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筆花鳥畫是傳統中國畫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其與西方的繪畫傳統與繪畫理念有著極大的差異,這與東西方的哲學思想、美學觀念,以及審美情趣的差異密不可分。工筆花鳥畫顯現出極強的當代性,不再局限于對客觀物象的描摹,藝術家在構圖形式、色彩語言、技法表現等情感的表達途徑上有了極大程度的拓展與突破,當代工筆花鳥畫很大程度上顯現出藝術家直接而強烈的主觀情感表達。
關鍵詞:當代;工筆花鳥畫;情感;構圖;色彩;材料技法
一、西方美術思想滲入下工筆花鳥畫的藝術流變
清代康熙年間歐洲傳教士郎世寧成為滿清宮廷畫家,將西方繪畫理論正式傳入中國。郎世寧用素描造型的方式進行中國人物肖像的繪制,在作品中強調透視規律的運用和光影關系。風格上表現為西方繪畫語言與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相結合,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時的宮廷繪畫和審美趣味。工筆花鳥畫的創作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透視比例的科學性
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中,畫面的空間縱深感不被藝術家重視。雖然傳統中國畫也有一些繪畫透視的理論研究,但是沒有進行科學的空間塑造的思維意識。評判作品的標準主要是看描摹的客觀物象是否生動傳神,主要是放在表現物象的內在精神方面。西方繪畫理念的滲入,透視和比例的運用,使得我們在研習傳統的同時又獲得了新的表現思路,也在畫面縱深感和空間的處理上獲得了更加廣闊的視野。
(二)素描因素
在西方傳統繪畫中,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礎。素描的造型規律與表現方式豐富多樣,針對性的素描訓練可以讓藝術家在繪畫技法與造型能力上獲得提升。從思維意識上打破了傳統線描在表現上的局限性,結合透視規律,對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流變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真實性
西方傳統繪畫講究藝術再現的真實性,豐富的層次關系使得畫面更具真實感。有了素描因素和透視、比例的介入,工筆花鳥畫在主次虛實的表現方面有了進一步的彰顯,結合素描關系塑造出真實的形體感和體積感。其次,色彩關系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例如:純度、明度、冷暖關系等,在色彩中探索真實的自然規律性。
二、當代工筆花鳥畫創作的情感表達
越來越多的工筆花鳥畫藝術家開始了新的藝術觀念探索,這種探索主要體現在表現內容和思考方式上,工筆花鳥畫的整體面貌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和多樣性,藝術家也因此在情感表達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與釋放。
(一)題材內容
當代工筆花鳥畫在題材方面,除了傳統的花鳥蟲魚之外,一切物象皆可入畫。于是出現了很多傳統花鳥畫中未曾涉獵的表現內容,從浩瀚的宏觀到細小的微觀,當代工筆花鳥畫展現出強烈主觀意識的表達。工筆花鳥畫也擔起了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責任,關注當下的社會生活,同時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與宣泄。
(二)構圖形式
當代藝術語境下的工筆花鳥畫,審美的觀念性成為畫面中情感表達的主要因素,將傳統工筆花鳥畫的某種特質或意境有意識地去解構與重組,突破了傳統花鳥畫的界限,并融合西方現當代美術思潮理論,運用到當代工筆花鳥畫的創作中。中國的大批青年工筆花鳥畫家很大程度上收到了西方現代構成主義影響,把自然物象或者畫面構圖進行抽象式的分割,使傳統工筆花鳥畫具備了現代化的藝術表征。
(三)色彩語言
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講究“素”和“雅”,是傳統美學中情感的含蓄表達。當代工筆花鳥畫兼具不同藝術思想的滲入,例如受到西方印象派對于光線和色彩理論的影響,工筆花鳥畫也開始注重色彩的純度與明度,純度與明度作為帶有傾向性的色調,對于情感的表達尤為重要。不同的色彩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工筆花鳥畫豐富的設色方式也為藝術家在畫面上的情感宣泄提供了更多方式。
(四)材料技法
中國傳統繪畫對于材料和技法運用均有一定的標準,違背了這個標準或者不兼具這個標準,便不會被認可,這與時間、空間內人群的審美藝術有關系。也突破了傳統二維空間中筆墨紙硯的材料與繪畫方式的束縛,也出現很多運用綜合材料的繪畫方式,同時出現了針對材料性質的特殊技法,這對于藝術家個人情感的表達與宣泄提供了物化載體。
三、結語
工筆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構成部分,其精神根源也是意象之美。在當代文化的影響下,工筆花鳥畫呈現出畫面的個性化和表現內容的多元化,加上當代不同藝術門類間的相互影響和滲透,當代工筆花鳥畫情感表達將會不斷在題材內容、構圖形式、色彩語言、材料技法上獲得突破,當代工筆花鳥畫在對現實社會生活的意象性表達上會越來越強調主觀情感的個性化,情感表達方式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得更加豐富多樣。
參考文獻:
[1]劉墨.中國畫論與中國美學[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2]李祥林.中國書畫名家畫語圖解[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劉曦林.二十世紀中國畫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4]賈太宏.禮記·大學[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6.
[5].我在畫畫的時候就是為了表達 江宏偉訪談[J].東方藝術,2004(S4):228-243.
作者簡介:劉寧,四川輕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