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史文化旅游是一種以歷史文化為主體的旅行體驗,是對真正代表過去歷史和人物的活動與場所的游歷。以歷史文化為主體的旅游,真正實現了文物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但在這個過程中涉及的文物損壞問題,并不能成為拒絕開發文物資源旅游的借口。我們應用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眼光辯證地分析問題,將歷史文化旅游看作是文物保護的一種工具。
關鍵詞:文物保護;旅游;可持續
文物是人類文化的寶貴遺產,其所代表的豐厚歷史內涵和人文素養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其價值的重新審視,開發以體驗歷史為主題的歷史文化旅游項目成了一種新潮和時尚。越來越多的旅游與文物相掛鉤,給我們的文物保護工作帶來了許多的困難和挑戰。如何平衡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問題,是文物保護工作日后的一個重心和方向。
一、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的對立面
(一)文物保護不允許旅游開發過程中為了休閑娛樂等目的亂改亂建,阻礙旅游開發“新奇性”“噱頭式”的發展。真正的文物保護,是對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的歷史遺留物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損害的措施。既然如此,就不會允許旅游開發過程中為了盈利等目的亂建,破壞歷史文物的古樸厚重和歷史感,就更談不上改建。
(二)歷史文化旅游對文物保護的挑戰乃至于破壞。有三個方面:一是歷史文物開發成旅游區的亂改亂建。為了經濟利益最大化,不顧歷史文物的原有屬性而進行的破壞。二是開發成歷史文物旅游區后的不合理經營方式對文物造成的破壞。過度接待游客,掠奪式的開發利用造成文物的損壞。三是游客的不文明行為造成的破壞:在文物古跡上的亂涂亂畫;游客過多引起溫濕度改變對彩繪等的影響。
二、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的統一面
(一)歷史文物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旅游資源。文物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珍貴旅游資源,往往是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尤其是在中國這種擁有浩瀚歷史的國度,文物資源更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幫助。外國友人來中國旅游,多是因為被中國的神秘所吸引。神秘又從何而來,就因為我們有歷史,我們有遺留下來的文物。特別是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大力發揮文物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獨特作用,加強文物作為旅游資源的開發,讓“物”說話。
(二)合理的旅游開發本身也是對歷史文物的一種保護。文物為什么要被保護?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讀史使人明智”。正是因為文物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我們可以閱古曉今。而開發歷史文化旅游的意義正在于將這些歷史展現給世人。歷史文化旅游是宣傳文物背景故事最好的方法之一。此外,開發歷史文化旅游還能為文物保護籌集資金,并喚醒全社會,全人類對文物的保護意識。
(三)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的相互促進。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關系。文物需要被宣傳,被人認知。而旅游也需要有內涵,讓人認可。優秀的旅游資源大多是歷史文化遺產,而歷史遺留下來的瑰寶也往往使人產生向往。如若以開發文物資源帶來旅游產業的成功,也能引發當地政府和民眾對文物資源的重視。所以,文物保護一方面就是旅游開發,旅游開發一方面也就是文物保護。
三、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建議
(一)從本源上解決問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工作方針。對保護狀況較好的歷史文物,可以加以利用進行合理開發,在堅持其原模原樣的基礎上加以宣傳,開發歷史文化遺產旅游;對保留情況較差的文物遺產,堅決杜絕旅游開發使用,并且還要加強對此等文物的搶救維修工作。
(二)在品相較好的文物開發過程中,一定要通過實地考察、討論研究、精心設計和專家論證、行政報批、政府審議等嚴格的程序,才能付諸實施。另外,在規劃設計時,一定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要用發展的可持續眼光來認識文物開發過程,要考慮到以后可能出現的問題,萬一出錯,要為文物保護留有后路。
(三)對待歷史文化遺產旅游,管理層面要科學合理,相互理解。不能完全由旅游開發公司說了算,也不能為了“保護”而保護,持有封閉的文物保護觀。文物主管部門和旅游開發部門應相互理解,在堅持原則不動搖的基礎上實現文物教育價值和經濟利益最大化。這就要求文物主管部門變被動為主動,踴躍承擔宣傳和保護文物的責任,監督好旅游開發部門的工作。
(四)對于已經釀成過錯的歷史文物旅游開發,要迅速加以整治。在文物保護范圍內,不準搞任何經營開發,游客在這里就是享受文物本身;保護范圍以外,則可以搞各種旅游服務,真正實現旅游開發和文物保護兩者和諧發展。并且,對于已經出現亂建和亂改的歷史文化遺址,要按原貌復原,還歷史一個清白。
四、總結
文物保護工作和旅游開發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從相互包容的角度,用辯證分析的方法來進行科學的處理,使其兩者達到和諧共生。只要堅持文物保護的原則,將旅游看成是文物保護自我實現的一種方法論,文物保護工作和旅游開發就能和諧共處,實現雙贏。文物保護的可持續性發展和文物價值的發掘工作也會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參考文獻:
[1]侯衛東.文物保護科學論文集[M].文物出版社,2004.
[2]孫璐.淺析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趨勢[J].黑龍江史志,2014(21):77.
作者簡介:杜婷,商州區文物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