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石化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在四川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約921億立方米,相當于一個千億方級大氣田的規模。據悉,此次新增近千億方探明儲量,主要由元壩氣田、中江氣田、大邑氣田等構成。其中,元壩氣田新增探明儲量約408億立方米。截至7月底,中國石化在四川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200億立方米,探明天然氣儲量1.2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年生產能力120億立方米。
應急管理部日前召開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現場推進會,要求積極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高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動態監測預警水平。會議指出,加快推進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是防范化解危險化學品行業系統性重大安全風險、實現新時代安全監管工作改革發展、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迫切要求,是以信息化推動安全監管思想觀念變革、監管機制變革、工作模式變革和業務流程變革的探索創新,必須提高政治站位,轉變思想觀念,大力抓好落實。
司法部日前公布《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除涉及國家秘密的事項外,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應向社會公告,充分征求公眾和利害關系人的意見;主管部門在審查環境影響報告書時,應通過公開征求意見、召開聽證會等形式,進一步聽取意見。征求意見稿強化勘探開發者的環境保護責任,將保護海洋環境作為勘探開發者的法定義務。強化主管部門監管職責和監管措施。落實重點海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實行超標海域環評限批制度;要求主管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及時制止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
日前,第一批航空煤油產品已通過中國石油華北石化公司—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煤管道輸送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標志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能源血脈”全部貫通。據悉,華北石化—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煤管道全長157.5千米,途經河北省任丘市、文安縣、霸州市、固安縣和廣陽區等5個縣(市、區),線路施工過程中完成河流穿越施工72處,公路穿越施工249處,鐵路穿越施工7處。這條管道設計年輸油量170萬噸,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空煤油的主要保障供應渠道。
7月,國內生產原油1629萬噸,同比增長2.5%,增速比上月加快1.5個百分點。
截至7月底,國內出口成品油總量達到3800.5萬噸,對比去年同期增長9%。
7月,國內生產天然氣13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1%。1—7月,生產天然氣100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7%。
截至8月1日,西氣東輸工程運行18年來已實現天然氣銷售量4920億立方米,折合替代標煤6.39億噸,減少0.43億噸二氧化硫、3.49億噸粉塵和4.53億噸二氧化碳酸性氣體的排放。
我國連續第7年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資國,2018年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占世界的近1/3,達912億美元。
IEA日前發布報告顯示,與2018年同期相比,今年5月全球原油需求降低了16萬桶/日,而今年1—5月原油需求僅較去年上漲了52萬桶,這一增長幅度達到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小增幅。
近日,中國石油管道局收到印尼國家石油公司向CPP+HK聯合體發出的巴里巴半第五煉廠拉維拉維單點系泊及相關設施建設項目中標函,管道局將承建全球最大口徑海上輸油管道EPC項目。這是中國EPC企業打開印尼國家石油公司大門的首個項目。此項目海上輸油管道為52英寸(加上水泥配重層為60英寸),是目前全球最大口徑的海上輸油管道,包括“重量級”的單點系泊和原油儲罐。
8月1日,中國石化抓住美聯儲宣布降息當日的短暫發行窗口,以多項創紀錄指標成功發行20億美元債券。此次發行平均年期13年,加權平均年利率2.99%。其中,5年期和10年期創造中國石化美元債最低信用利差,實現負發行溢價;30年期實現中國石化歷次發行最低利率成本,也是2018年以來亞太企業發行人同期限發行的最低成本。
近日,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旗下邯鄲新能源有限公司宣告破產。這是自2017年以來,該集團旗下第7家申請破產的“新能源企業”—這些企業大多成立于2011年前后,業務主要以液化天然氣(LNG)加注為主。中海油氣電集團回應稱,旗下子公司陸續申請破產是響應國務院國資委“處僵治困”的工作部署。
美國麥克德莫特公司日前宣布,在第一條液化天然氣(LNG)生產線基本完成以后,由桑普拉LNG公司、道達爾公司、日本三井公司和日本LNG投資公司共同擁有的第一條LNG生產線正式開始商業運營。卡梅倫LNG項目包括3條LNG生產線,每年的LNG出口能力預計將超過1200萬噸或每天大約17億立方英尺。
近日,韓國造船業巨頭三星重工(SHI)接到一位未透露姓名買家的訂單,將建造10艘阿芙拉型液化天然氣燃料原油油輪。這些船只的合同價值7513億韓元,每艘船約6200萬美元。到2022年1月,11.3萬噸液化天然氣燃料油輪將連續交付。船舶將配備S-Fugas液化天然氣燃料供應系統,該系統在-163攝氏度的溫度下蒸發液化天然氣,并將其供應給主發動機或發電機。
近日,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將首次向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Transneft)索賠,原因是過境國白俄羅斯段管道出現污染事件,影響Transneft管網運營,最終導致Rosneft公司二季度原油出口量、產量下滑。而截至7月底,Transneft公司的污染賠償上限為15美元/桶,而一些買家認為賠償水平較低。
近日,阿曼石油公司計劃到2024年,實現67萬桶/日的油氣產量,較目前61萬桶的日產能增加10%。阿曼已經與埃尼公司、BP簽署了一項協議,共同勘探位于阿曼中部的油氣田。此外還有Rabab Harweel項目和Yibal Khuff項目,前者已于7月投產,年產量5億桶石油當量,可持續開發20年;后者建設中,預計將于2021年投產,年產量3億桶石油當量。此外,阿曼石油公司還將重點關注天然氣領域。
挪威Equinor公司日前已獲得美國監管機構批準收購殼牌在美國墨西哥灣凱撒和湯加油田的股權。值得注意的是,Equinor公司從以色列德勒克集團的眼皮子下購買了這些資產。今年4月,德勒克已同意以9.65億美元現金購買殼牌在凱撒-湯加油田22.45%的股權。然而,作為殼牌在該領域的合作伙伴,Eequinor有優先權利,并以同樣的價格購買了該股份。Equinor目前持有該油田46%的股權。
近日,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公布統計數據顯示,由于石油化工產品價格下跌,以及新的供應能力增加,公司二季度凈利潤同比暴跌68.4%,至21.2億里亞爾(約合5.65億美元)。統計數據顯示,沙特基礎工業公司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7%,至358.7億里亞爾。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稱,受價格疲弱影響的部分產品,二季度價格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 DNO C)宣布對全球油氣存儲終端所有者和運營商VTTI BV(VTTI)進行戰略投資。作為協議的一部分,ADNOC將收購VTTI10%的股權。對VTTI的投資為ADNOC提供了進入亞洲、非洲和歐洲等一些主要出口市場的存儲能力,同時還使其在主要存儲中心阿聯酋富查伊拉港口獲得額外設施。此次交易還為ADNOC的全球營銷、供應和交易平臺的發展和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提供了更多的知識和能力。
近日,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和埃尼子公司簽署了一份勘探和生產哈薩克斯坦Abay近海底油氣合同。根據簽署的合同,主要是在里海的哈薩克斯坦Abay近海鉆第一口探井和進行三維地震勘探。Abay區塊位于里海大陸架的哈薩克斯坦境內,位于布扎基半島海岸西北60-70千米處,油氣地質儲量估計為3.37億桶。
近日,伍德賽德能源塞內加爾分公司授予哈里伯頓公司9份有條件的合同,為塞內加爾近海SNE油田開發第一階段提供鉆井和完井服務。鉆探活動預計將于2020年末或2021年初開始,目標是在預計3-4年內鉆探并完成18口井,最多8口可選井。授予的合同包括鉆井、測井、固井、低完井、e-line/slick line(單股鋼絲)、連續油管和試井服務。
近日,蒙古石油勘探公司Petro Matad已獲得蒙古中央和省級政府的口頭批準,將恢復其“蒼鷺1號”鉆井的作業。該公司表示,此鉆井平臺已于8月5日進入待命狀態。該公司正在與當地州長簽署一份土地使用協議,同時正在為在油井上鉆8.5英寸的鉆孔做準備。
近日,舟山籍加油駁船“國宏6”輪順利將500噸上海期貨交易所保稅380燃料油期貨倉單交割品,從期貨交割罐提貨后分批加注到西班牙籍貨船“賽拉諾瓦”輪等3艘國際航線船舶,完成國內首單期貨倉單直供業務。燃料油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功能進一步完善,對期貨交割后的服務環節進行延伸,為現貨企業提供了便利。
美國能源部日前宣布,將從戰略石油儲備中出售1000萬桶含硫原油,計劃在10月份和11月份交付。美國能源部表示,此次1000萬桶含硫原油出售的交付期限為10月1日至11月30日,因此無法提前交付。此次出售的最小交付規模為管道10萬桶、船舶25萬桶和駁船4萬桶。
雷斯塔能源公司近日稱,中東地區正以驚人的天然氣產量穩步進入2019年下半年,預計在今年年底超過能源大國俄羅斯。到2020年,中東地區的天然氣產量將超過7300億立方米,到2030年增至9200億立方米。到2030年,僅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就能吸收該地區超過50%的石油產量。卡塔爾仍將是該地區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隨著北方油田項目的增加,液化天然氣出口將大幅上升。預計以色列的出口也將迅速增長,這主要有利于歐洲市場。
伊朗副總統穆罕默德·巴蓋里·納巴克特近日表示:“鑒于伊朗目前處于艱難的受制裁時期,國家將失去石油這一重大財政預算。明年國家財政收入預算中,石油預算收入降至零。”納巴克特補充,盡管伊朗局勢可能緩和,但降低石油預算收入仍然必要,這是伊朗財政收入結構改革的關鍵一步。
白俄羅斯反壟斷監管和貿易部日前發布消息稱,由于此前俄羅斯原油中的有機氯化物濃度增加,波蘭、德國、捷克和匈牙利等國煉廠拒絕接收,導致2019年白俄羅斯二季度管道原油運量下降,收入銳減,進而無法實施投資計劃框架下的運輸系統改造升級。為彌補原油運輸收入的損失,該部門決定自2019年9月1日起,將白俄羅斯境內主要管道的原油運費提高3.7%。
近日,歐洲首個船舶液化天然氣岸基式加注站進行首次加注作業。這座液化天然氣加注站是由荷蘭PitPoint公司沿流經德國科隆港的萊茵河建造的。這是歐洲第一個可以用液化天然氣為駁船加注的永久站點。目前,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駁船通常由LNG儲罐車加注。該站點的開通為內陸航運業提供了許多新的優勢,和更大的靈活性。
日前,印度化石燃料進口呈下滑趨勢,特別是原油、煤炭和LNG,這意味著近期印度經濟較為疲軟,不利于拉動經濟增長。原油方面,路透社數據顯示,印度5—7月原油月度進口量分別為391萬桶/日、403萬桶/日、399萬桶/日,其中5月的原油進口量創20個月新低。路透社數據還顯示,印度今年前7個月的原油進口量平均為417萬桶/日,比去年同期水平少23萬桶/日。
近幾個月來,美國燃料乙醇利潤率已降至4年來的新低,而庫存卻達到了2010年以來的新高。美國第4大乙醇生產企業Green Plains首席執行官坦言,美國乙醇產業已“瀕臨崩潰”。目前美國乙醇庫存已達到了2370萬桶,達到了自有記錄以來的歷史高點。在過去的一年里,美國乙醇生產商始終在衰退的市場中“掙扎”,由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挑起貿易爭端,美國乙醇市場受到較大沖擊,乙醇銷量有所受阻,美國乙醇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進一步加劇。
近日,伊拉克駐伊朗大使表示,美國對伊朗的單邊制裁并未影響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關系,伊朗和伊拉克一直在進行談判,以繞過美國的制裁,美元可能會從雙邊貿易中被移除。伊拉克效仿歐洲Instex機制,正在組建自己的SPV,繼續從伊朗進口至關重要的天然氣和電力。在新的機制下,伊拉克將繼續向伊朗支付天然氣費用,方法是將錢存入伊拉克境內的一個特殊銀行賬戶,并使用伊朗的貨幣。
近日,馬來西亞柔佛港務局正努力在該國南部開發一個20億林吉特(約4.77億美元)的石油儲存及船舶加油場。這標志著柔佛州正在努力成為一個石油和天然氣中心,有朝一日可能與目前亞洲主要的石油中心新加坡相匹敵。馬來西亞交通部表示,該項目將有能力儲存約120萬立方米的各種石油和天然氣產品,它將用于儲存、混合和再分配。
俄羅斯財政部日前宣布,從2019年9月1日起,俄羅斯石油出口關稅將下調3.4美元,每噸石油出口關稅為90.7美元。目前,俄羅斯石油出口關稅為94.1美元/噸。高粘度石油關稅將從9.4美元降至9美元。輕質石油產品出口關稅將降至27.2美元/噸,重質石油產品降至90.7美元/噸。汽油關稅降至27.2美元/噸,石腦油降至49.8美元/噸。
日前,位于土耳其色雷斯地區的土耳其溪管道海上天然氣終端建設進度達到95%。第一批天然氣預計于年底前抵達,然后將其送入土耳其發電網絡。土耳其溪管道可輸送315億立方米/年的天然氣,相當于1500萬戶家庭的能源需求。
在全球加速向清潔能源過渡的背景下,咨詢公司伍德麥肯錫近日卻公布了一個令人沮喪的預測:盡管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會逐年擴大,但未來幾十年世界仍將“嚴重”依賴化石燃料。到2040年,全球85%能源需求仍將通過燃燒化石燃料滿足,而當前這一比例為90%。截至目前,1太瓦的太陽能和風電裝機僅占全球總發電量的8%,到2040年這一比例將增加兩倍至約24%。亞洲和非洲新興經濟體人口膨脹導致的能源需求到2040年將至少增加25%,但碳排放量需要在同一時期減少一半才能符合《巴黎協定》的目標,預計全球碳排放量將在未來10年內上升,2030年后增速會逐漸放緩。
《金融時報》指出,如果伍德麥肯錫的預測準確,意味著全球氣溫增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2攝氏度以內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環球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日前表示,《福布斯》2019年全球最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前10名中,油氣行業利潤增幅最大。分析公司發現,在利潤增長方面,最大的贏家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在2018年至2019年利潤增長36.3%,其次是技術和通信業,增長19.8%,金屬和采礦業增長13.6%,銀行業增長12.6%,藥品和醫療保健行業增長11.8%。GlobalData的分析顯示,就收入增長率而言,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擊敗科技和通信行業,以16.2%的年增長率成為《福布斯》2019年全球收入增長最快的行業。
根據H&B公司近日的一份報告,北美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的破產案在2017年和2018年大幅減少后,今年正經歷著上升。2015—2016年的首輪破產潮包括100多起破產申請。該數字在2017—2018年有所下降,2017年有24宗破產申請,2018年有28宗破產申請。然而到目前為止,這個數字一直在上升。截至8月12日,共有26宗破產案提交,自5月初H&B上次報告調查結果以來共有20宗破產案提交。目前已有192家生產商申請破產,涉及總額約1068億美元的債務。
全球汽車行業繼續萎縮,導致化工企業紛紛警告稱,2019年的盈利能力將下降。安迅思近日稱,全球汽車市場的低迷已對包括歐洲苯乙烯丙烯腈(SA N)、中國聚丙烯(PP)、美國乙二醇醚、歐洲己二酸、美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歐洲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亞洲基礎油、美國丁二醇(BDO)、美國環氧樹脂、亞洲環氧樹脂、北美二氧化鈦市場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近日,IHS Markit塑料業務副總裁Nick Vafiadis表示,全球聚乙烯(PE)產能近年很可能迎來供應嚴重過剩的局面,并對PE價格和利潤率帶來嚴重影響。同時,全世界對于海洋塑料垃圾的關注會進一步降低聚烯烴產品的需求,進一步抑制聚烯烴產品的利潤率。Vafiadis預計,2020年至2022年,高漲的產能將對全球市場帶來840萬噸/年的產能過剩,一些尚未作出最終投資決定或啟動的項目可能會被推遲,甚至取消。
近日GlobalData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亞洲新建(規劃和宣布的)液化天然氣再氣化項目預計占據63%的份額,引領全球液化天然氣再氣化行業產能增長。到2023年,亞洲計劃和宣布的液化天然氣再氣化終端的總容量將達到11.6萬億立方英尺。其中,8.2萬億立方英尺的產能增長將來自前期宣布的項目,其余3.4萬億立方英尺的產能增長將來自已獲批準的規劃項目。
Francesco La Camera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
沒有可再生能源就沒有可持續發展。
戴思攀
BP首席經濟學家
即使極端天氣的影響是短暫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速也將在未來幾年內重新趨緩,但仍和巴黎氣候大會構想的轉型路徑有不小的差距。
馬杜羅
委內瑞拉總統
我們必須創造自己的財富來源,提高本土原油生產效率和產量。我們的目標是在年底前將日產量從當前超過100萬桶提高至20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