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紀以來油畫的“民族化”“中國化”“本土化”是我們繪畫創作的重要發展路線之一。充分運用傳統的書法和國畫筆墨語言,將中國繪畫藝術的線描與設色之法和油畫的涂繪相結合,呈現出中西合璧的視覺效果,這也是我們需要深思和探究的方向。在多元的當代世界文化語境中確立中國文化本體立場,使油畫這一外來藝術形式與中國傳統文化血脈建立起關聯[1]。本文簡要的將油畫創作中探索傳統繪畫元素的意義進行闡述,之后分析了傳統繪畫元素的表現,最后總結了油畫對傳統文化應用的具體措施,以期指導實踐。
關鍵詞:傳統;筆墨;油畫;探究
一、前言
新中國成立以來,以董希文、羅工柳等等一大批為代表的藝術家為中國油畫民族化、本土化做出了巨大貢獻,油畫藝術創作中對傳統繪畫元素的借鑒、運用、創新已成必然趨勢,這也是我在創作學習過程中一直努力的方向。中國傳統繪畫元素極為豐富,前輩們探索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但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探究的內容,本文就對于中國傳統元素的在創作中的探究運用進行簡要闡述。
二、油畫創作中探索傳統繪畫元素的意義
伴隨著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增強,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也沖擊著中國油畫發展,中國畫家在不斷探索后發現,必須要擁有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以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作為根基,將其挖掘成為創作資源,才能夠更好地實現中西方文化的和諧共存。藝術家必須要以本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作為立足點,創建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繪畫語言,在繪畫當中表現出人和自然之間的融合[2]。在油畫創作過程中積極對傳統繪畫元素進行探索能夠從宏觀的角度對中國傳統文化精髓進行把握,樹立起自身的民族意識,在當代文化當中融入傳統文化精神,充分實現中國當代油畫民族化。
三、油畫中傳統繪畫元素的表現
一般來說,傳統中國畫按表現形式分為工筆畫、寫意畫、小寫意畫、大寫意畫、重彩畫、水墨畫、白描畫、敦煌壁畫等等,傳統繪畫表現講究勾、皴、擦、點、染的變化。這些傳統繪畫藝術語言在油畫創作中要懂得積極借鑒、結合和運用,但每個人觀察點和感受點的不一樣,表現出來、呈現出來的效果也較為多樣。
四、油畫創作中應用傳統文化的具體措施
(一)從題材方面挖掘傳統文化精華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多以山水、花鳥、人物為主,但也不乏以政治和宗教為主的作品。藝術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在我們創作的作品中時常會出現生活中的景象,但多數以老房屋、舊家具、舊物件為主,不是說舊的東西不好,舊有生活氣息,有歷史氣息,但我們的時代在進步,在發展。同時新的對象也值得我們去挖掘和表現,表現新風景、新時代,在傳統的題材表現形式上進行升華。
(二)結合傳統畫作筆墨使用方式創作油畫
藝術家們在油畫創作時也可將西方的直接、具象、再現和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趣味、含蓄、詩性相結合,使之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利用中國畫的中鋒、偏鋒、逆鋒、藏鋒、露鋒、拖筆、戰筆等方式描繪對象,控制好用筆的粗、細、濃、淡、干、濕、輕重、緩急的變化,把握整體,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反復推敲的同時把握好畫面形和形之間的關系,色彩和色彩之間的關系,避免畫面過于直接、過于對象。
此外,中國山水繪畫當中在色彩對比上的重視程度也比較高,往往任務色相以及色性在精而不在多。例如在采取墨色繪畫期間,畫家往往會比較注重墨色參照以及對比,提高繪畫層次感。因此,在進行油畫創作期間,應當大膽進行色彩的碰撞,提升畫作的沖擊力和張力。
(三)將意蘊融入油畫創作之中
在中國傳統繪畫當中,意境是極為重要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判定一副繪畫作品是否具有藝術性的重要標準。在中國古典美學當中,認為意境是繪畫創作當中的根本所在,提倡繪畫當中必須要做到詩中有話,畫中有詩,這些繪畫的其實都和西方藝術創作當中所追求的物體質感和結構研究存在差異,因此,必須要對其進行融合。在進行創作時可以在創作油畫時適當將意蘊融入其中。首先選擇好油畫創作題材,可以先對同題材國畫進行觀察,體會其中的意蘊。之后在深入地思考如何利用油畫對國畫色彩進行處理和應用。最后在完成繪畫后進行深入的評價,不斷查缺補漏,在日常的創作和練習過程中提高油畫創作水平。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繪畫創作方式也愈發多樣,對中國元素在油畫中的表現形式進行研究,不單單能夠對創作方式進行研究,還可以為后續探索新藝術形式奠定基礎,積極探索出更加具有多元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油畫體系。
參考文獻:
[1]范迪安.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寫意精神”油畫寫生與創作課程班畢業作品選[J].中國油畫,2016(5):31-36.
[2]閆平,尚輝,何紅舟,鄭工,喻曉夫,封治國.守正創新:新時代油畫藝術的成就與展望[J].當代美術家,2019(06):76-81.
作者簡介:江濤,重慶市江津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