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明
[摘要]隨著農村居民對美好生活向往迫切,他們將越來越重視理財,以增加收入,實現夢想。指出了當前農村居民理財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提出了農村居民科學理財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居民;理財;養老目標基金;AI指數
[中圖分類號]F323.8[文獻標識碼]A
為什么窮人越存越窮,富人越借越富?相對“貧窮”的農村居民和相對“富裕”的城市高凈值人群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后者具有強烈的理財意識、重視理財。要實現農村居民美好生活的目標,必須高度重視理財問題。當前,農村居民的保障體系還不健全,農村居民的理財性收入增長速度還顯著落后于其勞動性收入增長速度、落后于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這與農村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還存在著較大的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需要黨和政府、金融機構、農村居民共同努力。
1 農村居民理財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剖析
1.1 農村居民理財意識淡薄
村民理財觀念欠缺,理財意識不強。江蘇如東縣的調查數據顯示,村民中,超過一半以上的人認為投資理財是沒有必要的,只有11%的人認為是有必要的。全國各地關于理財意識的調查結果也大同小異。金融時報引用普益研究的報告指出,多數農民對于理財的認識只限于銀行存款。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由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決定。一方面,雖然農村普及了義務教育,但高中的入學率明顯低于城市,受過大學教育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一般來說,受教育程度越高,理財意識越強。在經濟和金融發達的城市,理財知識已經進入中小學的課本。在農村,中小學普遍沒有開設理財課。另一方面,近年來村民的收入特別是勞動性收入雖然增長較快,但是扣除蓋房、結婚、子女教育等必要支出后,所剩無幾。許多村民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自己沒什么錢談何理財。另外,農村的理財氛圍也影響了村民的理財意識。在城市,銀行等各大金融機構紛紛設置了理財中心等理財部門,再加上媒體的廣泛宣傳,“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而在農村,金融機構提供理財服務還不普及,再加上農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原因,主動理財的村民很少,沒有形成良好的理財氛圍。
1.2 農村居民不太重視家庭的保險保障
現在,國家已經實現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簡稱“新農合”)、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城居保”)制度在廣大農村的全覆蓋。除了“新農合”因繳費較低、與農民切身利益關系密切,參保率高外,城居保的推行情況還不夠理想,商業保險的參保率也比較低。這方面既有村民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及保險機構的原因,但主要還在村民自己。在農村,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一對夫婦生育兩個、三個孩子的情況很普遍。另外,還能看到不少六七十歲的農民還在田間地頭勞動的現象。他們希望依靠土地與家庭來保障生活與晚年。但是,他們的子女不少到了城市打工,面臨著買房、子女教育等多重經濟壓力,對待父母的健康、養老等問題已經力不從心。土地方面,單靠土地獲得的收益非常有限。因此,依靠子女與土地來保障未來,不如依靠自己的保險保障更現實。
1.3 農村居民理財方式單一,理財風格過于保守
村民習慣有錢就存銀行。據遼寧丹東的調查數據顯示,銀行儲蓄為村民首選的理財方式,所占比重為97%。湖北武漢市蔡甸區的調查資料也表明,銀行儲蓄仍是當地村民主要的理財方式,受訪者中有92%的人選擇了這一理財工具。高儲蓄率是農村的普遍現象。村民之所以喜歡銀行儲蓄,與村民的風險承受能力較低,銀行儲蓄收益穩定、幾乎無風險、存取方便分不開。雖然村民的風險承受能力較低,但不是不可以承擔適度的風險。適當參與中低風險、中風險的理財品種,只要符合投資者適當性規定,村民仍然沒有超出其風險承受力。如果只是一味地銀行儲蓄,理財風格太保守,必然降低其投資收益率,加大與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1.4 缺乏適合農村居民特點和理財需求的理財產品
受到村民財產和收入有限、受教育程度低、社會保障不健全、經濟負擔重、投資知識和經驗缺乏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村民的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得分普遍不高。他們特別需要投資收益較高、資金安全性強、長期穩健、操作簡單的理財品種。就投資收益率而言,長期年化收益率定在6.5%~7%之間是合理的,因為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就穩定在6.5%~7%,村民也應該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但同時滿足上述要求的理財產品太少。現有的理財產品主要是為城市居民,特別是城市中的富裕群體設計的。因為金融機構理財業務的利潤主要是由城市居民,特別是其中的富裕群體貢獻的,向農村居民提供理財服務,金融機構沒有利益驅動力。村民是理財群體的弱勢群體。現在中央提出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在農村金融領域,也包括對村民的“理財扶貧”。在理財產品設計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廣大村民。
1.5 部分農村居民缺乏風險和理財法規意識
在股票等高風險的金融市場里,存在一個721定律,揭示的是:長期每10個投資者,總是存在7虧2平1賺的規律。有部分村民不顧自己風險承受能力低的事實,參與了股票等高風險的投資項目。據報道,陜西興平有個“炒股村”,在2015年那輪牛市里,全村800戶村民,有近百人在炒股。但在股指已經腰斬的今天,還有幾個能賺錢?他們虧掉的大部分是自己的血汗錢。另據報道,四川彭州有位謝姓農民,炒股十多年,從幾萬元起家,憑借膽量和運氣,最多做到上千萬;后嘗試風險更大的期貨,不僅虧掉全部家產,而且還背上三百多萬的債務,后因壓力太大,企圖自殺。還有一部分村民為了獲得高收益,參與了高利民間借貸、承諾高收益的理財項目(非存款類),甚至是賭博。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村民自身理財知識和經驗缺乏,還與政府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投資者風險、法規教育工作做得不夠有關,沒有讓他們牢牢樹立“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的觀念,以及遠離高利誘惑、嚴守理財法規的意識。
2 農村居民理財的相關理論
2.1 生命周期理論
生命周期理論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F.莫迪利安尼與R.布倫博格、A.安多共同創建的。該理論指出:自然人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計劃個人的儲蓄消費行為,以實現整個生命周期內收支的最佳配置。也就是說一個人將綜合考慮當期、將來的收支,以及可預期的工作、退休時間等諸多因素,來決定當前的消費和儲蓄,以保證消費水平處于預期的平穩狀態,而不至于大幅波動。理財師應根據客戶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結合其風險承受能力及風險主觀承受愿望,制定相應的保險計劃,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兼顧資產的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最終形成合理、可行的理財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定期檢查和調整,保證客戶資產的安全性和理財目標的實現。
2.2 資產配置理論
資產配置是根據客戶情況確定適合其投資的資產和各種資產在投資組合中的比例。資產配置理論包括投資收益的決定理論和如何配置資產的理論。美國學者Gibson 1986 年發表在《金融分析家》雜志的一篇“組合業績的決定”的文章,在大量實證研究基礎上得出一個結論:投資收益的91.5%是由資產配置決定的。后來這一結論廣泛用在財富管理實踐中。如何做好資產配置,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林證券總結出的投資時鐘理論。投資時鐘理論認為,每一個經濟周期存在一個與之對應的最優大類資產。經濟周期分為衰退、復蘇、過熱、滯漲。大類資產分為股票、債券、現金、商品。根據投資時鐘理論,投資經理應該分析經濟當前處在的時期,超配處在牛市的大類資產,低配處在熊市的大類資產,標配處在震蕩市的大類資產。通過資產配置,達到降低投資者風險,實現相對高收益的目的。
2.3 風險平價理論
風險平價理論最初是由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瑞·達里奧基于風險平價提出的。風險平價的意思是在資產配置中包括不同類的資產,例如股票、債券、商品、黃金等,并使這些資產所代表的風險保持均衡。采用這種理論,資產組合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適應各種經濟環境,并在風險最小的情況下獲取市場的平均回報”。通常,投資者為了獲得高的收益,往往承擔了較高的風險,而瑞·達里奧首先考慮的卻是如何能更好地控制風險,因為如果風險沒有被抵消,那么資產組合永遠首先暴露在風險之下。根據風險平價理論,投資經理需要在各種市場環境條件下,計量出各類別資產的風險,通過調整各類別資產的杠桿等手段,使得各資產類別風險對等,風險得到對沖,投資者能在固定的相對較小的風險下享受最大化收益。
3 農村居民科學理財的建議
3.1 對有理財需求的農村居民配備專業的“家庭理財顧問”
針對村民理財意識普遍薄弱現實,政府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要深入到農村中去,廣泛開展理財教育。通過貼標語、發傳單、辦講座,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開辦理財專欄等多種手段,傳播理財思想,普及理財常識,激發村民的理財興趣,增強村民的理財意識。對確有理財需求的村民,農村金融機構通過個人理財業務逐漸把他們發展成自己的客戶,并委派單位的理財師擔任他們的“家庭理財顧問”。理財是很專業的事,要讓村民感到理財不再困難:有理財問題,就找咱家的理財顧問。理財顧問嚴格按照理財師的工作流程開展工作。對于村民,要尤其做好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并按照向下兼容的原則推薦理財產品:不能向低風險的村民購推薦中風險的理財產品;但可以向中風險的村民推薦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同時,理財顧問是還要承擔起投資者風險教育和理財法規教育的責任。對于自己的村民客戶,通過理財講座、電話、微信等途徑,不斷強化村民“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的意識;不斷提醒村民絕不參與賭博、高利貸、承諾高收益的理財項目(非存款)等違法違規理財活動。
3.2 農村居民要普遍配置適當的保險產品
保險產品包括社會保險產品和商業保險產品。現在農村的社會保險主要包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簡稱“新農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簡稱“城居保”)。在堅持村民普遍參加新農合的基礎上,基層政府相關工作人員要積極宣傳參加城居保的好處,動員他們普遍參加城居保。但無論是新農合,還是城居保,只能給村民提供一個最基本的保障。如果遇到重大風險事件,如重大疾病、嚴重意外傷害等,新農合所提供的保障現金可能遠遠不夠,就需要通過其他渠道,如商業保險提供救助資金。理財顧問根據村民的經濟條件,建議村民適當購買重大疾病、意外傷害等商業保險。保費支出和保障額度可參照雙十法則。每月保費占到村民月收入的10%,保障額度達到村民年收入的10倍。通過保險產品,為村民家庭建立安全網,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3.3 做好農村居民理財投資的資金配置
村民理財投資的資金應分為三份。第一份,短期資金,指一年以內要用的錢和應急的錢。該類資金主要投資于貨幣基金、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由于最新的銀行理財法規大幅降低了銀行理財的門檻(由5萬元降到1萬元),絕大部分村民都可以參與銀行理財。當前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在3.5%左右,是活期存款利率的近10倍;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略高,它們基本可以替代活期存款。尤其是貨幣基金,它的風險很低,隨時可以變現,非常適合村民用于現金管理。第二份,中期資金,指一年以上和三年以下要用的錢。該類資金主要投資于純債基金、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純債基金的長期年化收益率在4.5%左右,是兩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的近2倍;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略高,它們基本可以替代定期存款。第三份,長期資金,指三年以后才用的錢。由于這部分資金是長期資金,可適度參與風險資產的投資,以獲得相對高的收益。針對村民風險承受力普遍較低的特點,在堅持資金安全第一、投資收益第二的原則下,做好資金的投資管理,力爭為村民獲得長期穩定、收益相對更高的回報。
3.4 農村居民的長期資金應主要投資中低風險的養老目標基金(養老FOF)
子女教育、建房置業、養老問題是村民最關心的三大問題。如何規劃教育金、置業金、養老金就成為理財投資中的重要課題。我國的養老目標基金,按照證監會的規定,主要采用基金中的基金(FOF)形式,由基金經理通過大類資產配置與動態調整,在分散投資風險的基礎上力求獲取長期穩健收益,滿足投資者退休養老等長期理財目標的資金需求;它能同時發揮FOF基金經理和優選基金經理的優勢,實現更高的風險收益比。如果投資中低風險的養老目標基金,將能為投資人帶來風險較低、收益不低和收益長期穩定的投資效果。這正與廣大村民的投資特點和理財需求相吻合。從國家管理的具有養老性質、采用類似FOF形式運作的基金的歷史經驗來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投資效果。社保基金(全稱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用于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它本質上是國家管理的養老補充基金。社保基金與公募養老目標基金的運作方式基本一致,主要是由管理人負責資產配置,底層資產交給優秀資產管理機構。社保基金從成立到今天已有近20年的運作歷史,年均投資收益率8.44%;一貫秉持安全第一的風控原則,在2008年到2017年的十年歷史中,只有2008年出現過虧損,風控能力突出。養老目標基金有望復制社保基金的投資效果。首批公募養老目標基金已經獲批并開始發行,更多的養老目標基金將依次推出。中低風險的養老目標基金,將大大改善廣大村民的長期投資用戶體驗,成為最主要的長線理財工具,在養老金規劃、教育金規劃、置業金規劃及投資規劃中發揮重要作用。
3.5 農村居民的長期資金還可定投工銀配置AI指數(中低風險FOF指數)
工銀配置AI指數,全稱是中證工銀財富動態配置基金AI指數,該指數嵌入AI(人工智能)的技術,能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自動進行權益資產倉位和成分基金的動態調整。自該指數發布以來,在有完整記錄的5個連續年度(2013~2017),年化收益率為10.35%,最大回撤率僅9.77%(數據來源:Wind 資訊)。由于該指數集中了中國公募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基金絕大多數優秀基金經理的智慧,所以該指數表現出較高收益率、較低風險的特征。按照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觀點,投資一個被動的主流的寬基指數基金,長期來看,會比絕大部分專業投資者獲得的收益更好。可以預期的是:投資工銀配置AI指數,長期來看,會戰勝絕大多數中低風險的養老目標基金的業績。但指數投資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資產的波動率較高。定投的理財方法,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定投有平均投資成本、分散投資風險的優點,可以降低資產的波動率。定投工銀配置AI指數,將定投、AI、指數三者的優點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實現投資資產較低的風險、較高的收益率及操作簡單、省心省力,可作為廣大村民長期理財工具的重要選擇。
4 結論
理財是很專業的事,專業的事要由專業的人去做。應廣泛開展廣大村民的理財教育,不斷增強他們的理財意識。對確有理財需求的村民,他們的理財問題可以委托給家庭理財顧問幫助解決。理財顧問要嚴格按照理財師的工作流程開展工作,要特別重視資產配置。首先,村民應普遍配置適當的保險產品,構筑家庭的安全網。其次,要做好村民的理財投資。村民理財投資的資金應分為短期、中期、長期三份,中短期資金只能投資低風險的產品。長期資金主要投資中低風險的養老目標基金。為了提高投資收益,長期資金可適度定投工銀配置AI指數。如果主要的理財問題能都得到比較圓滿地解決,廣大村民的未來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 沈浩然,王婧雯.農民投資理財的特征及引導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9):110-112.
[2] 謝利.農村理財市場有多大?[N].金融時報,2017-06-15(009).
[3] 王瑩,陳立雙.丹東市農村居民理財現狀調查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3):70-72.
[4] 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辦公室.個人理財[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176-177.
[5] 艾正家.金融理財學(第二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17-18.
[6] 王荊杰.全天候策略的風險平價邏輯及應用[N].期貨日報,2017-03-0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