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話劇是一種十分受大眾歡迎的藝術形式,話劇舞臺作為話劇內容的外延,與話劇演出之間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對于話劇表演效果有直接的影響。本文通過具體話劇舞臺技師美術舞臺設計形式,針對話劇舞臺技師美術設計及其表現形式進行幾點分析研究。
關鍵詞:話劇;舞臺;美術;設計;形式
我國的話劇行業早已融入了市場經濟的大潮,要想在市場經濟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合理地進行話劇宣傳已經成為話劇行業得以生存的有效手段,因此這也要求我們話劇技師必須放眼于時代趨勢,緊跟社會潮流,適時地研究怎樣才能使舞臺美術在話劇宣傳中更好地發揮優勢,從而推動我國話劇文化事業的發展。
一、環境演出形式的表現
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在《中國的孤兒》的演出中(導演:林兆華),實驗了環境演出的形式,以天津話劇博物館內的展覽舞臺的自然條件為演出場所,不加布景、修飾,其中還直接銜插了戲曲《趙氏孤兒》的表演。中央話劇學院學生演出的《打野鴨》,導演、設計者都是蘇聯話劇家,他們為中國觀眾介紹了一種在蘇聯被稱為“通用可塑型的環境”設計。整個舞臺用塑料布覆蓋、蒙罩起來,像是一個黑色透明的大匣子,左、右、后方穿了三個大窟窿。在這樣一個陰暗郁悶的空間里并置著五個表演點,表演起來或順序、或同步、或交流、或間離,用不同的方式使用這些表演點,時空處理極為自由。
二、舞美設計形式上的統一
1990年兒童劇的演出表現了平穩發展的形勢。賴寧的事跡曾活躍了1989年兒童劇劇壇,北京兒童藝術劇團、遼寧兒童藝術劇院、四川兒童劇團、天津兒童劇院、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都有各自不同的演出。1990年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以自己的特殊形式演出了同一題材的劇本《我也是太陽》。像它的題目標示的那樣,《我》劇力圖從新的視角,通過透視賴寧和他的小伙伴們的生活,從中概括出深一層的人生意義:英雄行為是崇高的,但它并不是髙不可攀,如果說賴寧的平凡而英雄的表現是早逝的太陽的“閃光”,那么千千萬萬的兒童們,只要通過自己實際行動的努力,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個小太陽,劇本以賴寧生前最后攀登過的一棵小樹(劇中把它具體為一棵小楓樹)為線索,把它擬人化,通過賴寧生前死后同小楓樹的對話,構成了現實世界和賴寧死后的世界兩重空間的自由變換、交融。適應劇本的這種要求,設計者(沈堯定)把楓葉作為演出造型處理的母體。七片夸大了的稍做變形的楓葉布滿舞臺取代了傳統的邊籌幕,中間是一輪稍做變形的圓月(呈橢圓形),與此相適應,前景中只有幾組中性平臺,組合成髙低起伏不平的空間。在高度假定性的基礎上,求得了形式上的統一。劇中的所有動作環境,庭院、山洞、東北黑土原地、想象中的月球都由演員做出不同的組合作為表演媒介,由演員的表演交代出來站擬人化的小楓樹和背景上夸大的楓葉組合,它們閃爍變化的鮮艷色彩,形象地寓意了賴寧和其他小太陽們的閃閃光點。
三、一般題材劇本在演出形式上的探索
天津兒童藝術劇院演出的《紅蜻蜓》(導演:黃意璘,設計:張建林)的演出設計反映了對一般題材的劇本在演出形式上的探索。《紅》劇是出組合式的話劇,它由四個發生在不同家庭里的小故事貫串在一起而成。它原為四個相對獨立的短劇,而由“紅蜻蜓”一劇中主人公的綽號——做主線把它們組合成一臺完整的演出。劇本的這種結構形式,如果用傳統的寫實形式處理,就要用四個不同的景。這不僅造成景物復雜,很不容易取得形式上的統一,而且很容易造成戲的分割狀態,不利于動作的展開。導演和設計者用富有特點的抽象形式解決了這個矛盾。黑色背幕廓清了整個舞臺空間,由一個大倒垂三角形體和左右兩組參差不齊的長方形塊面組成了富有變化的裝飾性背景,長方體的一端遞進升高,它的底端線、黑色背景把它襯托出的形狀,給人以抽象臺階的感覺,透露出居住環境的一點信息。前景由三塊面積不等的半透明的大片子(由玻璃絲密織在木框上構成)和用同樣的方法制成的大小不等的三個小框組成。三塊上端成斜線的大片子,由演員做出不同的組合,可做表演各種不同環境、特別是各種室內環境的媒介,而這三個小框則暗示室內裝飾的補充物(如鏡框、相框之屬)。這樣戲中四個不同故事的環境地點,便都由這一套簡單而精巧的裝置變化而出,形式新穎,變化靈活,極富兒童情趣,且為導演創造富有意蘊的舞臺調度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上海兒童藝術劇院演出的《四弦琴》、遼寧兒童藝術劇院演出的《大栓的小尾巴》等,在演出形式的處理上,也都很有自己的特點,沒有條件細評,頗覺缺憾。
四、結語
話劇的內容豐富, 內涵極具包容性, 其中文學、 美術、音樂以及工藝等多種藝術形式相互融合,一同構成了一部完整的話劇,從藝術形式的表現途徑來看,舞臺技師美術設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對話劇表演的襯托,同時也是對話劇內容的豐富,通過舞臺技師美術設計,實現對話劇本身人物、場景以及情節的直觀表現,研究話劇舞臺美術的表現形式,對于提升話劇演出整體水平有著非常顯著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爽.探討舞臺美術設計的創造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5(13):93.
2]徐明.色彩在舞臺美術設計中的使用原則及具體運用[J].大舞臺,2014(01):66-67.
作者簡介:李水英,常州市評彈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