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水墨人物畫距今已經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了,在其發展過程中涌現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畫家和作品,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黃胄先生是20世紀中國著名的人物水墨畫大家,創作出了許多著名的水墨人物畫作品。黃胄先生在進行創作時并沒有按照程式化的慣例作畫,而是在題材、技法、筆墨上都進行了創新,推動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變革與發展。
關鍵詞:黃胄;水墨人物畫;美學風格
黃胄是中國畫藝術大師,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藝術作品,但黃胄的藝術生涯卻是經歷了諸多苦難。黃胄自幼家境貧寒,喜歡畫畫,初中被迫輟學,為了學畫,四處漂泊。1943年黃胄拜著名畫家長安畫派的創始人趙望云為師學習中國畫,1957年黃胄所創作的《洪荒風雪圖》獲獎,確定了其在中國美術界的地位,此后黃胄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如《打馬球》《出診圖》等,之后的歲月里,黃胄經歷了“文革”、病情惡化導致癱瘓等生活的磨難,但是黃胄依然堅持畫畫,創作出了《百驢圖》、舉辦個人畫展等,將中國的繪畫藝術推向世界,也許正是經歷了這許多苦難,才讓黃胄更加珍惜畫畫的時間、更具不怕困難的創作精神。在其創作人物水墨畫的過程中,黃胄創作性的將速寫融入了中國畫,開啟了全新的人物畫筆墨范式,拓展了中國畫的藝術語言。
一、黃胄人物水墨畫的美感啟示
(一)家國情懷
黃胄是他的筆名,其意思是炎黃之胄,從這就能夠看出來黃胄先生一直信仰民族精神,將創作生涯看作是與民族命運同等重要。黃胄拜師后就深入到貧苦地區寫生創作,在其創作的作品中,如《人畜兩旺》等,其中的愛國情懷被表達得淋漓盡致。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黃胄所創作的作品其實就是他眼睛所看到的、心理所想的,是他想表達出來的東西,這就是創作,是藝術,其創作的美感、靈感來源于國家、國土和人民。
(二)文化傳統
黃胄認為人物畫家一定要具備良好的造型基礎和文學基礎,他推崇中國畫以氣運筆,更認為這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不能丟棄。黃胄的水墨人物畫給人的作品是恢宏大氣,這也是從中國的傳統文化詩詞作品中所獲得的美感,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另外,八大山人的繪畫也給了黃胄美感啟發,黃胄繪畫作品中的變幻之法就來自于八大山人。
(三)深入生活
黃胄認為生活是最好的素材,黃胄深入生活經過重重磨煉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美學風格,通過他的作品能夠將生活中的自然生動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洪荒風雪圖》描述的就是勘探隊員在風雪里找礦的場面。
二、黃胄水墨人物畫的美學風格
(一)人物形象之美
出自黃胄筆下的人物其表現力都十分靈動、形象,這是因為黃胄在描繪這些人物形象的時候賦予了更多的感受、熱情及情感等,描繪的不僅是人物的外表,更是其精神面貌。如黃胄對少數民族人民的描繪之所以能夠如此出眾,是因為黃胄通過對少數民族的深入觀察掌握了民間藝術的精髓,包括其民俗習慣、民族服裝、民族配飾等。黃胄在水墨人物畫中對線條運用自如,充分表現出了線條的韻律美,我們也能夠從中感受到少數民族人民的幸福美滿生活。
(二)筆墨變幻之美
墨法是水墨人物畫中的關鍵元素,在黃胄的筆墨之下,蘊含的是傳統古法用墨的功底,在其筆歌舞墨中黃胄創造的是奔放、明快的鮮活美。在古法的繪畫創作中一般通過墨色的變化來表達作品的內容、情感、寓意等,墨法有多種,如破墨法、淡墨法等,黃胄在創作過程中就是在這些技法的基礎之上將其融會貫通運用到畫作中,將其表現得更加豐富、多變且韻味十足。
(三)獨特的設色之美
黃胄對于色彩的運用也十分大膽自如,黃胄能夠在繪畫中很好地處理墨和色彩的搭配,既能使其豐富多彩,又能傳達出美感,如黃胄畫中的少數民族有著絢麗的民族服飾,但卻并不令人感覺炫目,并且在墨色和色彩的交融中還能更加顯現出淳樸的視覺美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黃胄是一名著名的繪畫大家,在其筆下的水墨人物畫既栩栩如生,又形象靈動,是值得后人學習、傳承的優秀作品,并且黃胄先生能夠在繪畫中將傳統文化、繪畫技法等進行創新也是非常難得的優秀品質,能帶給后人諸多啟示。
參考文獻:
[1]石齊.一塊不朽的豐碑——論黃胄繪畫[J].藝術市場,2004(11):26-27.
[2]張帥.黃胄繪畫之用筆形式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15):22-23.
[3]張曉紅.直面生活——對黃胄繪畫藝術的思考[J].美術大觀,2014(2):38-39.
[4]黃胄.黃胄繪畫藝術欣賞[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5(06):2.
[5]朱萬章(文/圖).黃胄畫豬與新“三多”[J].收藏.拍賣,2018(11):96-97.
作者簡介:彭西瑞,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