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藍
在日常生活中,家里的燈泡隔一段時間就會壞掉,使用的電器到了一定時限就會發生故障,蘋果手機每升級一次速度就會變慢……你以為這是自然損耗,可實際上這都是有人控制的。
控制以上這些的是叫作預設報廢的一項策略。預設報廢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工業策略,全球許多大型生產商在生產洗衣機或打印機等家電時,為了增加利潤,會蓄意縮短產品的使用壽命,以促使消費者購買新的產品。而這個概念是由一個叫作“太陽神”壟斷聯盟的組織創造的。
1989年柏林墻倒塌之際,一位名叫岡特·赫斯的歷史學家在東柏林歐司朗電器公司總部,看到一份1932年在日內瓦簽署的保密文件。這是由歐司朗公司與全球五大電器公司共同簽署的文件,他們想打造一個秘密壟斷聯盟──“太陽神”,聯盟的目標是只要任何廠商膽敢生產壽命超過半年以上的燈泡,就把它踢出這個產業。
這五家公司不只生產燈泡,還提供現代生活的基礎建設,包括路燈、銅制電話線,以及船只、橋梁、火車與電車軌道纜線。他們也制作耐用的消費品,如冰箱。從1932年起,這些商品全都設置了內部故障時間。
那時,世界正處于經濟蕭條后的關鍵復蘇期,希特勒準備在德國掌權。“太陽神”實行預設報廢,決策者的主觀想法不只是想多賣幾只燈泡,而是想在危急存亡之時拯救資本主義與民主制度。于是,在當局默許下,制造耐用商品的精巧技術畫下了句號,大量生產是從它“該故障”的時間點開始倒著設計的。
2017年,“電池門”和“降速門”讓手機巨頭蘋果公司深陷輿論漩渦,蘋果公司公開承認,“蓄意降速”被實錘,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由此可見,預設報廢的思路早已成為現代商業中的潛規則。
但更多消費者期待的是經久耐用的產品。在舊金山附近一個叫作利弗莫爾城鎮消防局的后墻上,就掛著一顆1901年謝爾比電器公司生產的“百年紀念燈泡”。如今,這個燈泡已經工作了116年,仍然亮著,這是對預設報廢策略最大的諷刺。
1951年,伊令電影公司出品的喜劇《白衣男子》中,發明了一種神奇衣料的科學家被工會領袖和老板圍攻,想要毀掉他的配方。這部影片大獲成功,諷刺的正是預設報廢策略,以及工廠與工會串通起來欺騙民眾的事實。
1960年,設計批評家萬斯·帕克德寫下名為《廢物制造商》的圖書,提出反對預設報廢,譴責制造過程中的浪費、成本及生產過早報廢,且不能修復產品所帶來的低效率。
如今,對預設報廢的批判在電子設備領域也開始復興。荷蘭設計師巴斯·凡·亞博曾說:“如果你不能修好它,就不算真正擁有它。”這句話揭示出這樣一個事實: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制造商繼承了預設報廢策略,刻意讓電腦和手機只能換不能修。為此,亞博研究開發了一種零部件可輕易拆卸、更換和修理的“公平”手機。這種手機很“良心”,其生產和制造都采用了回收利用的零部件。
法國在2015年通過了“反預設報廢法”,旨在捍衛消費者的利益。法律規定,無論是產品制造商還是銷售商,若蓄意采取措施縮短產品的使用壽命,就會構成犯罪,最多可判兩年監禁,最高可罰款30萬歐元。
歐盟成員國的環保團體也呼吁改革歐盟環保規則,并取締預設報廢。越來越多人認為,預設報廢策略是循環經濟的最大威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