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擊樂通常以打、敲、擊等手法去使樂器(在這里我們一般把管弦樂器排除在外)發聲。戲曲中稱為武場。 彼此起伏的打擊樂演奏能對戲曲的表演做到畫龍點睛,且能很大程度地讓觀眾融入其中,感受到表演的情緒所在。而隨著時代在發展,人們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越發強大,西方文化的不斷涌入,傳統的戲曲打擊樂受到一定的沖撞,則就發生了中西合璧的打擊樂。
關鍵詞:多元的戲曲;打擊樂演奏;突破和發展
如今的社會快步發展,文化也各式各樣,文化的多樣性在年輕人、甚至老年人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提現,更多的是西方的文化涌入,人們對藝術的傳統感到索然無味,戲曲打擊樂面對著時代的變遷,意識到只有找到打擊樂演奏的突破點與創新發展方向,做出創新的打擊樂才能得到更好的傳承及進一步的發展。
一、戲曲打擊樂來源
在我國極為悠久的歷史里,打擊樂 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從隨意的敲打發出聲響到如今形成一套完整的獨特的演奏體系。在武場四大件中,大鑼具有固定音高點的下滑音響特點, 小鑼具有固定音高點的上滑音響特點, 鐃鈸具有不同音高的平行音響特點。打擊樂作為戲曲的主要伴奏,是戲曲構成的重要部分,無論戲曲以何種形式發生,打擊樂都能隨著戲曲的改變做到此起彼伏的演奏,把其中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向觀眾戲中人物的情感,還在一定程度上對舞臺給予來細節上的補充。
二、現階段的戲曲打擊樂如何突破與發展
社會與時代的成長,我國也跨入了多元文化的腳步。演奏的樂器和演奏的方式都隨著跨越一大步,接踵而來的是新的挑戰,新的開始。
(一)新舊結合的打擊樂器
對于傳統打擊樂來說,他們作為歷史的見證,同時也保留著古板的映像,我們需要做的則是把打擊樂傳承下去,并且讓他隨著時代進步。新時代,新的樂器、演奏方式豐富多彩,那么打擊樂也應當做出創新,綜合大眾的審美需求,為觀眾演奏出即保留傳統打擊樂的古色古香又要有現代文化的特色打擊樂。
(二)讓司鼓樂器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想要對傳統打擊樂進行突破,那么首先就要從司鼓下手。司鼓作為打擊樂的靈魂人物,在戲曲中承上接下,對演奏者的引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打擊樂的演奏過程中,戲曲的表演者需要與其進行交融,則司鼓起到了一個“紅娘”的作用。這樣不僅是把演奏和表演融合起來,同時臺下的觀眾也感受到了節目傳遞出的情感,這對舞臺來說無疑是最高的掌聲。
設計打擊樂對于司鼓來說是刁鉆的,他對于司鼓的要求極高,司鼓不僅要做到掌握各種各樣的知識,還需要使自己的演奏技巧得到提升。戲曲的打擊樂是根據戲曲的主題發生變化的,需要選擇符合劇情發展的鼓點作為主題。將傳統的鼓點加入改變調整后,使得打擊樂演奏出現各式各樣的變化。而且,司鼓還得隨著戲曲的劇情改變做出相關資料的整理,將戲曲演奏的內涵完整體現出來。此外司鼓還需要做的是對每一部戲曲的特色進行特點突出,把戲曲中其他的音樂與打擊音樂相融合起來,從而通過把握節奏及韻律營造出一種動感的聲勢,這樣不僅可以完整的展現出戲曲表演中所蘊含的藝術魅力,而且也可以讓觀眾十分的融入其中表達的情感與意境。也是音樂最基本的表現手段。當音樂的節奏能夠鮮明地體現時,那么樂曲的節奏變化帶來的就是情感的波動,可以有效提升音樂的表現力,也是中國傳統藝術特征中的鮮明體現。
(三)培養優秀的打擊樂人才
一名優秀的打擊樂演員將推動打擊樂的快速發展。而如今,藝術的多樣性日趨增多,所以戲曲打擊樂就意味著面臨愈來愈大的挑戰。令人惋惜的是,傳承打擊樂的人們日趨減少,這樣的局面極其不利打擊樂發展。戲曲打擊樂就業率本來就很低,所以很多的院校戲曲班非常缺乏打擊樂的學生。而打擊樂的學生們的就業只能夠去尋找劇團這一類。但劇團的狀況普遍不太好,不能吸引較多的從業人員。因此,我們需要按照下面兩個方向鍛煉打擊樂的演員:第一方面,對于某些素質比較好的打擊樂的演員,老師們要重點培養,給他們敲下牢固的基礎,而且是盡量提供平臺去讓學生們進行參考、實踐。除此之外,劇團也應該多多支持鼓勵學生,引導他們掌握各種技巧,并靈活應用。這樣子,不但能使學生們的演奏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且能夠讓學生們對打擊樂有了更加深入的見解。
(四)情感融入的戲曲打擊樂
打擊樂通過聲音傳遞出氣勢,而且極為注重抒發出作品的中心思想,通過打擊樂從而把戲曲中的環境與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即使是表演十分傳統的戲曲,也應讓他具有層次分明的感覺。戲曲的情節與人物的思想緊緊地融合在一起,用打擊樂來全方位地進行渲染,創造出更加具有舞臺感的效果。使觀眾從而能更加真切的感受戲曲打擊樂內與外的結合美,與戲曲共同達到共鳴。
三、結論
如今,打擊樂作為我們舞臺的常駐嘉賓,在各種音樂的表現形式中,他也是最為貼切的。我們在打擊樂的同時,感受到的是他強烈的情感、獨特的魅力。因此,在展開教育的過程中,也要從其本身的特點出發,從體驗中獲得學習的方法,真正地培養藝術素養,了解這一傳統的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趙文媛.戲曲打擊樂演奏的突破與發展[J].當代音樂,2015(11):77-79.
[2]陳永茂.戲曲打擊樂演奏的突破與發展[J].數字化用戶,2017(23):30.
[3]黃華.淺談戲曲打擊樂演奏的突破與發展[J].黃河之聲,2018(11):58.
作者簡介:曹雄(1972.12.19),男,漢族,湖北武漢人,國家三級演奏員,武漢市黃陂楚劇團,研究方向為戲曲打擊樂的基本知識,運用和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