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在1967年提出了“人人都是藝術家”;2000年,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對于這句話發出了疑問:“如果人人都是藝術家,那么人在哪里?”,因而進一步提出了“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這句話從純語言形式上來看究竟隱藏著哪些邏輯關系及是否產生了悖論?任何一個事件,或者一句話都不應脫離其語境而單獨去談論它。因此還需要從純語言形式與這句話產生的上下文邏輯,即能指與所指兩方面去分析。
關鍵詞:分析哲學;藝術家;博伊斯
一、“人人都是藝術家”觀念的提出
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在1967年提出了“人人都是藝術家”,這句名言是以社會雕塑為觀念,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創作的可能性。2000年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對這句話發出了疑問:“如果人人都是藝術家,那么人在哪里?”,因而進一步提出了“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边@句話從純語言形式上來看究竟隱藏著哪些邏輯關系及是否產生了悖論?“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這句話可以從純語言形式上分析其具體的邏輯關系,并從它的語境中去深入理解。
分析哲學初見于19世紀德國哲學家弗雷格的文章中。弗雷格從語言哲學方面的分析對之后的分析哲學家們產生很大影響,分析學家們認為語言是可以顯示問題——即世界的先驗,將語言作為哲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用語言和邏輯分析來切入哲學議題。他們反對大陸哲學,即僅將語言視為思想表達的一種工具,認為其過于思辨,不重視表達,只注重背后意義。
二、哲學不是為解決背后問題,而是要更好地理解背后深意
1917年杜尚將簽上R.Mutt的小便池送到美國參展,將藝術從神壇上拉下來。20世紀50年代,人們重新注意杜尚,開始出現有關藝術品邊界的問題。1967年,從藝術品到開始關注藝術家身份問題,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藝術家”,每個人都有宣稱自己的作品為藝術的權利,藝術品的光韻、藝術家的精英文化都被消解。2000年,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提出“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若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則任何物品能成為藝術?!八囆g不是給人提供欣賞的一個物品,應該是觸動其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動力。”
博伊斯所繼承的是德國浪漫主義,認為藝術是自然與世界的中介,他意識到語言的技術功能對人類自身所產生的異變所帶來的危害,由此提出“社會雕塑”的觀念,及“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口號。在作品《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釋繪畫》中,他將自己的頭涂滿蜂蜜并粘滿金箔,懷里抱著一只死兔子進行對話。當人們帶著不理解的情緒看博伊斯作品時,人與藝術間充滿隔閡。博伊斯認為:“兔子是肉身化身的象征,這個化身真實激活了某些人類只能在想象世界中實現的東西?!彼ゴ蚱七@隔閡,若人人都愿將自己看作一個藝術家,便能像這死兔子一樣獲得靈性。
“分析哲學有各種不同表述,而使它與其他學派相區別的是其相信:第一,通過對語言的由一種哲學說明可以獲得對思想的一種哲學說明;第二,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一種綜合的說明?!狈治稣軐W將語言看作思想本身,語言包含了語言和意義,意義通過語言顯現?!皼]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從語言形式上看是謂詞邏輯。謂詞邏輯中將命題分析成為個體詞、謂詞和量詞等非命題成,在這一命題中,“沒有人”與“藝術家”為個體詞,“是”與“不是”為謂詞。前半句“沒有人”與“是”構成否定,后半句“沒有人”與“不是”構成雙重否定即肯定,形成悖論。“悖論”即表面統一命題中,隱含兩個對立結論,但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般U摰谋举|,是命題或推理中隱含的思維的不同層次、意義和表達方式、主觀和客觀、主體和課題、事實和價值的混淆?!碑a生悖論的根本原因是把傳統邏輯形式化,把形式邏輯當成了思維方式。要解開悖論需要“給傳統邏輯和各種邏輯合理定位,明確它們各自的性質和使用范圍”,而兩個“藝術家”能指一樣,但其所指已發生轉變。
三、結束語
“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從語言本身出發去看這句話充滿悖論,但從這句話提出的歷史語境去分析,博伊斯是為消解精英文化,打破藝術與大眾間隔閡,而朱青生進一步提出,是將藝術的功能擴大到每一個的責任上,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用藝術來改變這個社會。沒有人是藝術家,因為藝術與大眾的界限被打破,藝術不再充滿了神圣性、距離感,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因為人人都生活在這個社會里,都有共同的責任從而使得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參考文獻:
[1][英]達米特.著.分析哲學的起源[M].王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2]嚴苡丹.淺析分析哲學及其對語義學的影響[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1(02):95-97.
[3]陳世清.從傳統邏輯到對稱邏輯[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2006(2):6-8.
[4]朱青生.如果人人都是藝術家,人在哪里?[J].美術觀察,2003(4):11-12.
[5]P.M.S.哈克,江怡.分析哲學:內容、歷史與走向[J].哲學譯叢,1996(Z3):42-58.
作者簡介:熊凌暢,四川美術學院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