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19世紀,人類首次意識到在最早的書寫記錄之前,還存在一段漫長的時間,人們則用器物來對人類早期歷史斷代,將早期人類歷史分為三個時代,石器、青銅、鐵器時代。石器時代又被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而雕塑史的序幕是在“表演”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后才揭開的。
關鍵詞:人類;器物;雕塑
一、對藝術起源的看法
藝術源于人類生活之中,但對于藝術的起源的說法,存在著很多觀點,諸如:模仿說、游戲說、表現說、巫術說、勞動說。
藝術起源最古老的觀點則是模仿說,藝術源于人類對自然的模仿,就像一位古希臘的哲學家說過“藝術模仿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世界,藝術不僅反映事物的外觀形態,而且反映事物的內在規律和本質,藝術創作靠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從孩子就有的天性和本能”①。模仿說也可視為藝術起源的基本學說;游戲說的代表人物席勒則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造形式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游戲,它可以說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約束;表現說將藝術的表現給予于人的情感,將自己的情感傳達給別人,使別人也能感受到這種情感;而在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的《原始文化》②中提出了巫術這一觀點,在原始社會,準確到舊石器時代末期,在一些原始人居住的‘洞穴中發現了一系列現在我們通過考古所發現的生動的動物雕塑,對于當時而言,并不是出于審美這一動機,相反,而是巫術,這些雕塑發現于洞穴深處或是大廳地板上,顯然不是用來給人們欣賞的,而是想通過巫術來祈禱狩獵的成功,這也論證了巫術說的觀點;而最后的勞動說認為藝術的來源是人類的實踐活動。然而,這五種觀點在原始社會的存在是相輔相成的。
二、獵人時代雕塑藝術
早期藝術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奧地利的威冷道夫小型婦女雕像,布諾的男人的雕像,這些雕像都以自然寫實的風格表現,都有著似乎相同的象征意義。就威冷道夫女人像來說,其夸張的圓胖身體具有一種軟綿綿的肉感,其雙手閑放在胸前,夸張了乳房、腹部、臀部的造型,毫無疑問這是在象征著一種性和生育的形象,其高度的設定,使人可以將它拿在手中,無疑存在著巫術的意味,而且在同一時期發現了一些刻在石頭上的雕刻,其形象則是女性的陰道口,在意大利的奇歐薩找到了頭部像是陽具頂端的女性雕塑,這也印證了性與藝術似乎一開始就已經結盟了。而它們的制作者居住在類似現今格陵蘭島或加拿大永久的冰川邊緣,在極寒條件下,以獵取動物勉強為生,因此也被認為是獵人的藝術,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除了食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生育、性和他們對生命及力量的渴望了,所以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喪葬儀式上,它們都把這種渴望都給予在這些它們認為能帶來神秘力量的雕刻上了,而這段時間被命名為了舊石器時代晚期。
三、農人時代雕塑藝術
公元前8000年左右,歐洲氣候環境出現了一個巨大轉變,永久冰川到達迄今為止高度極限,人類開始遷移到北方有牧草的地方,這也揭示了中石器時代來臨。隨著農業的引進,工地所有權促成都市形成,最后形成城邦國家。在雕塑方面最具代表的加泰出土的雕塑大地女神像,體積很小,最大的只有30厘米,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母神:年輕的、老的、懷孕的等等。在這一時期,女性的雕塑占據了大部分,在陪葬品中,女性的陪葬物比男性得更為奢華。這也印證了在當時女性在族群中的地位和價值。
四、小結
獵人藝術和農人藝術雖有很大差別,但其藝術上的共同點,都體現出對生命的崇尚,多數作品出現動物、母性和巫師形象。原因是史前人類以解決溫飽和繁衍后代為主,對自然現象并不理解,所以題材多為捕獵。其繪畫類的作品多是表現動物,而人類的形象往往體現在雕塑方面,但是已發現的體積都較小,多是表現母性的主題,強調性特征;而步入農耕時代之后,陶器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隨后的發展中,人類運用擬人手法,將所崇拜的圖案表現在了器皿,工具和石壁上。在藝術的演變中,無論是獵人還是農人藝術,都逐漸從表現生活對象轉變到了表現征服自然的意識上去。而史前藝術只能稱得上是一個時代的藝術,并沒用誕生所謂的“文明”從文明之前到文明社會轉變取決于生產的剩余,它誕生在美索不達米亞。
參考文獻:
[1]修·昂納.世界藝術史[M].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13.
[2]阿諾德·湯因比.歷史研究[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0.
[3]威廉·塔克.雕塑的語言[M].中國民族美術攝影出版社,2017.
[4]北大哲學教研室.西方哲學史選讀[M].商務印書館,1981.
[5][英]修·昂納, 約翰·弗萊明.世界藝術史(第7版修訂本)[M].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黨鑫靜(1995.2-),女,漢族,籍貫河南省許昌,廣西藝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碩士學位,專業為美術學,研究方向為雕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