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峰
【摘要】七國集團比亞里茨峰會最終以一份領導人的聲明收場,會議取得的實質性成果不多,但也有一些亮點??梢灶A見,關于七國集團存廢的爭論還會持續,但不可或缺的功能決定了七國集團仍將繼續存在并發展。從比亞里茨峰會來看,七國集團仍然是西方主要國家協調政策的平臺,未來其內部格局或許會發生微妙變化。
【關鍵詞】比亞里茨峰會 七國集團 國際合作 【中圖分類號】D813 【文獻標識碼】A

2019年8月26日,為期三天的G7峰會在法國比亞里茨落幕。峰會最終發表了僅有一頁紙的領導人聲明,涉及國際貿易、伊朗、烏克蘭和利比亞等多項議題。法國為了避免出現新的分裂和尷尬,事先就作出了不發表聯合公報的決定,這也是G7峰會44年來首次沒有發表聯合公報。
七國集團比亞里茨峰會議題廣泛,但給人的感覺是分歧多于一致、爭吵多于合作。雖然峰會的實質性成果缺乏,但仍有一些亮點。
第一,峰會節儉,討論務實。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總結峰會時表示,今年的峰會花費2100萬歐元,遠低于去年的峰會開支,是一次“節儉的峰會”。從視頻和照片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儀式簡單、會場簡單,不講排場、不事奢華,僅是討論問題。無論是G7國家的集體會議、雙邊會晤,還是G7國家與受邀嘉賓國的雙邊與多邊會晤等,各種形式的會議都在務實地討論,以期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二,援助亞馬遜森林火災,拯救地球之肺。自新總統博爾索納羅上臺后,巴西的森林毀壞問題變得更為嚴重。因此,馬克龍將亞馬遜雨林大火定為G7峰會的主要和緊急議題之一,并宣布七國集團“將立即向亞馬遜雨林國家提供至少2000萬歐元財政援助”。博爾索納羅起先指責馬克龍協助滅火的表態系殖民主義思維,是對巴西主權的侵犯。但隨著國際社會對亞馬遜森林關切的增加,博爾索納羅的態度有所變化,不僅接受了國際援助滅火,而且在國內層面采取了緊急措施。由此可見,本次G7峰會對保護亞馬遜森林作出了實質性貢獻。
第三,美國與伊朗重啟核談判出現可能。作為今年G7峰會的東道主,馬克龍一直在努力化解美國決定退出“伊朗核協議”所引發的緊張局勢。比如,在峰會舉行期間,伊朗外長受馬克龍邀請抵達G7峰會舉辦地,與馬克龍、法國外長以及英國和德國官員會面。
G7峰會不發表聯合公報,意味著該組織達成一致的協議很少,即使有一些共識,但由于沒有書面記錄,因此也不會對具體措施和步驟作出負責任的承諾。面對G7內部矛盾的上升以及作用的下降,很多人表現出了不滿和擔憂,期望能夠拿出實際的行動解決問題。比如,G7峰會開幕當天,近萬名非政府組織成員和法國“黃背心”運動參與者聚集在比亞里茨周邊城市舉行游行示威活動。一些激進人士甚至認為G7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比如,英國《衛報》于2015年6月7日以《破碎的G7及其峰會——無望、分離和過時》為題刊文,認為現在的G7已經是一個垂死的制度,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應該被廢除。然而,過激的情緒不能代替冷靜的思考,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G7還會繼續存在并發展。
首先,雖然G7的影響力在下降,但功能依然不可或缺。G7是7個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磋商會晤的論壇型機制。G7峰會只是一個名字或者習慣叫法,并不意味著只有7個成員國,比如,歐盟也是G7的成員之一。作為元首峰會的輔助和補充,G7有時也舉行部長級會議,討論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問題。G7成立后,其功能從單一的協調經濟政策逐漸向政治、安全等層面擴展,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機制之一。
G20于1999年正式成立,并于2008年首次召開峰會。2009年9月舉行的匹茲堡峰會將G20確定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相比之下,由于缺少新興市場國家的參與,G7這些年的確喪失了一些影響力。但我們也應該看到,G20最早是由G8(G8由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演變而來)倡議并組織創立的,雖然有無奈的成分,但也不能貶低其全球治理的胸懷。況且,七國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的發展都處在世界前列。比如,2018年G7國家的GDP占全球經濟總量的45.28%(巔峰時期,G7國家的GDP占全球經濟總量的70%左右)。因此,其存在和動向都會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應該說,G7的作用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作為列強俱樂部,其各種活動主要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和西方的整體利益;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全球性問題的凸顯,G7對成員國之間以及成員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矛盾協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秩序的穩定和全球治理的發展。
其次,從成員國發揮的國際影響來看,G7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再表現出對多邊主義的不屑,連續退出《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朗核協議”等,但美國在很多全球性問題和國際安全問題上仍需要伙伴國的加持,因此對G7還不至于徹底放棄。此外,一般的大國發揮國際作用的重要平臺就是G7。G7中的歐洲國家都屬于地區性大國,要想繼續在西方乃至世界舞臺占據有利位置并發揮影響力,就必須堅持歐洲一體化的聯合道路,并在全球問題上奉行多邊主義和協調合作的路線。無疑,借助G7,這些國家可以發揮遠大于自身實力的國際影響力。比如,日本雖然經濟超強,但囿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的身份,難以擺脫美國的控制和亞洲國家的警惕。因此,其希望借助G7來發揮較大的影響力。
G7成員國若作為東道主,將會有更多的機會展現自己的影響,發揮更大的作用。此次比亞里茨峰會,法國就充分利用了東道主的有利時機,在全球治理議題設定、俄羅斯回歸、伊朗核協議等問題上采取了大膽的行動,在一定意義上擴大了法國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