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浩 胡 俊 胡福龍
(武漢地質勘察基礎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00)
某綜合管理大樓位于漢陽區江城大道與四新大道交匯處東北側,本工程主樓為地上62 層、地下2-3 層的超高層建筑,主樓結構擬采用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結構,樁基形式采用鉆孔灌注樁。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場地土空間分布變化不大,土質較均勻,場區各土層工程特性評價如下:
(1-1)雜填土(Qml),厚度1.0~4.0m,壓縮性高,場地無規律分布,由黏性土與磚塊、碎石、塊石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混合而成,該層土結構不均、土質松散,堆積時間少于5 年。
(1-2)素填土(Qml),厚度0.6~4.2m,壓縮性高,場地無規律分布,主要由粉質黏土夾少量建筑磚塊、碎石組成,結構松散,堆積時間少于5 年。
(2-1)粉質黏土(Q4al),厚度1.4~7.9m,壓縮性中, 、含少許氧化鐵及結核云母片等物質,光澤反應強,場地大部分地段分布。
(2-2)粉質黏土(Q4al),厚度5.2~15.7m,壓縮性高,含少許有機質,層間局部地段(深度段)為淤泥質黏性土,流塑狀,具臭味,可見少量鐵錳質氧化物斑點,稍有光澤反應,切面較光滑,全場地分布。
(2-3)黏土(Q4al),厚度0.8~6.5m,壓縮性中, 、含少許氧化鐵及結核 云母片等物質,光澤反應強,場地大部分地段分布。
(3-1)黏土(Q3al+p1),厚度1.5~9.0m,壓縮性低, 、含少許氧化鐵 鐵錳質結核及少許條帶狀高嶺土,切面較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全場地分布。
(3-3)黏土(Q3al+p1),厚度2.0~5.0m,壓縮性低, 、含少許氧化鐵 鐵錳質結核及少許條帶狀高嶺土,夾少許碎石,切面較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局部場地缺失。
(4-1 )強 風化含鈣、 含泥細砂巖(K-E),厚度0.2~4.1m,壓縮性低,巖芯風化強烈,呈土狀、 粉砂狀,局部夾未完全風化巖塊。巖芯采取率約95%,屬極軟巖~軟巖范疇,巖芯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 類。
(4-2 )中 風化含鈣、 含泥細砂巖(K-E),厚度大于27.0m,視為不可壓縮地層,巖芯呈塊狀或短柱狀,泥質~粉砂狀結構,塊狀構造,節理 、裂隙較發育,孔隙式膠結,傾角在15 度左右,巖芯采取率約為90%,屬極軟巖~軟巖范疇,巖芯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 類。
(5)中風化砂礫巖(K-E),厚度大于19.0m,視為不可壓縮地層,巖芯呈碎塊、 細粒狀,節理裂隙較發育,細粒結構,厚層狀構造,孔隙式膠結,取芯率低,約為50%。根據室內巖芯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共10 組);屬堅硬巖的有3 組;較硬巖的有4 組,較軟巖的有2 組,極軟巖的有1 組:說明該巖層在強度方面離散性較大,軟硬不均。
1、主樓試樁,采用鉆孔灌注樁,樁徑1200mm,樁長約68m,其中有效樁長約52m,空孔約16m,且以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進行雙控,設計終孔條件為樁端全斷面進入(5)層中風化砂礫巖不小于4.0m。
2、混凝土設計強度為 C50(水下混凝土,應進行試配,確保水下灌注后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為360kg/m3,樁頭及接樁部分混凝土強度為 C60。
3、施工前應進行試成孔,并對其中的各項指標進行跟蹤監測,清孔監測時間不少于36h,試成孔完成后采用C15 低標號混凝土進行封填處理。
4、混凝土充盈系數不得小于1.0 且不大于1.2,施工時必須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實際超灌高度不應小于0.8m。
5、鉆孔灌注樁成孔后樁孔垂直度不超過1/300。
6、采用多臺鉆機施工時,在相鄰混凝土剛灌注完畢的臨樁旁成孔施工,相鄰鉆機開孔之間距不得小于四倍樁徑,或最少時間間隔不應小于36 小時。
根據該工程樁基設計圖紙及勘察報告,主樓的鉆孔灌注樁須進入(4-2)中風化含 鈣、 含泥細砂巖不小于27m,并進入(5)中風化砂礫巖不小于4.0m,其中中風化 含 鈣、 含泥細砂巖樁端阻力特征值達到1500KPa,中風化砂礫巖樁端阻力特征值達到2500KPa,且該工程要求樁孔垂直度不超過1/300。
針對本項目巖層深厚、樁孔垂直度要求高、工期緊張等特點,采取旋挖鉆機與沖擊反循環鉆機成孔接力施工的方法進行施工,旋挖鉆機選用動力頭扭矩為250kN/m 的SR250C 旋挖鉆機,沖擊反循環鉆機選用YCJF-20,以確保按期完成鉆孔灌注樁的施工。
SR250C 旋挖鉆機是一種多功能、高效率的灌注樁成孔設備,廣泛應用于公路、鐵路、橋梁、高層建筑等的樁基工程施工。主樓試樁成孔深度約68m,成孔前約50m 采用旋挖鉆機成孔,鉆進速率約7m/h,入巖段約3m/h。
YCJF-20 沖擊反循環鉆機適用于鉆鑿高層建筑、橋梁、港口基樁孔、大口徑水井等,可輕松鉆進微風化巖層。從主樓工程樁的施工記錄中取兩組代表性的資料加以分析,沖擊反循環鉆機在巖層的施工情況詳見表5-1 及表5-2。

表5 -1 鉆進情況統計表1

表5 -2 鉆進情況統計表2
根據以上代表性樁在中風化泥質砂巖鉆進情況統計表可見,沖擊反循環鉆機在中風化砂礫巖的鉆進效率較高。
對本工程成孔后進行質量檢測,工程樁垂直度檢測有東西走向與南北走向,采用CZ-2 型測孔儀進行傘式曲線檢測及超聲波檢測,主要結果如表5-3。

表5 -3 主要樁基垂度檢測結果
根據檢測結果可知,東西走向與南北走向垂直度向量和(%)均在1/600 以內,因此垂直度控制情況良好,滿足設計要求。
本工程樁徑較大,樁孔較深,入巖深度(中風化含鈣 、含泥細砂巖;中風化砂礫巖)約在31m~35m,采用旋挖鉆機進行入巖鉆進是可以實現的,但消耗時間長、費用高,不經濟,同時在旋挖鉆機進入中風化巖層后,樁孔垂直度容易發生偏斜。
因此采用旋挖鉆機+沖擊反循環鉆機接力施工時[3],應盡量將接力時機控制在土層與巖層的交界處,讓旋挖鉆機充分發揮土層鉆進能力,沖擊反循環鉆機充分發揮巖層鉆進能力,從而達到接力成孔施工工效利用的最大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