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娛樂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如何保護和開發邊疆少數民族音樂成了我國音樂藝術界面臨的重要問題,少數民族的音樂是我國民族音樂中必不可少的,是我國少數民族藝術文化的傳承。目前,由于流行音樂的發展越來越迅速,邊疆少數民族的音樂保護和開發變得十分困難,因此,我們應該結合邊疆少數民族音樂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保護邊疆少數民族音樂的合理策略,激勵邊疆少數民族音樂人不斷創新,從而創造出更豐富的民族音樂形式,吸引更多的聽眾,從而加強對少數民族音樂的保護和開發。
關鍵詞:邊疆少數民族音樂;保護開發;困境與策略
邊疆少數民族音樂目前保護和發展陷入困境,因此,如何更好地保護和開發邊疆少數民族音樂成了我國民族藝術面臨的難題。目前,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帶動了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而少數民族音樂作為傳統音樂,在新時代中并沒有得到很好地發展,當前對少數民族音樂的保護和開發并沒有實質性的策略,所以少數民族音樂者應該結合當前的少數民族音樂現狀,相處合理的方案,對少數民族音樂進行保護和開發,從而,促進邊疆少數民族音樂更好的發展,為我們的民族文化做貢獻。
一、邊疆少數民族音樂保護與開發的困境
邊疆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是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少數民族的音樂只要表達了少數民族為了生活努力奮斗的思想,或者有的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這些情感在音樂作品中表現出來,為我國的音樂文化做出了杰出貢獻。但是少數民族音樂在現代的音樂發展中并不樂觀,由于邊疆少數民族所處偏遠地區,交通不便利,而且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少,經濟水平比價落后,和當今時代的發展有一定距離,因此,少數民族的音樂也受到地域和多媒體形式有限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邊疆少數民族音樂沒有更好的發展。與此同時,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在音樂方面,我國的流行音樂也越來越趨向國際化,由于邊疆少數民族經濟的落后,以及獲取信息方式有限,這種形式對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十分不利,這些因素的限制,都限制了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播。另外,少數民族的文化和現代文化有一定的差異,多以導致即使傳播開來,也不受大多數當代人的青睞,比方說,維吾爾族的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和苗族民歌“歌唱美麗的家鄉”這首是少數民族歌曲中比較經典的曲目,但是在當前的傳唱度并不是很高,主要是受音樂文化差異的影響,受現代音樂文化的影響,少數民族的音樂越來越處在劣勢,從而不利于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
二、邊疆少數民族音樂保護與開發的策略
(一)創新少數民族音樂形式,促進少數民族音樂在現代社會中的發展
少數民族音樂形式比較單一,和豐富多彩的現代音樂形式相比處于劣勢,少數民族音樂作為傳統音樂,應該主動地適應新的時代,結合時代特點和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進行創新,積極地改變音樂表現形式,積極主動地融入新的時代中來,只有這樣,才能讓少數民族音樂在當代能夠長遠的發展。少數民族音樂的表現形式比較傳統,表現內容主要是以勞動人民的生活為主,而現代流行因為提倡的是以藝術為主。所以兩者有很大的差異,大多數的少數民族音樂并沒有融合藝術形式。比方說,回族民歌“山丹紅花開”這首歌曲主要對山丹花的贊美,贊美山丹花有生機和朝氣,沒有采用華麗的藝術形式,只是對山丹花進行贊美,這種藝術表現手法和現代音樂有一定的出入。因此,要想讓少數民族音樂更好的發展,就需要不斷地創新少數民族音樂形式。在音樂推廣反面,可以由原來的舞臺表演形式,結合多媒體等媒介進行傳播,電視、網絡等方式,之前的邊疆少數民族音樂只在人民群眾中傳唱,在網絡上發布的情況比較少,因此,少數民族音樂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采用多媒體形式進行傳播,從而提升少數民族歌曲的傳唱度,促進少數民族歌曲的長遠發展。
(二)激勵少數民族音樂人對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
要想更好的保護民族音樂,就要讓少數民族不斷的是適應當代社會音樂的發展形勢。保護和開發少數民族音樂,在創新音樂形式的同時,還要鼓勵音樂人地對少數民族音樂的熱愛,只有真正的熱愛,才能讓音樂人對少數民族音樂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傳承和開發。熱愛才是一個人的動力,只有內心真正的熱愛才能讓少數民族音樂更好地發展下去。但是當前的形勢是,音樂人對少數民族的音樂傳承是被動的,不主動的,這種情況對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是不利的。因此要對音樂人適當的激勵,可以從經濟方面著手,無論是哪個行業,經濟是發展的基礎,只有物質基礎的支持,才能讓音樂人更好地創造和發展民族音樂,從而促進民族音樂更好的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讓少數民族音樂更好的受到保護,就需要不斷地創新音樂形式,促進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同時,要不斷激勵少數民族音樂創作人傳承和開發民族音樂,從而實現少數民族音樂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樊祖蔭,趙塔里木,徐天祥.我國少數民族音樂保護與開發的現有策略與當前困境[J].中國音樂,2015(01):19-26+48.
[2]李晶.民族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評《我國少數民族音樂資源的保護與開發研究》[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9,35(01):8.
作者簡介:周華,孟連縣文化旅游局民族文化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