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瑞林
高中物理是難度較大的一門學科,同學們在進行解題時,通常會因為找不到思路而出現解題效率低下的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會發現,物理知識是可以進行推理的,因此在我們遇到貌似困難的物理問題時,可以利用題目已給出的條件進行合理推理,找到解題思路,并結合相應的物理規律來完成解題。在高中物理解題過程中將推理法應用其中,可以實現高效解題的目標,提升物理學習的效率,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最終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高中物理習題中可以應用推理法的習題較多,下面僅以兩種常見題型為例,探究推理法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
例1下列有關電勢能問題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兩個正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也增大
B.當兩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減小
C.一個正點電荷與一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也增大
D.一個正點電荷與一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減小,它們的電勢能也減小
分析:此題應結合庫侖定律進行推理分析。
解:兩個正點電荷在相互靠近時,兩點電荷受到的庫侖力會隨著電荷的靠近而增大,克服靜電力做功,因此系統的電勢能增大,選項A正確。同理,兩個負電荷靠近時,兩點電荷受到的庫侖力會隨著電荷的靠近而增大,且克服靜電力做功,因此系統的電勢能增大,選項B錯誤。正負電荷靠近時,由庫侖定律可知,庫侖力增大,靜電力做正功,因此系統的電勢能減小,選項C、D錯誤。
答案:A

圖1
例2如圖1所示,輕質彈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鐵塊,物體在A處時,彈簧處于原長狀態,若用手拖住物體使其從A處緩慢下降到B處,手與鐵塊自然分開。此過程中,物體克服手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為W。排除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量一定大于W
B.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一定小于W
C.物體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增加量為W
D.若將物體從A處由靜止釋放,則物體到達B處時的動能為W
分析:此題應結合能量守恒定律進行推理分析。
解: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物體由A處運動到B處的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mgh=ΔEp+W,因此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小量一定大于W,而不能確定彈簧彈性勢能增加量與W的大小關系,選項A正確,B錯誤。手對物體的支持力對物體做負功,因此物體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減少量為W,選項C錯誤。若將物體從A處由靜止釋放,則在物體從A處運動到B處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得Ek=mgh-W彈=mgh-ΔEp=W,選項D正確。
答案:AD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推理法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地解決同學們在應對物理難題時無從下手的問題,為同學們厘清解題思路提供了重要的幫助,進而減緩高中物理學習壓力較大等問題,也為同學們節省出更多學習其他知識的時間,對同學們整體成績的上升有著極其重要作用。剛開始學習高中物理的階段,同學們對推理法解題的應用可能不夠熟練,可以在做題中慢慢練習,逐漸訓練熟練度,進而實現物理解題效率的真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