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子 文
2019年6月26日,一汽解放在無錫發布了國Ⅵ產品和全新動力品牌。在發布會結束之后的高峰論壇上,一汽解放商用車開發院院長、黨委書記吳碧磊,一汽解放總經理助理、發動機事業部總經理、黨委書記錢恒榮,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中國內燃機協會
秘書長邢敏,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姚春德和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帥石金等多位專家學者,共同就中國商用車行業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展開探討,重點圍繞國Ⅵ產品和技術發展難點、要點和趨勢進行了探討交流。
劉堅在發言中表示,國Ⅵ升級是國家對環境治理、環境保護的重要抓手。國內排放政策升級非常快,從國Ⅴ到國Ⅵ,NOx會降低80%,PM降低67%,在實際使用環境中帶來的環保效果非常明顯。
從左至右:一汽解放總經理助理趙國清,一汽解放商用車開發院院長、黨委書記吳碧磊,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帥石金,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中國內燃機協會秘書長邢敏,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姚春德,一汽解放總經理助理、發動機事業部總經理、黨委書記錢恒榮
劉堅認為,國Ⅵ標準的實施恰逢其時,排放升級將使得更多企業對傳統內燃機的技術進步更加關注,更加有利于行業達到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邢敏表示,中國汽車工業和內燃機工業已做好充分準備迎接國Ⅵ排放標準的實施。據邢敏介紹,國Ⅵ標準是在吸收歐洲、美國排放標準后,結合中國實際制定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為了達到國Ⅵ標準,國內商用車主機廠和發動機廠在技術研發方面不斷突破,克服了國Ⅵ標準技術難度大、開發成本高的難點。解放動力等排頭兵企業在行業內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學習和致敬。
姚春德介紹,柴油機在排放中主要有兩大難題,一是NOx排放,二是PM排放。目前國際上主要采用SCR或EGR兩種技術路線降低NOx。
姚春德表示,解放動力推出的產品采用了高效SCR結合EGR技術,來解決NOx的排放問題。如果單純采用SCR技術,技術上相對簡單些,但效果并不太理想。有研究表明,目前實施的國Ⅵ標準,如果單純采用SCR技術,不噴尿素的話,NOx的排放會增加44倍;而采用SCR+EGR技術,如果不噴尿素,NOx只會增加13倍。“兩種技術路線的結合難度高,但卻體現了企業對社會負責、對環境負責的態度。”
據錢恒榮介紹,解放動力國Ⅵ產品具備5大特點:首先是技術路線上,選擇EGR+DPF+SCR作為主推路線,能為用戶帶來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節約,每年在燃油和尿素方面,可節約1萬元;二是在省油技術上,采用解放3大獨有的省油技術,確保在國Ⅵ階段的省油能力依然領先行業;三是在電控技術上,全系列采用一汽解放自主研發的ECU,避免壟斷,也為未來商用車的車聯網技術發展帶來便利;四是在品質提升上,僅用于國Ⅵ產品生產線品質提升的改造,就投資了10.6億元。同時聚焦用戶國Ⅴ階段尿素結晶的痛點,在國Ⅵ產品上,采用旋流高效混合技術,實現自動高溫除結晶;五是在維保技術上,在13 L發動機上推出國內領先的15萬km長換油技術,DPF清理里程提升至40萬km。
吳碧磊認為,國Ⅵ排放標準是目前為止,國際上最先進的排放標準之一,也是最具挑戰性的升級法規。國Ⅵ整車在開發過程中也遇到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為兩大難點:一是國Ⅵ整車的電控標定難度非常大,二是整車的熱管理問題處理比較困難。EGR+DPF+SCR的技術路線帶來的好處能夠降低3%的油耗,但同時也要求整車的散熱能力要提高40%以上。對此,解放研發團隊采取了一系列新技術,成功地解決了熱管理問題,保證了解放卡車體系節油技術能夠持續升級。
對于新能源商用車發展的趨勢和前景,邢敏認為,商用車如今步入了內燃動力的多元化,這樣能更好地推動車用動力發展。同時在新能源發展的道路上也存在很多問題,下一步,如何加強新能源在電氣化方面與內燃機結合、如何將內燃機技術提升和新能源的發展相結合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劉堅認為,新能源商用車雖然是新能源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但技術水平、產業基礎、上游產業鏈與市場需求還有一定差距,而且續駛能力與溫度適應性仍需解決。劉堅進一步介紹說,氫燃料電池汽車在續駛能力上接近燃油汽車的表現。但是目前在國內,氫燃料電池的問題比較多,技術水平和產業基礎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上游產業鏈也比較缺失,比如說加氫站、氫氣的儲運、氫能的制備的經濟性和安全要求都存在問題。從近中期來看,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技術方向,更多的還是需要不同的技術之間協同推進。傳統的燃油汽車包括天然氣汽車,在過渡階段依然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對于天然氣發動機的發展,帥石金表示,天然氣CO2排放好,PM排放基本為零,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和環保發展趨勢。但帥石金也坦言,目前天然氣動力發展面臨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是價格仍存在較大波動,油氣價差會產生成本優勢,而價格波動必然會影響到成本優勢,進而影響天然氣產品的推廣和應用。另一方面是天然氣產品的開發成本較高、排放標定要求較高。
帥石金認為,目前動力的多元化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不過目前動力多元化實際上是有應用場景的。比如商用車有小、中、大型,對于小型的、在城市行駛的,可能選擇電動或混合動力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內燃機不是說沒有了,而是有了電動之后,它得到了一種傳承和發展,因為有電機的輔助,內燃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對于重型商用車而言,柴油機和天然氣將是主導,現在的柴油機基本可以做到零排放了。
姚春德表示,目前電池的熱管理涉及到安全的重要問題。此外氫的價格大概是柴油的10倍,價格上不占優勢。姚春德認為,在商用車領域,還是要在內燃機上下功夫,用好能源多元化,以油為基礎,以天然氣等其他多種燃料相結合的發展趨勢,在提高效率、降低排放方面多下功夫。
錢恒榮認為,傳統柴油機還有很多潛力可挖,還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目前解放動力將90%的精力用在傳統柴油機的優化上,通過技術的不斷研發升級,努力打造最省油、最環保、最可靠的“三最發動機”。新能源對傳統柴油機的挑戰,至少在20年之內,完全有信心迎接挑戰。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