事件”,再到2018年北航“性騷擾事件”,從女性敢于站出來向性騷擾說“不”開始,越來越多的事件被曝光出來,層出不窮,屢見不鮮。而許多女性被性騷擾后,或隱忍不發,或遭受社會輿論,或遭受旁人非議,產生心理創傷。
二、女性遭遇性騷擾、性侵案例
2016年9月5日,甘肅慶陽女高中生李某因病請假,在教室公寓休息,晚八點左右,李某的班主任吳某以探病為由進入李某休息的房間,并親吻、摟抱李某,李某因病無法反抗,直到另一名老師到來,吳某才停止侵犯。但是這件事被曝光后,吳某沒有被停職,反而是李某被同學嘲笑、孤立,被老師們針對。
李某的父親李明表示,此事之后,原本開朗的李某出現抑郁的情況,后被醫院確診為創傷后應激障礙,并多次嘗試自殺。最終,李某在6月20日從25樓一躍而下,結束了她年輕又短暫的生命。
李某的例子令人扼腕嘆息,但她絕非個例。十年前的驚天大案“少女遭親友性侵多年,11人入獄”的湯蘭蘭案件,七歲開始第一次被親生父親性侵,湯蘭蘭被強奸、輪奸長達七年,14歲時終于報警,指認了嫌犯40人。最終11人入獄,湯蘭蘭轉移戶口改換姓名,讓嫌犯無法找到她復仇。雖然罪犯們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湯蘭蘭也被從困境中解救出來,但是她悲慘的經歷無法抹去,這些創傷事件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導致她心理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以至于患上創傷性應激綜合征,讓她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對男性有仇視,對男性的接觸感到恐懼,影響了她的社會功能。[2]
像李某、湯某這樣遭受性騷擾、性侵卻被媒體、社會攻擊的案例不勝枚舉??墒撬齻冏鲥e了什么呢?在這些事件里,她們是受害者啊,她們卻因為揭露了禽獸的行徑而被議論被攻擊,導致一些心理創傷,甚至自殺。
三、女性遭遇性騷擾、性侵的原因
1.因為社會上許多人不會去譴責犯罪者,反而是攻擊受害人。許多男人會吹噓自己玩弄了多少女人,他的同伴甚至會夸他“你真厲害”、“真有本事”,女性曝光自己被性騷擾,可能會獲得眾人的同情,卻也會被人嫌“臟”,被人議論。
2.當前社會大環境下,性在許多人看來是“骯臟的”,男性的生理需要不被正視,無處發泄,于是一些男性心生邪念走上歪路。
3.一些男性自制力薄弱或者思想道德水平過低,禁不住誘惑,自制力薄弱,思想水平不高,道德約束力不強。
4.性教育的缺失。性在許多人看來“難以啟齒”,造成了性教育的缺失,一部分女性在遭到性騷擾、性侵犯時不知所措,甚至有的稀里糊涂。
5.很多女性確實缺少自我保護意識。一部分女性過于單純,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對男性還是要心懷警惕,有許多性侵案都是熟人作案。
6.許多女性被性騷擾、性侵后不敢發聲。大部分女性遭遇性騷擾、性侵后認為自己“臟”,“沒臉見人”,害怕輿論,不敢揭露嫌犯,導致嫌犯逍遙法外,甚至繼續作案。
四、女性被性騷擾、性侵后的心理創傷恢復
和其他創傷性事件比起來,即使不考慮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因素,性侵犯的記憶仍然會留在受害人的腦海里,在許多年后也會歷歷在目。性侵對許多女性受害者造成終身的痛苦記憶和心理創傷。
如何恢復女性被性騷擾、性侵后的心理創傷呢?
首先女性需要被親近的人,例如親人、朋友關心、理解,告訴她這不是她的錯,也不是所謂“丟臉的事”,而不是對她打罵。
如果受害人情況較為嚴重,很難靠自己和親友開解,需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如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
對女性來說,公開承認自己遭受到性騷擾、性侵需要巨大的勇氣,同時,回憶自己被性騷擾、性侵的過程也是二次傷害的過程。女性貞操、名節比生命更重要,以及女性應該相夫教子衣著保守等傳統觀點到如今也沒有完全從人們心中移除,于是在性騷擾、性侵事件曝光后,社會輿論不乏對女性受害人“不檢點”,“不保護好自己”的譴責、質問的聲音,更有甚者會說受害人勾引嫌犯等。
參考文獻:
[1]桑桐.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現狀研究[J]法制博覽,2019(02):122-123
[2]宋華.當前性侵幼女案件的特點及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9(0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