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本會計是高職高專財會專業主要課程之一,也是理論、實踐聯系性較強的一大課程。學生對理論知識常常理解到位,但卻在向實踐轉化中出現諸多問題。缺乏實踐技能只有理論嘗試,顯然無法滿足現實需求。因此本文展開對該門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從現狀著手,分析不足,對癥下藥給出教學創新實踐方法策略,以供成本會計教學參考。
關鍵詞:高職高專;會計課程;教學方法
一、引言
現實經濟活動當中,企業是極為看重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的。為了適合市場發展需要,培育更多可以精準核算并分析管理產品成本的優秀學生,高職院校、高專院校都會設立成本會計課程。高職院校、高專院校身為培育技能人才的大本營,如果不高度關注成本會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培育的學生理論實踐脫離,則對學校聲譽、教學質量及未來企業成本管理、戰略發展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高職高專成本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相背離
高職、高專院校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可以精準核算各類費用的原始憑證,按照該憑證展開會計處理,可以登記成本明細賬目,可以編纂成本計算表,可以按照企業營運管理需求和特性使用更為靈活創新的方法對產品成本進行核算。可以按照成本費用的支出制定成本費用分析表,從中找到問題并在施行對成本管控的有效舉措上給出合理科學建議。但目前現實的教學內容更為重視培育學生對產品成本的核算方法。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大體可以掌握品種法、分步法等,但并沒有相關課時來學習成本費用分析表的編訂和研究,對此相關能力的培養也較為缺乏。兼顧核算、分析力培育的成本會計課降格為基礎理論課。
(二)教學方法落后
成本會計實踐性非常強,內容較為復雜,教學過程中怎樣把晦澀的內容教授給學生,使其能成功掌握非常關鍵。最近幾年關于提高成本會計教學質量的討論研究從未停止,絕大多數專家發現灌輸式教學依然占有較大比重。筆者從日常教學活動中發掘,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方式還是延續以往的板書方式,教學方法上講授、演示居多。如果課堂時間比較充裕,學生會借助課堂練習來溫習鞏固成本會計知識。不過因為教學方式的傳統落伍,學生極易產生抵觸情緒,或者學習力很難集中,只是最終學習成果偏差,效率不高。練習也可能會被打亂,教學進度和目標的達成難度較大。盡管有的老師會運用信息化手段展開成本會計教學,不過運用頻率不高,且有的學校信息化平臺只是為了比賽才設計,有的盡管號召運用,可只是用于對數據表格的填列、簽章等方面,應用程度較低。
三、提高高職高專成本會計教學效果的新方法研究
(一)進行成本體驗和實踐
成本和盈利是密不可分的。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行為活動都是在和成本盈利打交道。比如在一門功課上,付出了多少精力,就會收獲怎樣的成績。女同學不少的做十字繡,用錢去買材料,付出繡工的手工活,最后才有成品,成品銷售出去自然獲得盈利。成本會計課程上,老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成本事件著手,展開搜集和分析。例如開課之前,在寒暑假給學生一張成本記錄表,讓其就下自己的成本活動,比如炒菜、織圍巾、打游戲、做兼職等等,這些事件中投入了怎樣的成本要素,數量多少,是否有盈利等,以親身體驗會讓學生對成本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二)組織學生實地參觀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
運用高職、高專院校的實訓基地,組織學生到企業中參觀,熟悉企業的生產組織銷售等多個環節,并通過網絡資源來深入了解該行業的生產制作營銷資料,進而聯系課堂教材內容予以教授,讓學生切實掌握各種成本核算方法。
(三)運用案例教學法
借助成本故事來指導學生理解和學習成本計算核算難點和各種方法間的不同。例如第一節課中,借助三男三女聚餐之后餐費的分攤案例故事,指導學生思考怎樣展開分配,具體分配方法等等。案例選擇上要富有情節性,較為生動形象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運用模擬實訓方法
學生在學習成本會計之前,會具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成本會計學習中要傾向于練習,直接做模擬訓練。例如會計基礎上對工業企業生產運營、核算等知識已有所提及,特別是單據原始憑證都是直接給出的。學生對單據的來源去向不夠清楚,在成本會計中便可以模擬實訓,對每項生產費用核算進行記錄,匯總表、分配表等也親自填寫,記賬憑證、登成本明細賬,得出成本報表。這樣的訓練能讓學生更了解理論知識,結合實踐操作大大提高知識的運用效率,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結語
高職、高專學校是為社會培育應用型人才的大本營,怎樣提高成本會計學教學質量非常重要。本文從成本會計教學現狀展開分析,找出在教學內容、方式、師資等方面的不足,并對癥下藥給出改善建議,希望可以發揮指導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媛.對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08):279-280.
[2]盧芳敏.高職院校成本會計教學方法創新實踐[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06):220.
[3]王志紅.成本會計教學實踐與改革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7(09):110-111.
作者簡介:計妍,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