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曉麥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2019年春天,中國人民大學萬千師生縱情高歌這首傳唱了六十多年之久的《讓我們蕩起雙槳》,無數人唱得淚流滿面、豪情滿懷。他們的歌聲通過多種網絡媒介迅速傳向四面八方,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友兼這首歌的詞作者,喬羽先生今年已是92歲高齡,他動情地說:“如果把真正有成就的藝術家比作金翅大鵬鳥,一個翅膀是最深的愛國心,另一個翅膀是最杰出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師生高唱此曲緣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點名”。
從2019年3月起,一場名為“青春,為祖國歌唱”的網絡拉歌活動在全國多所高校唱響。3月31日,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三所高校率先在網絡上發起了拉歌“挑戰”,眾多高校紛紛“應戰”,接力傳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師生高唱《仰望星空》《我愛你中國》等歌曲。在拉歌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教授身旁坐著北京航空航天實驗學校小學部的孩子們,他給孩子們講著航天小知識,說:“一個人最大的愛是愛國。”“每天一睜開眼,發現有這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就會精神抖擻,信心滿滿。”
隨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師生“點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師生唱出了《讓我們蕩起雙槳》,迅速引起大家的強烈反響,拉歌視頻總播放量、微博話題閱讀量創新高。緊接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聯合“點名”清華大學,清華師生毅然“接招”。
在新清華學堂大禮堂,來自清華大學的老中青合唱團共同唱起《清華大學校歌》:“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愛躋,祖國以光。莘莘學子來遠方,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自強,自強……”
這首《清華大學校歌》由汪鸞翔先生作詞,張慧珍女士作曲,九十多年過去了,此曲始終激勵著一代代清華學子為祖國和民族的事業前赴后繼,一往無前。
在“青春,為祖國歌唱”網絡拉歌活動中,各高校運用故事化的表達和立體式的傳播,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截至2019年6月下旬,拉歌活動在歷經“青春篇”“傳承篇”兩個階段后,進入了第三階段“奮進篇”。各大高校的學子們通過傳誦一首首經典老歌,唱響了新時代奮進之歌,抒發了愛國情、報國志,彰顯奮進中蓬勃的青春力量。
“夕陽照耀著山頭的塔影,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春風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啊,延安,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到處傳遍了抗戰的歌聲……”地處西北的延安大學師生,精心收集了延安時期戰斗、生活、學習的影像資料,與學校如今的巨大發展、偉大祖國的日益強大交叉展現,師生們深情唱出《延安頌》,表達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莊嚴承諾。
“多少次夢中訴說,你是我豪邁的祖國,世代的勞作,汗水澆灌了秧禾……”孫鈞、鄭時齡兩位院士出現在同濟大學的拉歌現場,與師生們共同唱響原創歌曲《青春中國》。
“夢追科學,情懷人文。歲月可鑒,報國赤忱……”電子科技大學的青年學子和來自“成電故事”講師團的老教師共同演唱了原創歌曲《年華似錦》,深情表達出熾熱愛國情,將拉歌活動變成了一場現場思政課,為學生講述成電故事。
…………
據統計,這場拉歌活動目前已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2000余所高校,微博話題閱讀量3.2億,拉歌視頻總播放量近40億,實現了網絡小屏到公交、地鐵、廣場等戶外大屏的拓展。這場通過各高校新媒體平臺互動傳遞,用青春歌聲禮贊祖國的“網絡接力”已火遍全國,萬千師生用歌聲唱出了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