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興
一、沈陽北部地區土地沙化危險性評價
土地沙化嚴重困擾和影響著沈陽北部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土地沙化使沈陽北部地區的農作物大幅度減產,并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和巨大破壞,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此外,土地沙化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還大大加快了沈陽北部地區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的進程,其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算的。另外風沙降塵會對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大氣造成污染,直接影響人民的健康。
針對沈陽北部地區而言,沙化土地的不斷擴大和惡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沙化土地的不斷擴大和惡化,嚴重影響了土地的利用率。一方面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土壤結構發生了變化,土壤中細粒物質減少,粗大粒級物質增多,造成地表粗化;另一方面土壤中養分和微量元素也出現了明顯的減少,導致土地缺乏后勁與土地生產潛力退化,從而造成農作物產量的急劇下降。
2、沙化土地的不斷擴大和惡化,使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自然植被不斷減少、草場逐漸退化、生物多樣性呈逐年遞減趨勢,也使沈陽北部沙化地區形成了氣候嚴重干燥、降雨比例失調、自然災害頻發的惡劣氣候環境,同時也對沈陽北部沙化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害。十分惡劣的生態環境,使得沈陽北部的部分地區的耕地已經沙化了。
3、沙化土地的不斷擴大和惡化,給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人民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困難,給人民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影響。沙化土地使得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農作物不斷減產,農作物的產品質量也不斷下降,農產品的銷售不暢,農民的收入大打折扣。土地的沙化使得沈陽北部沙化地區風大、風多、揚沙量大,當遇到大風天氣的時候,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能見度非常低,容易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同時狂風夾帶著泥沙使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居民呼吸系統受到傷害較大,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大部分居民都患有呼吸疾病和沙眼。
4、沙化土地的不斷擴大和惡化,給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畜物業帶來致命危害,造成草場的嚴重退化。土地的沙化使得土地的載畜能力降低,形成退化-沙化-堿化-草少-畜少的嚴重惡性循環,嚴重的影響了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5、沙化土地的不斷擴大和惡化,制約著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產和生活質量。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吸外來引資本的最基本要求,土地沙化使沈陽北部地區的資源優勢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就不能更好的吸引外來資本。同時,滿目黃風遍地沙的惡劣環境更是令前來考察的投資者望而生畏。
二、沈陽地區開展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意義
沈陽北部地區的防沙治沙工作雖然進入了治理與破壞的相持階段,但防沙治沙工作的形勢依然嚴峻,沙化地區的生態條件和環境質量以及經濟建設不僅制約沈陽北部地區的全方位發展,還將影響全市乃至全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因此有效的遏制沈陽北部地區沙化土地的擴大態勢,改善沙化地區的生態環境,是一項十分必要和艱巨任務,對實現沈陽北部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開拓沙化地區的發展空間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都具有重大現實和歷史意義。同時土地沙化已經成為制約沈陽北部地區農業和畜牧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災害因素,各級政府部門采取積極主動的防治對策和科學有效的整治措施,對保護與促進沈陽北部地區農業和畜牧業的經濟高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加速推進防沙治沙是全面完成沈陽北部沙化地區脫貧攻堅,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要求。
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治沙理念,在治沙的過程中就要堅持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對于已經沙化的土地,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我們必須認識到在快速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忽視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危害和犯下的錯誤,同時也要尊重客觀的自然規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加快生態恢復的步伐,改善沙區貧困現狀,帶領沙區人民實現全面脫貧致富,實現人民安居樂業,同時,我們還必須接受懲罰的教訓,防止土地沙化面積再次擴大,沙區人民再次返貧。防沙治沙關系到沈陽北部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沙區人民的脫貧致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開展防沙治沙工作就必須要加大力度,下定決心,在治沙的過程中要采取多種措施,并在不斷的實踐中找到最合理最科學的解決方法。
2、加速推進防沙治沙是改善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土地沙化是沈陽北部地區最嚴重的生態問題,也嚴重的限制和阻礙了沈陽北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如果不在防沙治沙問題上找到解決的突破口,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生態狀況、人民的居住環境、經濟發展都將難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這會嚴重影響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人民生活質量、農民脫貧致富,影響到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招商引資、人才吸引以及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因此,防沙治沙是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經濟的必然要求。
3、加速推進防沙治沙是保障沈陽北部沙化地區國土生態安全,實現生態文明的迫切要求。
沈陽北部沙化地區開展防沙治沙工作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是保障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國土生態安全,實現生態文明。沈陽北部沙化土地和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都是不同程度退化的土地,對其進行人工生態恢復,需要漫長的時間,經過很長時間的演替才能使區域生物群落逐步穩定,保障沈陽北部沙化地區國土安全的功能才能得以真正的發揮。現在的生態建設僅僅是生態恢復的開始,因此,必須加快防沙治沙的節奏,在全市土地利用規劃的框架下,盡可能快、盡可能多地增加沙區植被,為保障國土生態安全,實現生態文明打下良好基礎。
4、加速推進防沙治沙是全面提升沈陽北部沙化地區戰略地位的迫切要求。
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提出,沈陽的經濟迅猛發展,城市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沈陽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市領導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將其納入沈陽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沈陽北部沙化地區在長期的防沙治沙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總結出了適合地區實際的實用技術和模式,為加快沈陽北部地區沙化土地治理步伐奠定了實踐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的頒布實施,為沈陽北部地區防沙治沙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法律支撐和保障。沈陽北部沙化地區的人民治理沙化土地、改善沙區生態愿望迫切、積極性高、決心大。這些有利的條件為沈陽北部沙化地區提升戰略地位提供了豐富的機遇,因此擴大國內與國際的交流與合作領域,積極爭取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對進一步提高沈陽北部沙化的地區戰略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110000沈陽市森林資源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