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濤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臨床常見病癥,主要以肢體麻木、感覺異常等為臨床表現,若不接受規范處理,嚴重時可導致患者出現感覺功能障礙,影響其日常生活[1,2]。目前,臨床多采用甲鈷胺治療,雖可修復損傷神經細胞,改善臨床癥狀,但單獨使用時部分患者的療效不理想[3]。α-硫辛酸是一種抗氧化劑,不僅可加快神經傳導速度,增加血管血流量,還可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神經肽、神經生長因子異常[4]。本研究觀察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94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納入標準:均符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療規范》[5]診斷標準,且有糖尿病史;無神經根病變者;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心腦血管、肝腎疾??;伴有嚴重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疾??;伴有感染性疾病者。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按單盲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7例。試驗組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 24~68歲,平均(45.98±4.22)歲。對照組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24~70歲,平均(46.74±4.63)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治療期間均予以飲食控制、運動指導、口服胰島素或降糖藥物控制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血糖≤8mmol/L。對照組采用甲鈷胺治療:將1mg甲鈷胺注射液(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038)加入10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qd,連續滴注2周后,改為口服甲鈷胺片(上海新亞藥業閔行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52207),0.5mg/次,tid,連續治療 4周。在此基礎上,試驗組加用α-硫辛酸治療,將600mg α- 硫辛酸注射液(Stada Arzneimittel AG,批準文號:X2 0000466)加入25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qd,連續治療4周。
1.3 評價指標治療4周后,兩組療效依據臨床檢查結果進行評估:臨床癥狀消失,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恢復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減輕,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提升≥5m/s為有效;臨床癥狀及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均無明顯改善或病情加重為無效。(有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治療前、治療4周后采取兩組清晨空腹及餐后2h后3ml肘靜脈血,離心取血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治療前、治療4周后的肢體腓總神經、正中神經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NCV)、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NCV)采用肌電圖儀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和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與試驗組相比,對照組總有效率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029,P<0.05)。見表1。
2.2 兩組糖代謝情況比較與試驗組相比,對照組治療后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比較與試驗組相比,對照組治療后腓總神經、正中神經的SNCV、MNCV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糖代謝水平對比(±s,mmol/L)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糖代謝水平對比(±s,mmol/L)
組別 餐后2h血糖 空腹血糖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7) 11.69±2.64 9.24±1.62 8.35±0.65 6.98±0.35試驗組(n=47) 12.01±2.75 7.63±1.55 8.26±0.63 6.10±0.29 t 0.576 4.923 0.682 13.273 P 0.566 0.000 0.497 0.000
表3 治療前后兩組周圍神經傳導速度對比(±s,m/s)

表3 治療前后兩組周圍神經傳導速度對比(±s,m/s)
腓總神經正中神經SNCV MNCV SNCV MNCV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7)38.26±3.22 41.74±2.67 37.21±2.64 40.16±3.22 41.22±5.01 46.41±6.03 40.16±4.65 48.26±6.34試驗組(n=47)39.01±3.47 47.16±3.50 38.01±2.83 44.19±2.98 40.65±4.95 52.16±5.84 41.02±4.11 57.03±6.24 t 1.086 8.441 1.417 6.297 0.555 4.696 0.950 6.759 P 0.280 0.000 0.160 0.000 0.580 0.000 0.345 0.000組別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組以肢體麻木、肢端感覺異常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近年來該病患病率隨著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而不斷提升[6]。臨床針對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主要認為與機體代謝異常、微血管病變等因素有關。此外,體內氧化應激反應可激活多種信號通路引起神經功能損傷及細胞凋亡,故臨床在促進受損神經修復基礎上加強抗氧化應激反應治療具有重要意義[7]。
甲鈷胺是臨床常用的神經營養藥物,其作用機制通過對神經組織異常興奮傳導產生抑制作用,促進神經再生,修復損傷的神經,同時可改善神經傳導速度,進而改善臨床癥狀,但單獨使用療效不盡如人意[8]。α-硫辛酸是抗氧化藥物之一,與自由基具有良好的親和能力,可直接清除有害的羥自由基、氫自由基,同時可將氧化應激過程中產生的活性氧、氧自由基徹底清除,從而維持機體抗氧化正常水平,最大程度避免氧自由基損傷正常神經組織,從而改善臨床癥狀;此外,α-硫辛酸還可減輕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從而改善血管微環境[9,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總有效率及腓總神經、正中神經的SNCV、MNCV均較對照組高,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較對照組低,由此可見,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較好,可降低血糖水平。分析原因在于,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利用甲鈷胺快速通過血腦屏障,促進受損神經修復及神經再生的作用,減弱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增強糖代謝,從而緩解臨床癥狀;且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增強甲硫氨酸合成酶活性,促使大量的卵磷脂合成,從而利于受損的髓鞘修復,提升神經傳導速度。
綜上所述,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采用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可改善患者糖代謝,提升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