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小學音樂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音樂教育不僅能夠進一步開發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以及提升其內在文化修養,還能夠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產生積極有效的推進作用。因此,本文從時下角度出發,首先對小學音樂教育美與功能的具體作用加以明確,在此基礎上,提出小學音樂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實踐措施,以求能夠有效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美育功能;具體探析
一、引言
藝術教育對于貫徹立德樹人理念有著獨特作用。而小學音樂教育作為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應當在音樂課堂中以審美為核心,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音樂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激發出學生的感恩之心,還能夠讓學生充分體驗到音樂知識以及旋律的美感,促進學生自身情感體驗的升華。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當突出美育滲透,從而讓學生能夠全方位發展。
二、小學音樂教育美育功能的具體作用
(一)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
小學音樂教育中結合美育功能,能夠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這主要在于音樂教育在啟發學生思維方面所產生的積極作用。錢學森教授曾經提出過:“在思維科學角度上來看,科學工作總是以一個猜想開始的,然后才是科學論證,科學論證正是源于形象思維,終于邏輯思維,所以科學工作者先是藝術,后是科學。”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音樂能夠有效開發智力,將學生的思維進行充分拓展,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大腦的發育。大部分群眾從孩子的嬰兒時期就已經進行了各種音樂元素的熏陶,這也是存在著一定道理的,經過不斷地實驗論證,音樂確實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直覺思維以及創造力,改善其記憶力以及注意力{1]。
(二)有益于健全學生人格
小學音樂教育中結合美育功能,能夠有效健全學生的人格。早在我國古代,就已經將音樂放在了重要地位,而結合美育,還能夠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進一步構成正確的審美觀念,直接將音樂教育提升至完善人格的高度上。而從事實上看,音樂確實能夠對學生的人格培養產生正面影響,還能夠進一步舒緩學生的情緒,有利于培養學生平和心態以及完美的性格。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音樂是人類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聆聽音樂,能夠讓學生對于世界中的美有著更加敏銳的觀察力以及感應力,甚至還能夠培養出學生對于聲音的篩選能力以及選擇能力。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并沒有過多的理性說教,結合美育功能,能夠更容易將學生引導入一種精神、一種情緒以至生命狀態中。從這一角度上看,小學音樂教育的功能性大于政治性,同時,音樂教育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審美觀念,激發出小學生對于美的追求,從而當學生能夠通過音樂感知到美、發現到美。
三、小學音樂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實踐措施
(一)在音樂賞析教學中的體現
小學音樂賞析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因與審美能力以及良好品質的重要方式,通過與美育功能的融合,能夠通過音樂讓學生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深刻情感,使得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相應的熏陶感染。因此,音樂課程標準應當著重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以及感知能力。例如:在對《在希望的田野上》這一內容進行欣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利用畫面、視頻等方式展示出希望田野的實際畫面,為學生創設出符合教學實際的情景,提升小學音樂賞析課程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其次,在選擇具體賞析內容時,也要重點體現出音樂作品中的美育功能。一是選擇具有思想性以及藝術性的賞析內容,例如一些傳統古典音樂,來進一步激發出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二是要根據學生具體心理特點以及知識水平進行選擇,在低年段學生中應當盡量選擇一些節奏明快、簡短的歌曲,高年段學生則可以選擇一些具有豐富內涵的音樂[2]。
(二)在音樂教學中的體現
歌唱教學作為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應當充分結合美育功能,將自身的情感進行有效表達。例如在對《義勇軍進行曲》這一內容進行學習時,教師應當先教會學生找準音樂節奏,讓學生充分領略到備受欺凌的舊中國狀態,以及在戰爭中建立起心中過得具體情境,在對《粉刷匠》這一內容學習時,要讓學生感受到自主勞動所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歌唱教學中,教師應當對相應音樂作品的具體內容以及創作背景進行詳細介紹,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音樂旋律的理解,升華其情感體驗,使得學生對于音樂美的鑒賞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實際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可以利用不同方法來滲入美育。例如在對《天堂》這一內容進行學習時,可以根據歌詞當中的具體內容,篩選出與之匹配的圖片,在這種直觀感受中促進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進一步實現美育功能[3]。
四、結論
小學音樂教育能夠對學生產生良性培養,而加入美育功能,不僅能夠滋潤學生的心靈,還能夠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為學生帶來極致的精神享受。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當積極融合美育元素,為學生培養出良好的審美能力以及價值觀念,從而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滕文彩.淺談小學音樂教育對學生的積極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12.
[2]晏然.淺談小學音樂教育的美育功能[J].大眾文藝,2014(04):219.
作者簡介:王瑩(1981.01-),女,漢族,籍貫北京,高級職稱,本科學歷,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研究方向為美育(藝術教育)、少先隊(意識形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