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雕塑批評被不斷重視,其缺點也逐漸顯現,主要表現在批評標準相對單一,雕塑批評陣地相對狹小,“感性”多于“理性”,從事雕塑批評的專業人員極度缺乏,雕塑批評范圍相對狹隘等。
關鍵詞:雕塑批評;問題
近年來雕塑藝術批評剛剛起步,雕塑藝術批評和雕塑藝術理論在中國極度缺乏已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古代五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雖然給后世子孫留下了豐富多彩、異彩紛呈的各類雕塑、雕刻作品—如石雕、磚雕、木雕、竹雕、泥塑、陶瓷作品、青銅器等,但卻并沒有形成諸如書法繪畫一樣的理論體系,更甚者居然無一本完整的理論著述,以至于被后世記載的雕塑家也寥寥無幾。進入20世紀后,西學東漸,西洋藝術傳入,法式和蘇式教育教學模式逐漸影響了中國的雕塑教學,經過數代前輩的努力,中國開始漸漸產生并建立了自己的雕塑理論體系,隨之便產生了自己的雕塑批評,尤其在近幾十年,雕塑批評被逐漸重視起來。
一、浮雕批評的缺點顯現
隨著雕塑批評被不斷重視,其缺點也逐漸顯現,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批評標準相對單一
在當今的雕塑批評領域,似乎形成了某種約定俗成的評價標準,這一標準主要包括雕塑家有無凸顯自己個人風格或有無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雕塑家在創作時有無創新,作品中有沒有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作品有無新形式、新語言的使用,作品的題材、技法在雕塑圈中有沒有形成一定的影響,雕塑作品有無深刻的情感表達等等。仍然在圍繞著作品本身的形體造型等因素來展開品評,并未能夠從立體三維的角度來審視作品的空間藝術性,忽略了雕塑作品的空間意義及社會價值。
(二)雕塑批評陣地相對狹小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不斷創新完善,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媒介質隨處可見,尤其在近幾年手機的全面普及,使得信息傳播媒介在人民生活中無孔不入,充斥于生活的各個角落,但大家細心品味,其中有關藝術類批評的信息能有多少?而雕塑批評的信息最不必說。它們所占的資源空間太過狹小,甚至不及娛樂信息的十分之一。而談論到有關雕塑批評的雜志則更是少得可憐。在某一領域一旦一家獨大,則其必定淪為某一特定人群的附庸之物,而不能公平公正的為普通藝術家乃至人民大眾發聲。
(三)雕塑批評“感性”多于“理性”
感性認識是多以視覺、聽覺、味覺等知覺器官對客觀事物做出片面的評價和認知,是事物的表面現象在人腦中的反應。理性認識則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之上經過大腦的篩選,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提取精華部分,在推理的基礎上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斷,由此可以看出,感性認識是基礎認識,而理性認識則是更高一級的并且具有科學依據的認知形態。在今天,雕塑批評多以感性認識居多,人情稿居多,只要不有違道德人倫,索然無味、不溫不火的東西即可信手拈來,雖有褒有貶,看似多姿多彩,但褒者多礙于尊者諱,礙于面子、權勢、金錢、地位和政治因素。貶者則基于門戶之見、派別之分、學院之爭,諸如此類,使得作品的優劣難以分辨,不免讓非專業人士“無從下眼”,摸不著頭腦。
(四)從事雕塑批評的專業人員極度缺乏
在全國的各大藝術院校及各藝術院所,并無幾家開設專門從事雕塑理論或雕塑批評的課程以及學科。而開設的少數幾家,其教學課程設立的混亂不堪,只是徒有其名,因其課程與其他美術理論專業的課程并無二致,學生門同上一門課,同學一本書。試問在這種條件下培養的學生該如何自居?所以在今天看來能夠真正從事雕塑批評的專業人員鳳毛麟角,更可悲的是各大藝術院校對待這一問題的態度、培養相關人才的功利目的以及人才培養后進行批評行為的不可觀性等問題,都是制約雕塑批評發展的關鍵因素。
(五)雕塑批評范圍相對狹隘
雕塑批評的發展變化與雕塑藝術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隨著雕塑藝術前沿焦點的變化,各家雕塑批評者趨之若鶩于最能吸引大眾目光、最有利可圖的極窄范圍。而往往忽略了利益收益甚微的傳統領域。近年隨著城市雕塑、景觀雕塑的繁榮,批評家的目光開始轉移到這一“前言”領域,以城市雕塑為主體的公共藝術批評成為個學術理論界討論的主要話題,而之前被廣泛關注的室內架上雕塑、宮殿廟宇雕塑等領域漸漸式微,無人問津?!盁o利可圖”導致了雕塑批評范圍越來越走向狹隘的境地。
在進行雕塑批評時,尤其是對某一具體雕塑或是某一具體雕塑行為進行批評時,都應尊重事實,客觀、公平、公正的展開分析討論,更要把握尺度,尋找合適的、具體的批評標準,這些標準可以是量化的亦可是非量化的。基于此點,今天的雕塑批評更應該自我審思,重新尋找、深化評價標準。
二、結語
雕塑藝術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學科,涉獵的藝術門類眾多,并且與社會、人文、科學等因素多有交集,對雕塑作品、雕塑行為的批評要從美學范圍、地域人文、作品表現、最終效果等方面來進行綜合考量,建立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評價標準體系。廓清界限,深入探討其批評標準,鼓勵具有當代時代風貌的雕塑批評活動的舉辦,從而刺激雕塑藝術作品的創作,繁榮市場,凈化雕塑批評環境,重新審視雕塑批評的標準更好地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作者簡介:王欣偉,中國藝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