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業領域,基礎課作為專業課的鋪墊,在整個藝術設計過程中都是不可忽視的,基礎課的重要性可顯而知,那么怎樣把基礎課有機結合專業課,從藝術設計的角度出發,分析基礎課在專業領域的特點,基礎課在專業課中的設置與教學應該具備更具特色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特色化教學
藝術設計專業在當今社會主流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作為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已經滲透到每個專業學院和每個綜合性大學,作為設計專業的學生基礎課能否與專業課緊密結合又有所區別,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另辟捷徑,開設不一樣具有設計專業基礎課特色模式的版塊。
一、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所面臨的困境與現狀
(一)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所面臨的困境
作為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它既是承前啟后的課程也是關乎學生基礎扎實與牢固的體現,傳統的基礎課教學模式僅限于素描、色彩與裝飾的三點輪回,很多設計專業所具備的專業素養卻又不僅僅局限于基礎的扎實與簡單的審美能力,還應該具備更高的設計境界和技能軟件的炒作過程,因此,對于藝術設計專業基礎的改革與特色教學是不可忽視的。
(二)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所面臨的現狀
對于學生枯燥范圍的點、線、面技巧反復的運用在基礎課教學中,嚴重地壓抑了學生的創作能力與自身審美的提高。很多院校開設的基礎課僅限于素描、色彩、裝飾、圖形,對于專業能力的培養缺乏基本的知識涵蓋。很多學生進行基礎課訓練之后,進入專業課卻是一臉迷茫,你不知道所學的專業基礎課能對專業課有何幫助和直接聯系。而專業課卻又必須從軟件開始學習,因此很多學生開始懷疑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和自身所處的價值體現。
(三)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缺乏設計的情感表達
很多裝也基礎課注重技法表達,也不重視表現形式。而專業課則注重形式表現與創意并用,很多學生會停留在專業基礎的技法表現上,極易喪失個性和創意。那么在專業基礎課程中,怎么取消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彌補和擯棄一味強調技法的片面性,因此,專業基礎的改革迫在眉睫,我們必須重新設計專業基礎的課程設置,有機的結合地域特色和專業能力展現,在思維方面拓展學生專注地域特色與專業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在專業基礎課學習的同時打破傳統的專業基礎課教學模式。
二、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特色化教學的選擇
(一)以專業課程為本,結合當地地域特色
以本校為例,本校蒞臨海邊,很具有熱帶氣息。在基礎課教學設計過程中就可以結合本地的風土人情、濱海特色以海洋或濱海城市為出發點,在基礎課教學中結合本地的蛋家風情與漁民風俗,包括典型的海洋干貨或者海產品來進行有序的教學設計,把作業與實質性的海洋產品以及專業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失專業課的創新能力,也會緩解基礎課的枯燥乏味。讓學生走訪附近漁民、探訪著名景點、切身體會海濱城市帶給自身的體會與感受,只有親身體會了,學生才會對專業的知識有所了解,才會更進一步的技法學習裝也基礎課的積極性。
(二)注重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融合
整體設計基礎課程,適當的增加專業課程的引導。可以在基礎課寫生的同時增加專業課的一些課程內容,比如簡單的版式設計、字體設計等。通過對專業知識的簡短熏陶,讓學生更深層次的了解所學專業的價值所在,進而能夠有序地進行后續課程,形成整套課程體系,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理論,也增加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構架上產生對于知識的依賴性。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既要遵循藝術教育的教學規律,也應該在傳統的基礎之上把創新意識、能力培養提升為教育的本質。應該適當的調整專業課與基礎之間的銜接關系,面對高校所在的地域環境創作更多條件去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敢于走出教室了解更多當地的風土人情,嘗試新的思維與教學模式,在專業基礎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對于專業課的思維獨特性與思維辯解能力,只有改成特色教學,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才能走得更遠,才能培養出更多具備高素質的設計人才。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教學不是簡單的寫生,學生的興趣審美與專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藝術設計專業特色化的基礎課教學更需要推廣,讓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的同時,奠定良好的專業課素養,從而使裝也基礎課教學向良性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單煒.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建設與研究發展[J].藝術教育,2005(6):149.
[2]王莉.淺談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創新思維教育[J].教育探索,2010(3):32-33.
[3]何輝.對創意產業背景下藝術設計教育的思考[J].藝海,2011(7):150-151.
[4]張鵬輝.關于創意產業背景下設計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9):120-121.
基金項目:本文章為《海洋文化元素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項目課題(項目編號:2019JGA373)。
作者簡介:張志(1980.12-),男,漢族,籍貫湖南常德,北海藝術設計學院講師,專業為視覺傳達,研究方向為商業插畫 、繪本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