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臨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壓力,我們在人生道路上為夢奔跑的同時,內心深處也渴望著詩與遠方。2017年,由湖南衛視播出的生活紀實節目《向往的生活》,秉持“遠離喧囂、避開擁擠,從城市搬到鄉村,呼吸自然空氣,尋找內心的聲音”的制作初衷,帶著《向往的生活》逐漸走入觀眾的視野。
關鍵詞:《向往的生活》;審美期待;價值引領
《向往的生活》這檔節目的內容設定并不復雜,沒有激烈的競技環節、沒有戲劇性的劇本,節目中的嘉賓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去種植地里采摘所需食材、自己搭爐起灶、劈柴生火做飯,招待遠方到來的朋友。在節目中,“蘑菇屋”的家人們與他們的朋友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令觀眾向往的鄉村生活,看似平凡的田間生活,吸引著我們的是什么呢?
一、烏托邦的建構滿足了受眾的審美期待
“烏托邦”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1516年問世的《烏托邦》一書中,它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圖景的向往,以及對晦暗殘酷現實的厭倦與批判。烏托邦是一個超越現存社會秩序的理想化的世界。節目生產者可以依據烏托邦的構想,擺脫現實桎梏,制作出滿足受眾審美期待的娛樂節目。
高鐵、5G、快餐......它們的出現,似乎也帶我們進入到一個以“快”字為核心的時代, 步履不停地行走于鬧市之中,越來越多的人渴望著去往親近自然、返璞歸真的那片地方。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痹缭跂|晉時期,陶淵明就為我們構建出一種回歸自然的美好田園生活。以此為契機,抓住現代“快”都市生活的痛點,《向往的生活》為受眾成功營造出一個溫暖而夢幻的烏托邦。它主要體現在節目的場景設定中,首先,《向往的生活》從第一季到第四季,拍攝地點的選擇都是遠離鬧市的鄉村院落,并且在這一角院落中,節目組為常駐明星嘉賓建筑了一座景色宜人、愜意舒適、充滿愛的家——“蘑菇屋?!痹谶@個“家”中,有著大多人數人心中理想成員的設定,有著一位廚藝精湛、精于談判的“父親”黃磊、一位性格溫和、善于寬慰的“母親”何炅、有著幾個散發著青春朝氣的“孩子們”以及在家庭周圍有著一群樂于助人的街坊鄰居。其次,在“蘑菇屋”這個家,家里擁有幾畝良田,種植著果蔬,日常的工作,便是招待遠道而來的親密朋友,在享受完美食盛宴后,可以與相互支持的朋友們敞開心扉、把茶言歡。最后,“蘑菇屋”養著許多小動物,每只動物都被設定的有自己專屬的名字與性格。比如第一季中的小柴犬“H”,在第二季中,“小H”也有了女朋友“小O”?!断蛲纳睢窞橛^眾構建出一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充滿關愛、和諧共處、富足和樂的烏托邦式的鄉村生活,而這種輕松愜意、處處洋溢著溫暖的地方正是觀眾心中所期待的溫暖港灣。
二、在他人的故事中體驗人生百態,在百態中汲取力量
以情動人是一檔節目吸引觀眾的重要條件。《向往的生活》的每期節目,常駐嘉賓會精心為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準備可口的飯菜,食物出現在餐桌上的那一刻,客人們的贊美與“黃小廚”的滿足,這本身就是生活中樸素而美好的一幕。但,比這更溫暖的是,享受美食盛宴之時,朋友間彼此敞開心扉,笑談苦辣酸甜、共話往事云煙。嘉賓們帶著溫暖與故事來到《向往的生活》,觀眾則以傾聽者的姿態從中尋求美好與力量。
《向往的生活》第四季第七集《閃亮的日子》中,黃磊與海清飯后聊起當年在學校的日子,黃磊作為老師,為了讓學生們畢業匯報時的話劇表演見到“真的觀眾”,冬天的晚上帶著學生們,在大街上賣票;當海清作為學生因為生病比較嚴重未被黃磊允許上臺演出后,第二天,海清在給黃磊的信中寫道:“我愿意死在上面,求求你讓我演?!崩蠋熢跒閷W生們的夢想護航,學生在為自己的夢想拼命,他們對夢想的執著與追求,給我們的追夢路注入堅定力量。
三、家國情懷的價值觀引領
“鄉村振興策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的,實現脫貧也是我國的一大目標,助力鄉村經濟的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向往的生活》在滿足自身發展的前提下,結合時代需求,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
《向往的生活》第三季積極將國情調研融入節目中,常駐嘉賓生活在湘西翁草村的“蘑菇屋”里,真實地呈現湘西翁草村的鄉村生活,他們與往來的客人們一起干著農活,與當地的村民友好相處、互幫互助,向觀眾傳遞出當地淳樸友善的民風。同時,他們還品嘗了由當地火塘熏制的臘肉,腌制的特色酸魚、剁辣椒等農夫產品,嘉賓們通過真實地呈現,發動自身的“明星效應”來帶動翁草村農副產業、旅游業的發展,將推動鄉村發展落到實處。在第四季中,節目設定依舊將家國情情懷融入節目之中,西雙版納盛產的水果滯銷,“蘑菇屋”請來網紅帶貨達人薇婭作為受邀嘉賓,在實地考察確保水果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在“蘑菇屋”發起了一次助農的直播活動,幫助當地果農售賣出滯銷果干。
四、結語
《向往的生活》最吸引我們的,正如節目組為觀眾精心營造的烏托邦那樣,我們最為向往的,不過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最真誠、友好的相處;不過是對溫暖、對愛、對未來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
作者簡介:李思,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