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悅
吉林省作為農業大省,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可以依托這個天然優勢得到良好的發展,學生也有較好的就業前景。但是作為職業院校來說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必要任務。依托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高職院校對該專業對課程標準、教學方法、實訓、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已達到培養高質量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吉林省地處中國東北的中部,是國家重點建設的生態示范省,是國家糧食主產區和全國“六大林區”、“八大草原”之一。全省轄區面積18.74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3.78萬公頃,占總面積的28.98%,人均耕地0.21公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18倍。吉林省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年均降水量西部為400毫米左右、中部為600毫米、東部為800毫米以上。全年無霜期為135天。因此,中部的松遼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連片集中,素有“黃金玉米帶”和“大豆之鄉”的美譽,是全國商品糧集中產區。
吉林省的農業基礎建設能力也連年提高,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200萬畝。農業機械類相關企業近千家,需要大量的相關專業技能型人才、管理人才等,這些條件都為農業裝備技術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是高職院校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而設立的。其培養目標是培養一批適合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技術型人才。其就業方向是面向現代化農業生產企業和農機裝備企業,從事農業裝備使用與維護、檢測維修、營銷與安裝調試、售后服務以及管理工作等。
一、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分析
成果導向教育是指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縮寫為OBE),最早出現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改革。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OBE在美國教育界是一個十分流行的術語。美國學者斯派帝撰寫的《基于產出的教育模式:爭議與答案》一書中對此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該書把OBE定義為“清晰地聚焦和組織教育系統,使之圍繞確保學生獲得在未來生活中獲得實質性成功的經驗。”他認為OBE實現了教育范式的轉換。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簡稱OBE)是一種以學生的學習成果(Learningoutcomes)為導向的教育理念,認為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
OBE特別強調以成果為導向引導教學,教師要明確學生應該學到的成果有哪些;之后進一步確定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或是教學手段使學生學習這些成果;之后通過教學評價確定學生是否掌握了這些成果。這是成果導向教學法的整體思路和內涵,也是我們在研究成果導向教學法時要遵循的整體思路。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強調個體的差異,教師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教學評價是設置的標準也要體現差異性,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明確了成果導向(OBE)教育理念的意義,我們就能針對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培養更適合市場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教學設計
明確了OBE的內涵,我們在依據此理念進行教學改革是就有了明確的方向。進行市場調查必不可少,明確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的行業人才需求狀況,即吉林省的這些農機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要求人才具備什么樣的技能,確定了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我們就可以對我們現有的農業裝備應用技術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就行有針對性的改革探索。
1、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課程體系建設
基于OBE的教育理念,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確定我們想讓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是什么?對專業的基礎課程和輔助課程就行系統的整合,合理的開設專業課程,使知識形成階梯式的遞進模式,符合高職學生認知水平的同時,合理分配理論和實踐課程的學時,使之能夠有效銜接,形成知識的實踐和鞏固,科學、合理、有效的完成知識的傳遞,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深入學習。
2、基于成果導向的教學方式
基于OBE的教育理念,我們如何幫助學生取得這些成果?在回答這個問題時首先要改革的就是我們現有的教學方式。
(1)選用合適的教材
開設農業機械裝備應用技術專業的職業院校相對較少,教材的種類相對較少。教師在選擇教材時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方面教材內容相對符合行業發展的進度,要與時俱進;另一方面教材的內容要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水平,難度適中,內容充實。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完成教學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整個過程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素質。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教師的技能培訓是重中之重,我們一方面采用以老帶新的方式,擁有豐富技能的老教師帶新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實踐課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指導;另一方面參加國家和企業行業的培訓,不斷更新教師的知識體系,加強實踐技能的培訓;最后,合作企業的優秀一線技術工作者走進校園,作為外聘教師為學生講授一線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實際案例。
(3)采用項目式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目前高職院校比較公認的教學效果較好的一種教學模式,有悖于傳統的教師系統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方式。將書本內容按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達到的成果分為若干個項目,每一個項目又分為若干個教學任務,學生以小組的模式共同制定計劃、收集資料,教師對學生操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必要的指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帶著任務學習。教師依據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設計每一個教學任務,以精講多練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以提高教學質量。
(4)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農業機械裝備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具有跨學科的特點,既要掌握機械、汽車相關知識,又要掌握有關農業的相關知識,有些知識點較為抽象。光憑教材上的書面內容,而沒有實物演示的前提下學生很難理解。因此在教師在講授課程內容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和實物零件,利用圖片、動畫、視頻、剖面圖等多種方式結合實物零件和書本知識,將抽象的內容簡單化、形象直觀地展示某些零部件結構與工作原理,加深學生的理解,使學生更容易掌握課程內容。
3、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基于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為了真正確定學生是否學到了、學會了知識,將平時成績考核分解為若干個項目和任務的考核,以學生的實際任務完成情況為標準,考察學生對每個任務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的掌握,每個任務采用教師評價、學生間互評、學生自評的評價方式,使考核方式更加系統。
總之,依托吉林省農業大省的地域優勢,農業機械裝備應用技術專業大有可為,但現實的情況是我們在教學和實訓就業方面還有很多問題存在。課程設置和教材的選用不夠科學,沒有與時俱進,落后于行業技術的發展;教師實踐水平有待提高,大多理論知識豐富,實踐能力欠缺;教學評價體系不夠科學,不能夠真正的考察到學生的真是課業水平;學生自身職業素養不足,缺乏職業文化教育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改進的。
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強調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依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有區別的教學和考核,進而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在高職院校教學當中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專業建設和培養高質量的技能型人才,也有利于教師能力和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作者單位:136001吉林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