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黃
(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19)
鋼尺檢測法的應用相對較為普遍,同時操作非常簡便。由于鋼尺檢測法方法屬于直接檢測,同時保護層為隱蔽工程,需采取破損完成檢測,因此檢測方法應用頻率逐漸減少,特別是針對橋梁工程,此方法的應用相對較少。
本方法屬于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主要有如下特點;第一,效率較高,基于平面掃描為主體,能夠對大量有關信息數據進行有效采集;第二,為無損檢測,能夠對大部分隱蔽工程采取精準有效檢測;第三,配套儀器與系統全部具備實時在線數據分析功能,能夠在現場對檢測數據做出初步分析與準確計算,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可靠基礎[1]。
針對電磁檢測法,由于無損與便捷的優勢特點,因此得到快速的廣泛引用以及良好發展。不過,作為新進科學的檢測方法,同樣存在相應的問題,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通常涵蓋如下;第一,混凝土中外加劑的性質以及磁性介質,或是構件存在的預留洞和預留件全部會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第二,由于儀器量程的約束限制,一般介于10-185mm 范圍區間。若保護層相對較薄情況下,會使檢測精度明顯減小。通過實踐得知,若保護層厚度不足15mm 時,檢測精度同樣會減小,為保證檢測精度,可通過附加墊塊等手段加以合理改進。若保護層相對較厚,大于儀器有效量程,同樣會導致無法采取檢測;第三,檢測結果同鋼筋具體分布關系息息相關。基于理論層面分析,若鋼筋間距不超過36mm,檢測階段會出現漏筋情況。
鑒于此,不可將電磁檢測法當做唯一方法。雖然鋼尺測量法使用較少,不過其依舊屬于簡單快速的檢測方法,因此需對以上方法采取搭配使用,有效確保檢測精度。通過實踐得知,使用鋼尺檢測法進行檢測過程中,在不對構件造成破壞的情況下,部分構件能夠保持無損狀態完成直接檢測,如現場預制T 梁以及箱梁和空心板梁,全部能夠使用鋼尺采取直接檢測。同時,針對立柱同樣也可以通過鋼尺采取檢測。因此,建議對以上方法采取搭配使用,通過一種方法進行檢測,對另一種方法檢測結果做出分析比較與調整修改,避免誤差的存在,確保檢測結果精準、真實。
1.允許偏差
不同類型橋梁鋼筋砼構件,其鋼筋保護層檢測允許偏差依次為:針對梁類構件,通常介于-7~10mm 范圍區間;針對板類構件,通常介于-5~8mm 范圍區間;針對梁、柱以及拱肋,通常介于-5~5mm 范圍區間;針對墩臺、基礎,通常介于-10~10mm 范圍區間。
2.結果評定
若綜合檢測合格率能夠達到90%以上,且允許偏差控制把持不超過1.5 倍,則可以認為結果符合標準,根據檢測單點數對合格率做出系統精準計算,即合格點總數以及監測點總數的比值。
對構建鋼筋保護層平均厚度做出精準有效檢測,可運用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針對構件鋼筋保護層厚度而言,其特征值的精準有效檢測,可運用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Dne代表特征值; SD代表檢測記過標準差,小數點精確至0.1mm,可通過如下公式進行計算獲得:

其中, KP代表判定系數,同n 彼此之間存在的關系,即取值標準如下。當n介于10~15 范圍內,判定系數為1.695;當n 介于16~24 范圍內,判定系數為1.645;當n 超過25 時,判定系數為1.595。通過特征值與設計值及的比值當作依據,根據以上標準對評定標度做出有效明確。
基于此,針對此評定方法而言,其主要基于特征值以及標準差為基礎依據,計算過程中,不用再以檢測單點數為重要參考依據。除此之外,對評定經過做出分級,屬于創新的評定方法。不過,此方法依然存在相應的問題,即評定結果只給出單一固定指標,對合格率的準確計算并未做出具體要求,致使合格率分析計算以及統計時,需參考其他標準規范。針對此問題,行業標準規范做出如下規定,通過電磁法開展監測,按照統計方法做出準確系統的評定,針對特征值與設計值比值而言,若介于0.9~1.3 范圍區間,認為合格,相反屬于不合格[2]。
針對目前而言,不論是選取何種方法,大部分監測人員均對檢測單點數當作單位,此種做法存在不合理,尤其是電磁檢測法的不斷變化發展,評定方法不能有效滿足發展標準需求,通常體現在如下方面:第一,選取此方法進行計算,獲得的合格率不能反映出保護層實際質量;第二,具體檢測階段,構件數量同檢測點數相對過多,逐一采取檢測變得異常復雜。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則可以選取檢測構件數量當作單位的結果評定方式,其能夠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與彌補,且具備如下優勢特點:第一,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針對特征值以及標準差做出精準詳細的分析計算,不用對允許偏差再次采取計算,避免規范的差異對允許偏差產生影響;第二,評定結果更為清晰、簡潔;第三,評定結果存在代表性,能夠反映出保護層實際厚度與質量。通過實踐得知,此評定方法的科學運用,可以獲得預期的評定結果。
針對橋梁構件鋼筋砼而言,保護層檢測時,建議對鋼尺檢測法與電磁檢測法進行搭配運用,通過鋼尺檢測法對立柱以及梁板做出檢測,完工之后對大多數構件進行檢測,需對不同方法的結果做出對比校正,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性與精準性。應用鋼尺檢測法過程中,檢測結果應使用檢測單點數為單位進行評定,并對合格率做出準確計算,即合格點總數與監測點總數的比值。此方法操作便捷,結果相對精準可靠。應用電磁檢測法過程中,檢測結果應使用檢測構件數量為單位進行評定,并對合格率做出準確計算,即合格構件同檢測構件總數比值,盡管評定方法進行精準系統的科學計算相對過于繁瑣與復雜,對計算精準度具有較為嚴格的標準要求,不過評定結果能夠對構件質量作出更加準確真實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