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升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九采油廠
隨著油田開發的深入,油田電網的覆蓋面逐漸增大,部分鉆機改用電網電能為其提供動力,既節省動力費,又滿足節能環保的要求[1]。試驗性地應用于部分區塊的“以電代油”鉆機在節能降耗方面有較好的效果,根據鉆井公司提供數據,節電約30%[2]。
目前按驅動設備類型的不同可把鉆機分為柴油機驅動鉆機(柴油機驅動機械轉動鉆機和柴油機驅動液力傳動鉆機)、電驅動鉆機(直流電驅動鉆機和交流電驅動鉆機)。現在用于鉆機的電傳動系統由多臺柴油發電機組并網發出50 Hz、600 V的交流電,經傳動柜整流為0~750 V直流電去驅動絞車、轉盤和鉆井泵;經控制柜變交流600 V為380 V/220 V去驅動鉆井輔機及提供井場照明[3]。
30D、40D鉆機(半油半電型)為井區內除鉆井泵(泥漿泵)以外的主要用電設備,其中鉆井泵部分采用柴油發動機直驅機械轉動方式,所以用電負荷較小[4]。50D鉆機的運行負荷為2 600 kW,其中鉆井泵電動機用電負荷為2×1 000 kW,井區其他設備用電負荷為500 kW,生活用電負荷為100 kW。50D以上鉆機均可以采用全電驅動鉆機或者全柴油驅動型鉆機[5]。表1為鉆機能耗參數。由表1可知,單考慮鉆機情況,一般鉆1口井的時間為3~7天,按照平均5天鉆1口井[6]估算,采用“以電代油”鉆機節能效果明顯,電鉆動力成本節省達到30%左右。

表1 鉆機能耗參數Tab.1 Energy consumption parameters of drilling rig
根據鉆機用電負荷分析,負荷波動大,同時運行系數低,需要按照最大運行負荷考慮電網和變電所的供電能力。因為要充分利用已建電網富裕能力,需要核實上下級導線的載流量以及變電所的接帶能力。由于鉆機用電負荷波動比較大,故對電網沖擊也較大,不適合接在油田內部生產用10 kV及以下等級電力系統上[7]。目前可用于接帶“以電代油”鉆機多為35 kV油田電網和110/35 kV變電所,為滿足鉆機不同電壓等級負荷的運行要求,還需要租用35/10箱式變。可以根據計算變電所和導線載流的裕量來核實是否具有接帶能力。表2為“以電代油”鉆機所需電網和變電所裕量。

表2 “以電代油”鉆機所需電網和變電所裕量Tab.2 Electricity network and substation gauge required for"electricity instead of oil"
考慮后期轉產能建設線路要求,規劃鉆井線路采用3×LJ-120型導線。按照10 kV三相平衡負荷架空線路的電壓降計算,根據《工業與民用供配電設計手冊》(第四版)參數[8],該導線在35℃環境溫度下理論載流量為330 A,而變電所的保護定值為200 A。功率因數按0.85計算,30D、40D鉆機按國家標準電壓偏差不大于±7%計算,50D鉆機自帶變壓器具備有載調壓功能,按電壓偏差不大于±15%計算。考慮變電所的保護定值,線路所帶負荷不超過2 945 kW。不同供電半徑情況下所允許負載見表3、表4。

表3 電壓降Δu≤7%情況下各供電半徑允許負荷情況Tab.3 Permissible load of each power supply radius when voltage drop Δu≤7%
由表3、表4可知,供電半徑對鉆機的選擇有較大的影響。產能建設初期,主要負荷為鉆機負荷,受到35 kV變電所繼電保護能力的制約以及鉆機負荷性質的影響,分散無功補償裝置的容量需要在鉆機自帶箱式變內考慮,達到提供功率因數以保證供電質量的目的。對于30D型半電型鉆機,供電半徑在18 km以內可以接帶;對于40D、50D鉆機,供電半徑在12 km以內可以接帶;若在線路上考慮分散無功動態補償,效果會更好。

表4 電壓降Δu≤15%情況下各供電半徑允許負荷情況Tab.4 Permissible load of each power supply radius when voltage drop Δu≤15%
根據目前估算,外圍油田10 kV架空線路的建設費用約為11萬元/km(不考慮征地費)。考慮實際情況,線路拆除后再利用率較低且拆除人工費較高,除井具、隔離開關等設備外,如線桿和架空導線利舊難度很大,在論證階段按照30%建設費用考慮;所以,在考慮使用電動鉆機時產能建設線路轉產能率也是主要因素。
基于油田相關規定,以及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計算租用臨時變費用(含稅),詳見表5。

表5 租用臨時變費用明細Tab.5 Detailed costs of temporary substation
在供電半徑小于或等于12 km、變電所富裕容量大于或等于2 500 kVA時,可以允許1臺50D鉆機運行;在供電半徑小于或等于12 km、變電所富裕容量大于或等于1 600 kVA時,可以允許1臺40D鉆機運行;在供電半徑小于或等于18 km、變電所富裕容量大于或等于800 kVA時,可以允許1臺30D鉆機運行。如表6所示,藍色區域允許30D鉆機運行,綠色區域允許40D鉆機運行,黃色區域允許50D鉆機運行。
根據以上分析,在線路和變電所容量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還要分析“以電代油”的經濟性。

表6 變電所容量、供電半徑與鉆機選擇Tab.6 Selection of substation capacity,power supply radius and drilling rig
電動鉆機的費用=線路建設和拆除費用(萬元)+變壓器租賃費用(萬元)+臨時征地費(萬元)+電鉆電費(萬元/d)×時間(d)
油驅鉆機的費用=柴油費用(萬元/d)×時間(d)
第一種情況:若鉆井線路完全轉產能線路,則線路建設和拆除費用不計。若利用電動鉆機的費用大于油驅鉆機的費用,可推薦油鉆,反之則推薦電鉆。
第二種情況:若鉆井線路不完全轉產能線路,轉產能部分線路不計,該部分費用可在產能建設中考慮,不能轉產能部分線路費用則屬于電動鉆機的費用。
電動鉆機的費用=建后拆除線路建設費用(萬元)+拆除費用 (0.5萬元/km)-拆除部分再利用的節省費用(30%×初始投資)+變壓器租賃費用(萬元)+臨時征地費(萬元)+電鉆電費(萬元/d)×時間(d)
某區塊[9]基建油水井35口,區塊范圍15.2 km×15.5 km,附近有可用的變電所及1回35 V線路。將租用的35/10 kV、4 000 kVA箱式變置于35 kV線路附近,至該區塊的供電半徑為6~10 km,井區以平臺井為主,采用50D鉆機。按照平臺有5口井計算,鉆井時間為1口井5天,則該平臺需25天。建設10 kV鉆井線路10 km,完鉆后需拆除6 km。電動鉆機的費用為103.96萬元,油鉆的費用為89.25萬元。可見,對于平臺數為5口井,電鉆成本較高。
若在供電半徑內,不再增加線路費用和改變臨時變位置的前提下,鉆井線路轉產能率低時,鉆井周期可達29天,油鉆和電鉆成本相當;若超過29天,即在相近區域鉆井超過6口時,則電鉆比較經濟。
采用“以電代油”鉆機不僅提高作業效率,節約柴油消耗,而且具有較好的社會效應,可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噪聲污染,實現節約、綠色、清潔和高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