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芹松 張習本
摘 要 規模化養雞生產中,應激因素多,如通風不良、冷熱、衛生差、飼料品質不良等,對雞的生長和健康狀況造成不良影響,從而給養雞生產帶來經濟損失。下面結合我們多年來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所積累的經驗,就應激反應對產蛋雞群的不良影響提出解決方法,供同仁共享。
關鍵詞 產蛋雞群;應激反應;原因;措施
雞群的生存環境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著有害因素,雞群一旦受到有害因素的影響和刺激,就會表現出相應的應激反應。飼養者在臨床生產過程中應該了解能夠引起雞應激的反應源,然后盡量避免雞群受到應激刺激,以保證雞群的產蛋能力有所提高,確保產蛋量上升,提高經濟效益。
1 產生應急反應的主要原因
1.1 環境因素
溫度過高或過低,晝夜溫差超過10℃,風速過猛或有賊風侵襲;陰雨連綿,氣壓過低,空氣濕度過大;通風不良,有害氣體如氨氣、一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硫等積極過多;噪音過強,突然出現異常的響聲:動物騷擾,如犬、貓侵擾,鴨、鵝的干擾,突然出現的老鼠、蛇等小動物,都會引起驚慌,一只雞過度驚慌,就可引起整舍雞大群騷亂。
1.2 飼料因素
飼料營養不平衡,尤其是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飼料不穩定、不適口,籠養或網上飼養的雞飼料中缺乏鈣質和沙礫;飼料發霉變質,特別是玉米、油餅類飼料寄生黃曲霉菌,魚粉類飼料寄生肉毒梭菌;飲水不潔凈或被污染,夏季飲水不足。
1.3 管理因素
未能及時斷喙,分群不合適,均勻度不一致;群體過大,密度過高,光照過強;管理粗糙,工作秩序不穩定;經常變換管理人員,有陌生人進入。此外,常規性的管理措施如限制飼養、強制換羽、更換飼料、注射疫苗、人工斷喙、定期稱重、藥物驅蟲、使用磺胺藥物等等,都能引起應激反應。
1.4 疾病因素
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霉形體、衣原體時,都會出現很強的應激反應,即使發生普通疾病,也會出現很嚴重的應激反應。
2 預防應激反應的措施
2.1 降低飼養密度
一般一套設備以供養100只成雞比較合理,飼養密度以6-8只/m2為宜。因此,不管是地面平養還是網上飼養,都要適當進行群體分隔;固定好雞群后,不要隨便再向群內投進其它雞;籠養時,密度不能太高,防止過度擁擠導致應激反應,或因挫傷、骨折出現應激反應。
2.2 及時轉群移場
雛雞脫溫后,育成雞開產前,要進行2次轉群。轉群最好在夜間進行,轉群前2-3天,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適量的抗生素和多種維生素。
2.3 精心配制飼料
要根據雞的年齡特點和營養需求,使用優質原料,配制符合要求的全價日糧;如果使用代替品,應充分考慮到雞的消化生理特性,盡量減少飼料不適帶來的應激。
2.4 飼料過渡更換
要根據雞的周齡、體重、產蛋率等參數,及時調整飼料配方,適時更換飼料;更換飼料要有2-3周的過渡適應期,要逐步添加新飼料、減少舊飼料,不能一步到位。
2.5 控制環境條件
成年雞適宜的溫度為5-27℃,濕度為60-70%,產蛋適溫為13-20℃。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好雞舍內的溫度、濕度,尤其是雛雞舍的溫度、濕度,要求更加嚴格;加強通風管理,及時排出雞舍內的有害氣體,要求舍內無死角、無賊風,冬春季要在雞舍內設置擋板,以免雞群直接受風;冬春季自然光照不足時,應補充人工光照,具體要求是燈泡距離地面2m,燈泡間距3m,每個燈泡不能大于60W。必須注意避免噪音危害。
2.6 預防高溫應激
高溫能引起熱應激,可以通過多種營養途徑進行防治,如日糧中添加油脂,用量為1-3%;添加維生素E,用量為200-300mg/kg飼料;添加維生素C,用量為200mg/kg飼料;添加維生素B12,用量為100mg/kg體重;添加延胡索酸、檸檬酸,用量均為0.1%;添加碳酸氫鈉,用量為0.5%。
2.7 固定管理制度
除非特殊需要,一般不要輕易改變養雞場的管理秩序,如投料、飲水、開關燈、撿蛋、采精、除糞、人工授精的時間等,應盡量固定不變;不要隨便更換飼養員,平時飼養員應穿著白色工作服,禁止外來人員進入雞舍。
2.8 減少免疫應激
不要在暑天安排免疫接種計劃,防止接種與高溫帶來大的應激反應;為盡量減少應激帶來的損失,可以在免疫接種前3天內,給雞群補飼或飲用抗應激物質,如電解多維、維生素C、延胡索酸等;免疫接種時動作要輕柔,不要轟趕雞群,要提起雞的雙腿,盡量做到輕提輕放,不能粗暴的抓翅膀、提脖子或拍打雞頭雞身,避免造成損傷或加重應激反應。
2.9 減輕斷喙
應激對于雛雞來說,斷喙是一個很強的應激反應過程,種用雛雞還要斷趾、剪冠、去肉垂,應激反應會更強。為減輕應激反應和出血,可于斷喙前2天,在飼料、飲水中添加維生素K3,用量為0.4mg/kg飼料(水),斷喙后2-3天內在飲水和飼料中繼續添加維生素K3和復合維生素。
2.10 加強防疫管理
按照防疫消毒制度進行管理,及時投喂抗寄生蟲藥物,投藥前后,適當提高飼料營養濃度和維生素、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的含量。
2.11 添加飼喂抗應激添加劑。
2.11.1 維生素:雞發生應激時可加倍添加飼喂。日糧中添加維生素C有助于熱應激條件下的雞維持正常體溫。給熱應激的雞按0.02-0.04%的比例添加維生素C,可以使血漿中的鈉、蛋白質和皮質醇的濃度恢復正常。
2.11.2 微量元素:應激能造成雞對某些微量元素相對缺乏或需要量增加,適當補充飼喂鋅、碘、鉻等元素可減輕應激反應。
2.11.3 電解質:雞熱應激時呼吸加快,呼出大量CO2,血液中HCO3-含量降低,容易發生呼吸性堿中毒。在飲水或飼料中添加NaHCO3、KHCO3、NaCl、KCl等電解質,可維持酸堿平衡,緩解熱應激。
2.11.4 藥物:安定藥有較強的鎮靜作用,能降低中樞系統機能的緊張度,使動物鎮定和安寧,有抗應激效果。在雞轉群、斷喙、接種疫苗前1-1.5小時,在每千克飼料中加入氯丙嗪30毫克,可降低雞群對應激的反應。
2.12 做好疫病防治。保持雞舍清潔,定期進行消毒,嚴格執行免疫程序,防止疾病發生。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蛋雞飼養結束后要空欄一段時間,經嚴格消毒后再進新雛。平時不讓外界人員、貨物進入雞場,消滅蚊、蠅、庫蠓等昆蟲,防止病原傳播。適時在飼料中投放驅蟲藥,預防寄生蟲病發生。在雞群轉群、斷喙、免疫接種或天氣突變等強應激情況下,添加飼喂抗菌藥物,防止細菌感染。
基金項目:貴州省科技廳農業攻關項目貴州威寧雞、思州雞遺傳資源保護與選育利用(黔科合NZ[2013]3021號);畢節市科技支撐項目威寧雞生態養殖創新示范(畢科合字[2016]22號);畢節市農業攻關項目烏蒙黃雞選育與開發利用(畢科合字[2013]33號);畢節市科技支撐項目黑羽烏蒙烏骨雞選育與推廣利用(畢科合[2016]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