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芝 劉進軍



[摘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并成為引領我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基本目標。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新條件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具有了創新意義。甘肅省作為西部欠發達的省份,經濟發展存在很多問題,通過分析甘肅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形勢環境、基礎條件、基本情況和發展潛力,提出建設的總體思維、基本要求及對策建議。
[關鍵詞]現代化;現代化經濟體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圖分類號]F127 ? ?[文獻標識碼]A
經過40年經濟的發展,總體來看,甘肅省經濟總量有了很明顯增長,但是在國家經濟總量中占的比重在下降。甘肅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作為西北地區欠發達的省份,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甘肅省經濟的重要性以及緊迫性,科學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重點,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促進甘肅省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
1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滯后于全國平均水平,甘肅省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在一些領域、一些方面還存在發展不足的問題。目前甘肅省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學技術、人力資源、生產資本等要素的水平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根據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經濟發展目標,只有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實現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綠色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也是解決甘肅省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迫切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
2 構建甘肅省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礎和環境分析
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進行,各種新興產業正在孕育發展,甘肅省有了很好的發展機遇和優勢。同時,人均水平低、基礎設施薄弱等給甘肅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造成了很大的瓶頸制約。
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甘肅省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轉方式調結構提供了新的機遇;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工業強省、文化大省與生態文明省戰略的實施,農業、工業、服務業體系較為健全,新型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一定要在充分認識省情、明晰經濟社會發展所處階段、正視與全國發展差距的前提下,科學確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階段性目標,更好更快地推動我省經濟快速發展。
3 構建甘肅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政策建議
3.1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條件逐步形成
根據數據顯示,改革開放40年,甘肅省在改革開放初生產總值是64.73億元,2017年增加7677億元,相比增長了7612.27億元,由圖1可以對比看出,生產總值2017年是1978年的118倍。甘肅省1978~2018年人均GDP也在逐漸增加,甘肅省在改革開放初的人均GDP是346元,2017年是29326元,增長了28980元,甘肅省人均GDP2017年和1978年相比增長了84倍(如圖1和圖2所示)。
隨著工業強省戰略實施,甘肅省產業結構調整有了初步的成效,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全省三產比重從2000年的18.4: 40.1: 41.5 調整為2017年7.9 :40.5 :51.6。在結構調整中可以明顯看出,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3.85∶33.38∶52.77。三次產業占GDP比重逐步優化,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從1978年的19%增加到2017年的52%,所占比重提升了33%(如表1和表2所示)。
3.2 堅持基礎先行戰略,構建現代化經濟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基礎設施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礎。構建甘肅省現代化經濟體系,第一要務是繼續大力加強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通過破解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物流等基礎設施瓶頸,著力消除基礎設施短板,降低生產原料成本以及運輸費用,以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和更快的經濟增長。
3.3 著力推動經濟發展“三大變革”,構建現代化經濟動力體系
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于解決社會主義新時期新的社會矛盾有重大意義;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以高質量為第一要義,堅持綠色、低碳,效益優先,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全省經濟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動力體系,提高要素生產率,從而為不斷增強甘肅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構筑堅實基礎。一是經濟發展質量的變革,要把握供給體系質量改革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和主要方向,要以國際先進質量標準作為衡量標準,開展甘肅省經濟質量提升,并加快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的綠色轉型。二是經濟發展動力的變革,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和人才,這就要求把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以此來提升社會各階層勞動者的素質,對待知識產權更要加以保護,更大程度地調動高質量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三是經濟發展效率的變革,以往忽視的低效率發展問題,要找出并填平。
3.4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要堅持去產能,補短板,深度優化當地資源配置,實現供需動態平衡。甘肅省作為農業大省,在保留原有農業以及農業副產品的基礎上,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進現代服務業有序發展,提升甘肅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水平,塑造甘肅省核心產業的競爭力,形成比較齊備的產業鏈,以此增強全省經濟質量優勢。二要構建特色鮮明、優勢比較突出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揮甘肅省石油化工產業的優勢,形成精細化工材料及合成材料的產業鏈,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實現在關鍵技術和化工產品等方面的突破,提高油品質量,做大做強石化產業鏈。立足甘肅省當地藥材資源,發展當地特色中藏藥產業。充分發揮黨參、枸杞、當歸等優質藥材品種和當地特色藏醫優勢,推動藥材種植更加標準化、藥材加工精深規?;?,提高生物醫藥對經濟的推動作用。發揮甘肅省光照充足、土壤無污染的獨特優勢,生產以綠色、無公害、有機的生態農產品。以土豆、蘋果、蔬菜、釀酒原料等農產品的加工和銷售為重點,提升農業產業鏈的帶動力。
[參考文獻]
[1] 胡鞍鋼,等.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的戰略目標[N].經濟日報,2017-10-27.
[2] 韓保江.深化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認識[N].學習時報,2017-10-27.
[3] 黃群慧.淺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J].經濟與管理,2018(01).
[4] 遲福林.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
[5] 辜勝阻.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需激發民企活力[N].中華工商時報,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