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絲綢之路”中亞區(qū)段族群文明的碰撞與交融

2019-10-14 02:17:19李琪孫瑜
古代文明 2019年4期

李琪 孫瑜

提 ?要:中亞細密畫是人類文明寶庫的珍貴遺產。中亞之域地緣位置獨特、眾多族群聚居、多種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匯。這里既是人類社會諸多文化現(xiàn)象的發(fā)源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成果的薈萃處和交流中心。連接東西方的“絲綢之路”在不同歷史時期帶來了諸多文化,在廣袤的中亞大地上碰撞、滲透和傳播。中亞細密畫在本土發(fā)展進程中,吸納、融合了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國文化等元素,是多元文明交融的結晶,不僅體現(xiàn)工匠、藝人精湛的技藝,而且彰顯了各時代中亞不同族群間的文化差異、交往與融會貫通。

關鍵詞:絲綢之路;中亞歷史;族群交往;文明互鑒;細密畫

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19.04.012

偉大的“絲綢之路”既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重要經濟動脈,也是連接東西方族群文明的交往通途。族群文明系指由各不相同的文化同源部落、部落聯(lián)盟、部族、種族、民族集合體,以及各類文化同質的人群所創(chuàng)造的不同文明。廣袤的中亞之域是古“絲綢之路”的樞紐路段,活躍于沿線的眾多族群扮演著文明傳播者和融通者的重要角色。中亞既是人類社會諸多文化現(xiàn)象的發(fā)源,也是世界文明中心交流的媒介。中亞細密畫作為人類文明寶庫的珍貴遺產之一,在本土發(fā)展進程中,碰撞、吸納、融合了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國文化等元素,是諸多族群文明交融的結晶。它的出現(xiàn)對當?shù)亟ㄖ@林、器物、民族服飾等藝術類型產生了強烈的歷史性影響。

細密畫即一種用于裝飾手抄本文獻書籍、美化書頁或封面的精致小型工筆繪畫,源自于東方,系波斯藝術的重要門類,有嚴格的規(guī)范和標準。這種裝幀藝術多以古代東方長篇巨著為本,先由書法家手工抄寫,再由細密畫師配以精美插圖和封面裝訂成書,使之成為精致的藝術品。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進程中呈現(xiàn)出的書法、圖飾、頁邊、章題、徽章等裝飾要素和插圖中的人物形象,不僅體現(xiàn)了工匠、藝人精湛的技藝,而且以其豐富的內涵彰顯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點,詮釋了古代中亞不同族群的文明交往,解析了多元文化的差異包容與融會貫通。

一、中亞細密畫的歷史溯源和發(fā)展

綜觀旗色斑斕的王朝政權在中亞大地的勃興欻衰,追尋中亞細密畫在不同歷史時期紛繁復雜的時代背景下發(fā)軔、承傳、衰落、興盛的基本脈絡和主要特點,其發(fā)展歷程可劃分為三個主要期段。

(一)發(fā)端和形成時期:多種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兼容

中亞細密畫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7世紀波斯帝國的薩珊王朝時期(公元224—651年)。這一時代是古波斯文化發(fā)展的巔峰時期,對世界藝術產生過深刻的影響。薩珊王朝是古波斯帝國的最后王朝,亦稱新波斯帝國。薩珊王朝以祆教為國教,猶太教、基督教、佛教等多種宗教并存。在其極盛時代,統(tǒng)治著西自幼發(fā)拉底河,南臨波斯灣,北達高加索、亞美尼亞、中亞阿姆河流域,東至帕米爾高原。隨著疆域的不斷延伸,“絲綢之路”貫穿薩珊王朝全境,促進了東西方文明交流,其兼容并蓄的許多文化現(xiàn)象對亞洲和歐洲中世紀藝術的成形起了重要作用。薩珊王朝滅亡后,公元653年大食首次跨越阿姆河,逐漸在中亞確立了統(tǒng)治地位。隨之,具有美學規(guī)則的阿拉伯文書法體系及其經典文獻的邊飾圖案亦成為中亞細密畫的源流之一。

薩曼王朝(公元874—999年)是中亞地區(qū)存在時間最長的王朝,在其鼎盛時期,勢力范圍以今烏茲別克斯坦地域為核心,包括中亞諸共和國大部分地方、阿富汗全境、伊朗東部。其東北邊境與古代中國西域轄地毗連。9—10世紀,薩曼王朝是文治武功煊赫一時的世界性軍事強國之一。此間,波斯文化再度復興,與其他文明漸成融合發(fā)展之勢。9世紀下半葉,部分回鶻西遷中亞,聯(lián)合當?shù)仄渌回收Z系部族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初期,其轄域之內定居族群與游牧族群共居,薩滿教、拜火教、摩尼教與佛教等多種宗教并存。10世紀末,喀喇汗王朝滅薩曼王朝。由于對抗和戰(zhàn)爭,曾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回鶻人頻繁接觸以薩曼王朝為代表的波斯文化,在多族群相互異化和融合過程中,形成了多元因子的混融文化。與此同時,在中東自然科學和文學性手抄本中配以插圖逐漸蔚然成風,并滲入中亞。內源外因相互交織、互動影響為中亞細密畫的形成和獨特發(fā)展起了推動作用。

基于俗奉祆教、佛教、景教和摩尼教,活躍在“絲綢之路”樞紐,以“善商賈”著稱于歐亞大陸的粟特人對突厥﹑回鶻等游牧族群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宗教信仰以及語言文字等方面影響深遠;1所以史詩傳說﹑箴言故事﹑祭祀儀式﹑舞樂宴飲﹑迎娶情節(jié)等主題多樣﹑色彩艷麗﹑線條優(yōu)雅等粟特繪畫之風在中亞細密畫的建構中存有深刻的歷史印跡。隨著中亞片治肯特古城遺址粟特壁畫的發(fā)現(xiàn),2佐證了中亞細密畫中粟特傳統(tǒng)的浸染。在波斯詩圣菲爾多西所著《列王紀》的精華部分,《魯斯坦姆》敘事詩手抄本,均以細密畫烘襯波斯勇士、愛國英雄等人物形象。3

這些“細密畫與片治肯特粟特壁畫的某些遺跡確實相同”,其畫面“均表現(xiàn)了粟特和吐火羅的繪畫風格”。4另外,塔吉克斯坦胡里布克10世紀王宮和阿富汗南部11—12世紀伽色尼王朝宮中的壁畫也都證實,5后粟特時期在中亞仍然保留和繼承著粟特的繪畫傳統(tǒng)。

綜上所述,中亞細密畫在發(fā)軔和形成的數(shù)個世紀中,經歷了諸多王朝的更替和文化變遷;在波斯、大食、粟特、吐火羅、回鶻等多族群文化的相互激蕩中兼容并蓄,融會貫通,不斷發(fā)展。

(二)復興和鼎盛時期:打破文化交流壁壘,中國畫風輸入中亞

13世紀,中國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與之前的“蒙古汗國”相互聯(lián)系,彼此銜接。回眸蒙元歷史,“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2蒙元帝國的西征,鐵騎踏遍亞歐大陸。戰(zhàn)爭擴張給當?shù)厝嗣駧頌碾y的同時,也打破了古代歐亞封閉的狀態(tài)。隨著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的軍事征服,尤其是蒙元時期的驛站制度和運營模式,開辟了更為廣闊的歐亞陸路交通,為眾多民族的遷徙、接觸,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提供了重要途徑,使“草原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相連通,促動了草原游牧文化、綠洲農耕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等多樣文明的碰撞和交融。

蒙元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歷史階段和組成部分,既體現(xiàn)出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農業(yè)文化的元素,又吸納了西域地區(qū)的精華文化。由于蒙古人進入中亞,使波斯細密畫受到中國宋元繪畫藝術的強烈影響。中亞繪畫藝術中描繪的山川、河流、自然景色、人物服裝等隨之出現(xiàn)了中國元素的取向,諸如,荷花、牡丹等中國花卉和中國水墨畫的輕柔色調,以及龍、鳳、鳥、鴨等吉獸祥禽等特色形象始現(xiàn)于中亞細密畫中。為避戰(zhàn)禍,中亞的許多細密畫家和能工巧匠紛紛遷往伊朗南部,致使中亞工筆細畫的發(fā)展一度停滯。

14世紀下半葉,出身于突厥化蒙古八魯剌思部的貴族帖木兒(1336—1405年),自稱成吉思汗后裔,1369年在中亞的馬維蘭納爾(河中地區(qū))建立王朝,成為中亞歷史上影響巨大的統(tǒng)治者。他建都撒麻耳干,3后遷都哈烈。4帖木兒王朝強盛時期,疆域以今烏茲別克斯坦為核心,從格魯吉亞一直到印度,囊括中亞、西亞和南亞部分地區(qū)。隨著帖木兒王朝的強大,其控制范圍內的中亞成為科學文化中心;中亞細密畫藝術得以復興,并逐步達到鼎盛,進而獲得了世界意義。

史載“洪武中,太祖欲通西域,屢遣使詔諭,而遐方君長,未有至者。二十年四月,帖木兒首遣回回滿剌哈非思等來朝……自是頻歲貢馬駝。”5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中亞帖木兒王朝與明朝交往。伴隨著“絲綢之路”交通的暢達,貿易的繁榮,促進了東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對沿線各國、各地藝術形式的發(fā)展變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的許多文化思想和藝術形態(tài)也隨之進入中亞,使中亞細密畫在中國元素的影響下得以豐富和更新。

俄羅斯圣彼得堡薩爾蒂柯夫·謝德林圖書館典藏有世界著名學者、波斯—塔吉克詩人賈米(1414—1492年)的《金色群山》手抄本,其封面粘貼有雙聯(lián)折疊細密畫,題為《山中狩獵》。畫面生動地表現(xiàn)了波斯貴族在山間峽谷狩獵的場景;金色天空布滿蔚藍色“中國畫風”的云彩,馬隊旗幟上以太陽光芒四射為背景的雄獅圖案標志格外引人注目。有學者通過考證得出結論,其一,這幅細密畫是15世紀中后期之作;證實在15世紀中亞細密畫家已諳熟中國的繪畫技巧。其二,世界著名的中亞考古學泰斗、蘇聯(lián)杰出的東方學歷史學家米哈伊爾·葉夫格尼耶維奇·馬松(1897—1986年)教授從紋章學的視角專文解析該圖。他指出,13—14世紀成吉思汗及其后裔所統(tǒng)治的蒙元帝國時代沖模花紋的金屬錢幣上有同樣的圖案標志。帖木兒王朝的統(tǒng)治者沿襲了這一傳統(tǒng)。馬松確認,細密畫中的植物和動物均屬中亞卡什卡河流域類群。馬松先生進一步闡釋了中國元素在中亞細密畫藝術語言層面的運用。1其三,中亞藝術史家普加琴科娃認為,在中亞東部雄獅和太陽的形象曾是人們詮釋宇宙學的一個特征;人們通過天文學把雄獅星座與統(tǒng)治者占星圖中的“幸運星座”聯(lián)系在一起。2

15世紀初,帖木兒之孫,“皇位上的學者”米爾扎·兀魯伯·別克(1394—1449年)成為中亞河中的統(tǒng)治者。他博學多識,通曉波斯文、阿拉伯文和烏茲別克文,精通天文歷算,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兀魯伯天文臺。他統(tǒng)治的帖木兒后王時代,商賈云集,經濟繁榮,學者薈萃,文化昌盛,借助“絲路”古道,與中國、阿拉伯等諸多國家的文化貿易交流不斷。他治理的撒麻耳干成為科學文化和工藝制造的樞紐。在他的支持下,兀魯伯天文臺歷時近30年,測定了1000多顆恒星和方位,積累了關于恒星和行星運行的大量觀測資料;1446年編制完成了圖文并茂的《兀魯伯伯克新天文表》,描繪了九種天象和七種星宿運行圖。各種星宿、氣候、山川、河流、沙漠及一切與之相關,象征著相應星體名稱的絕妙圖像,都是以精美絕倫的工筆細畫予以表現(xiàn)的。

帖木兒帝國(1370—1507年)版圖幅員遼闊,陸上“絲路”貫穿全境。大量實證表明,早在帖木兒時代之前,中亞就以河中為要津,沿“絲綢之路”與中國及羅馬帝國交通。當其盛期,“絲綢之路”的物貿和思想文化交流達到巔峰。中亞文化繁榮,細密畫藝術進入黃金時代,出現(xiàn)了許多精品。帖木兒及其后世借助地緣優(yōu)勢積極參與和經營“絲路”古道的國際貿易,并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推行保護和贊助學術文化之策,延攬東、西方學者、詩人和藝術工匠云集于撒麻耳干等各大城市,促進了不同民族和人種優(yōu)秀文化成果的傳遞、交流和雜糅。在此歷史背景下中亞細密畫不斷發(fā)展而形成別具一格的時代特點,并與前代傳統(tǒng)緊密聯(lián)系,構成中亞藝術的整體統(tǒng)一。

(三)傳承和光大時期:草原與綠洲文明深層碰撞,文化涵化使藝術風格混融創(chuàng)新15世紀末,中亞地區(qū)在經歷了帖木兒及其后繼者的統(tǒng)治之后,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姻親后裔,咸海北岸的游牧部落首領穆罕默德·昔班尼(1451—1510年)率領白帳汗國游牧的月即別人南下入侵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河中綠洲地區(qū),占領了“絲路”重鎮(zhèn)撒麻耳干、布哈拉、希瓦、塔什干等,征服了中亞突厥斯坦、呼羅珊1等帖木兒后嗣的所有領地,推翻了帖木兒的繼承者,建立了游牧部落聯(lián)盟“昔班尼王朝”。從里海到中國邊界,從錫爾河到伊朗高原的遼闊疆域均在其治下。“昔班尼王朝”是中亞布哈拉汗國史上三個王朝之首,2歷經12位君王,統(tǒng)治中亞百年(1500—1599年),對錫爾河和阿姆河流域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的發(fā)展和民族的形成起了推動作用。昔班尼率游牧的月即別人進入中亞以后,與講東北伊朗語或突厥語的農業(yè)綠洲原住民雜居混合,并與當?shù)囟ň拥某鞘芯用窠佑|交融。農業(yè)與牧業(yè)、定居與游移等異質文明在對接之初產生了激烈的碰撞。處于支配地位的游牧民將部分農業(yè)綠洲變?yōu)椴菰翀觯瑢е赂孛娣e驟減。而處從屬地位的綠洲農民被迫遷居山區(qū)。農業(yè)經濟急遽衰落。在草原文明與綠洲文明的矛盾、沖突和交流中,定居農業(yè)居民與游牧族群之間的相互溝通和影響不斷深入,彼此認知和需求日益加強。昔班尼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調整了治理之策,著手恢復土地耕作,鼓勵開墾荒蕪土地,興修水利,使河中地區(qū)綠洲連成一片,農業(yè)得以復興;同時出現(xiàn)了生產分工。綠洲農業(yè)區(qū)的絲、棉手工業(yè)織品和游牧民的羊毛和皮革制品各具特色。畜牧業(yè)為手工業(yè)生產提供必需的原料,擴大了手工業(yè)產品的銷路;進而促進了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不僅定居部族的絲織品、棉織物,特別是印花紡織品的生產出現(xiàn)飛躍;而且游牧部族的羊毛織物、皮革制品和金屬制品的生產也顯現(xiàn)出專門化的趨勢。伴隨著游牧文明與定居文明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互動影響和差異互補,時代的社會生活內容也反映在當?shù)氐募毭墚嬵}材之中。

這一階段中亞細密畫進一步創(chuàng)新拓展,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精神風貌——綠洲文明的元素,也融入了草原文化的因子。就其涵蓋的中亞民族社會生活的廣度而言,較帖木兒時代的主題性細密畫內容更為多姿多彩。根據成吉思汗后裔,月即別汗國創(chuàng)始者,昔班尼的祖父,阿不海爾汗(1412—1468年)家族史編纂的《史集》——《阿不海爾傳》手抄本(16世紀40年代)所創(chuàng)作的細密畫,3描繪了中亞及其周邊地區(qū)不同歷史階段的重大事件;反映了草原月即別人的傳統(tǒng)習俗和歷史沿革。背景凸顯草原、山巒和夜空。人物形象以在山前地帶游牧的月即別人為主角。他們的胡須造型獨特,腳蹬尖后跟皮靴,身佩武器裝備。然而,在同時代的另一些細密畫中則出現(xiàn)了結滿果實的樹木,磚砌的灌溉溝渠和雕刻有幾何圖案的蓄水池和花苑。這些顯然是綠洲定居族群的田園生活情境。

昔班尼時代中亞細密畫的另一個特點是本土畫派與中東一些藝術流派的交流融合。一些哈烈藝匠逃亡到中亞河中地區(qū),促進了中亞本土流派與哈烈畢扎特流派交融,進而使自身充實豐富起來。16世紀后半葉,在中亞細密畫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了各流派有時復歸一體,有時又擴展而開的局面。一些造詣高深的藝術家以傳統(tǒng)的繪畫手法致力于表現(xiàn)世俗的民間社會生活,富有深刻的勸誡和箴言意義。代表性作品有賈米著《優(yōu)素福及神奇的守法鏡》手抄本的插圖和薩迪的寓言故事集《薔薇園》的工筆畫《瑪?shù)吕埂獮鯛枴獮跛_克》。4這類細密畫具有明顯的諷喻性;以簡短的故事情節(jié)賦予教訓意義的主題和深刻的哲理,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也有一部分細密畫家熱衷于選擇中東細密畫傳統(tǒng)流派的“中立題材”和享樂主義的內容,諸如隆重宴會、情人相聚、苑中消遣等。自昔班尼時代起直至19世紀,主題性細密畫不斷發(fā)展,并擴展到整個繪畫藝術范疇。

檢閱不同歷史時段的中亞細密畫作品,可從中體悟到中亞文明之變遷。細密畫作為中亞文明史上一朵燦爛的奇葩,是在不同文化族群之間的直接接觸、異質文化因子持續(xù)不斷的交鋒和碰撞中發(fā)展起來的。在延續(xù)不停的沖突、矛盾和撞擊中,伴隨不同文化族群對接環(huán)境、交流強度、往來頻率、認知程度的變化和社會需求,其文化精髓彼此互借、整合、混融和涵化日漸增強,進而產生了藝術風格的創(chuàng)新。中亞細密畫作為一種多元族群文化融合的藝術現(xiàn)象扎根于本土歷史文化沃土之中;在那片遼闊的地域上持續(xù)了許多世紀,其藝術風格和特點得到傳承和發(fā)揚光大,并向遠方傳播。

二、中亞細密畫流派及風格特征

長久以來中亞細密畫以其手法之精巧,寓意之深奧,思維之浪漫以及充滿詩意的格調和對某種流派之追求而馳譽不衰。在中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細密畫反映了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之間錯綜復雜的共生關系;呈現(xiàn)出中國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對接碰撞,交錯吸納,多元復合的鮮明特色。這一藝術類別薈萃了不同時代諸多流派的精華。中亞細密畫流派主要有撒麻耳干、馬維蘭納爾、布哈拉和哈烈畫派等。

(一)本土流派:撒麻耳干畫派

早在帖木兒和兀魯伯輝煌時代,撒麻耳干流派就誕生于中亞。隨著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帖木兒大帝及其后裔對波斯等地的征服,大批能工巧匠和藝術家被集中于都城撒麻耳干。他們被迫為宮殿墻面繪制壁畫,為各種手稿加配插圖。撒麻耳干很快形成一個文化藝術中心。云集于此的不同流派的細密畫師在工筆畫設計元素、藝術理念、審美境界、工藝技巧等方面博采眾長、相得益彰,豐富了本土工筆畫語言,形成了一種兼容并包、自成一體的藝術風格。正是帖木兒時代的細密畫作品奠定了這一中亞本土流派的基本風格和特征。撒麻耳干是中亞細密畫本土流派時代創(chuàng)作的縮影。

撒麻耳干流派主要是在用絲綢碎屑或光滑發(fā)亮的老象骨制成的東方最上乘的略泛黃色的紙張上按照一定的長度和密度,比例和諧,規(guī)范抄寫,開創(chuàng)了書法藝術之先河;同時在手抄本的卷首、章末和重點章節(jié)配以精心構思、豐富多彩的圖案、插圖,凸顯內容的具體生動。16世紀上半葉之前的撒麻耳干畫派以傳統(tǒng)與享樂主義裝飾流為主體,形成與其它畫派不同的特點,即具有獨特的裝飾結構,以橫豎線條為基礎,畫面清晰;構圖元素以自然風景、各類建筑、建筑裝飾為畫面主控,人物形象注重細部表現(xiàn),整體畫面寧靜幽遠。

16世紀后半葉,以穆拉特·撒麻耳干為代表的革新派獨創(chuàng)一格。這位充滿激情的藝術大師為菲爾多西的《列王紀》手抄本創(chuàng)作了150幅細密畫。他回避了傳統(tǒng)的中立題材和造型圖案,選擇文中表現(xiàn)英雄主義的篇章內容作畫,其中有號召人民反抗壓迫的鐵匠起義;有氣勢磅礴、恢弘壯觀的戰(zhàn)爭場面;有為戰(zhàn)死勇士的哀悼以及表現(xiàn)其驍勇善戰(zhàn)、縱橫馳騁的英雄氣概。人物的刻畫極富表現(xiàn)力,通過栩栩如生的形體傳達出人物的個性風采。穆拉特的畫風既有本土波斯人與突厥化蒙古人文化傳統(tǒng)交流互滲的創(chuàng)作特點,也融入了巴洛克藝術風格;將撒麻耳干流派引向高品質、高水平的發(fā)展階段。他以人物刻畫用形傳神,色彩搭配鮮艷明快、深淺有別,畫面肅穆莊嚴等表現(xiàn)手法,確立了中亞細密畫本土流派的發(fā)展趨勢。畫師以獨特筆墨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內容,抒發(fā)了民眾渴望改變現(xiàn)實社會的愿望。自昔班尼時代以降,中亞細密畫撒麻耳干流派蓋踵其事而增華,精其本而承傳。

(二)引進流派:哈烈畫派

哈烈流派是15世紀在帖木兒王朝贊助下,興于阿富汗西部哈烈城的細密畫派。1405年帖木兒歿,其四子沙哈魯(1377—1447年)繼位,立哈烈為都。他當政40余年(1405—1447年),駐守哈烈,統(tǒng)一領土、平息內爭,平定地方叛亂;統(tǒng)治范圍涵蓋波斯東、西部、伊拉克、敘利亞和河中地區(qū);令子兀魯伯為河中長官,居撒麻耳干。沙哈魯致力于開辟“絲路”商道驛站,發(fā)展經濟,重建城市;推進國家文化建設,振興學術和文學藝術,倡導多元文化的高度融合。他悉心建設哈烈都城,使之成為一個可與撒麻耳干媲美的繁華都市和重要的繪畫中心。在沙哈魯治理之下,哈烈和撒麻耳干成為“帖木兒文藝復興”的重心,并將波斯細密畫水平推向高潮,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哈烈流派和撒麻耳干流派。沙哈魯時期,其另一子拜升豁爾·米爾札(1397—1433年)將各地最杰出的書本裝幀藝術大師招攬于哈烈宮廷。就此形成了將中亞細密畫引入黃金時代的哈烈流派。在哈烈流派中尤以拜升豁爾和算端忽辛·拜哈剌(1438—1506年)書坊出產的書卷聞名遐邇。

帖木兒朝后期(15世紀下半葉),哈烈流派達到全盛期。其風格融合了桃里寺流派、1泄剌失流派2 等多種繪畫傳統(tǒng)。13世紀后期到15世紀上半期來自蒙元和興盛于報達3 的賈拉伊爾畫派的透視畫法對哈烈畫派的影響很大。在哈烈流派的細密畫作品中,或群體,或單一的人物形象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布滿整個畫面,成為構圖的中心。相互重疊的人物或風景層次分明,產生一種前后交錯的效果。藝術家們善于細節(jié)描寫,構思奇特,用色純凈鮮明。哈烈細密畫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波斯細密畫家畢扎德(1455—1536年)。他擅長構思描繪人物眾多的精細彩畫;恢復了傳統(tǒng)的小型肖像畫;人物形象個性突出,富有動感;畫面和諧,極富幻想力;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一些新的構圖技法。他對往昔藝術資源和繪畫技巧的繼承、創(chuàng)新和完善,使哈烈流派的工筆畫創(chuàng)作達到了頂峰。

16世紀后半葉起,中亞部分細密畫家仍然延續(xù)著畢扎德的傳統(tǒng)。1583年為《帖木兒傳》手抄本插圖的細密畫家哈菲特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不是固守哈烈流派的傳統(tǒng),而是有所創(chuàng)新。譬如,畢扎德對戰(zhàn)役的構圖凝重生動;而哈菲特的創(chuàng)作則圖案明凈,描繪細膩,人物形象堅實有力,布圖色調典雅柔和。由于畢扎德培養(yǎng)了大批學生,不僅在哈烈,而且在中亞擁有不少繼承者和效仿者,使得哈烈流派在當?shù)氐靡詡鞒泻桶l(fā)展。

(三)書法邊飾自成一家:布哈拉流派

布哈拉流派的細密畫突出特點是:其一,阿拉伯文的書法獨樹一幟,手抄本的字體筆勢穩(wěn)重有力,粗細得當,行距恰如其分,形成了特殊形式的字體技巧。其中箴言、雙行詩或經典引文的頁張,都由一些頗負盛名的大師抄寫,并進行藝術加工。他們用筆技法純熟精整,粗細得當,穩(wěn)重有力,把握行距恰如其分,將單詞量多少和句子長短不一的詩行,抄寫在指定的范圍之內。這些抄寫者都屬于一定的書法美學體系。其二,圖文并茂,裝幀藝術包括裝飾頁邊,有的飾金色斑點或簡煉細致、中間色彩的水墨紋飾;有的用金粉繪制成光彩奪目的植物裝飾圖案,或者獨角獸、龍、鳳之類的神鳥祥獸。書卷首頁及其某些章節(jié)往往加以精美多彩的邊飾,或繁縟多變的淡藍色,近似于建筑裝飾的花紋,或紋樣突出的渦形裝飾圖案。布哈拉流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突出東方細密畫技法。回歷988年(1580年)巴德烈金·阿爾·克什米爾的手抄本呈現(xiàn)了典型的布哈拉式豐富多彩的邊飾圖案。

布哈拉流派的典型代表性人物及作品可舉布哈拉書法家米爾·胡賽因于回歷983年(1575—1576年)抄寫的薩迪的哲理長詩《蘋果園》(1257年)中的工筆畫。這些由布哈拉杰出大師完成的細密畫詳細描繪了當?shù)馗辉H思业氖浪咨罴毠?jié)。題為《合贊汗及其貴族在烏賈因》的插圖,4再現(xiàn)了自1295年起統(tǒng)治波斯的蒙古伊利汗國第七任可汗穆罕默德·合贊汗(1271—1304年)形象。畫面呈現(xiàn)合贊汗著宮廷服飾,端坐于穹廬氈帳內,足下地毯飾有“伊斯里姆”和“馬多希里”花紋(典型的中亞城市建筑裝飾圖案);月即別顯貴們排列成行,正襟危坐。插圖通過時空境象的描繪,體現(xiàn)出在中亞經濟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后,合贊汗整頓吏治,實行行政和經濟改革,發(fā)展生產,倡導科學文化,促進游牧經濟與農業(yè)綠洲及城市聚落的文化接觸和相互接近的意境。工筆畫還展現(xiàn)了月即別可汗的宮廷生活,凸顯了宮苑之內透光籬笆環(huán)繞的花苑,果實累累的樹木林蔭,灌溉溝渠內的潺潺水流,映射了月即別人從草原到綠洲、由游牧到定居、自畜牧易農耕的文化潛移和類型演變。

布哈拉派的創(chuàng)作基礎和特點是突出人類文明進程的時空發(fā)展。其主題內容大都與某種歷史、文學、宗教和傳說題材密切相關;注重表達所處時代的生活習俗、社會環(huán)境和建筑風格;賦予畫面人物相應部族或民族的服飾和日用器物。這些元素往往是研究者判斷族群、地域和歷史時代的關鍵。

(四)突出“帖木兒王朝”文化特點:馬維蘭納爾流派

馬維蘭納爾(Мавераннахр/Transoxania/??? ???? ??????? )最早出現(xiàn)于7—8世紀大食征服時期,意為河那邊、河彼岸之地;2系指中央亞細亞(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的一個歷史區(qū)域,最初是指阿姆河右岸地區(qū),后來引申為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地域,簡稱“河間地”或“河中地”。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后對馬維蘭納爾等中亞各地的描述是最早的漢文記載。馬維蘭納爾涵蓋了撒麻耳干、布哈拉、希瓦、苦盞和突厥斯坦等地域。1370年,帖木兒締造了以河中地區(qū)為中心的龐大帝國,開創(chuàng)了中亞歷史上經濟發(fā)展、文化昌盛、交通暢達的新時代。在這一輝煌年代,進入河中地的蒙古人已徹底融合于當?shù)赝回收Z系定居的農業(yè)和城市居民之中。突厥語系的族群占據了主體地位;其文化特性與根基得以進一步延伸與發(fā)展。在人類文明最燦爛的舞臺——“絲綢之路”上,河中地區(qū)成為一個規(guī)模宏大的文化中心,及中亞細密畫的重要創(chuàng)作地之一,并造就了獨具特色的“馬維蘭納爾流派”。

15世紀上半葉,馬維蘭納爾的細密畫藝術綻放光彩,達到繁榮鼎盛。由于帖木兒氏族控制著河中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趨向,馬維蘭納爾流派創(chuàng)作的細密畫熱衷于體現(xiàn)突厥化蒙古人的服飾。這也是中亞細密畫的鮮明特征之一。這一流派的細密畫構圖中,人物的著裝突顯具有突厥語系族群服飾特點的翻檐尖頂氈帽,或者是蒙古人獨特的由兩邊剪開的寬檐帽。這種寬檐帽可以分別從兩邊將帽舌卷起或放下,以便遮陽。另外,這類細密畫中人物足登的尖后跟騎兵靴也與中亞一些游牧部族的服飾傳統(tǒng)密切相關。相反,略顯硬質的無跟靴則是表現(xiàn)波斯城市居民特有的服飾特點。馬維蘭納爾畫派所塑造的撒麻耳干后宮的嬪妃們都戴高高的蒙古帽。而在赫拉特流派的細密畫中,皇室女子則用一串珍珠從下面將發(fā)髻托起。

一幅創(chuàng)作于15世紀上半葉的雙聯(lián)折疊細密畫,題為《狩獵中的兀魯伯別克》,是這一流派的典型代表作。藝術家以金色天空和碧綠草地為背景,烘托具有“蒙古人氣性”的兀魯伯別克。他正值中年,長圓面孔,精心蓄留黑白斑雜的絡腮胡須,頭戴寬檐帽,端坐于刻有中亞建筑裝飾渦卷圖案、四角翹曲的亭式華蓋之下,土庫曼紋飾地毯之上。旁側的王后身著寬大的蒙古

誠然,自15世紀后半葉起,由于統(tǒng)治者的更替,河中地的藝術活動有所衰落,但并沒有完全泯滅。蘇聯(lián)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典藏的《列王紀》手抄文獻中的72幅插圖正是15世紀末馬維蘭納爾流派畫師的作品。自17世紀起在中亞出現(xiàn)了細密畫的復興。其中表現(xiàn)形象,反映事件,設計圖案,搭配色彩等別具一格的模式、技法和追求美好景物逼真的繪畫理念及風格在中亞細密畫中鮮明再現(xiàn)。

結 ?語

縷析中亞細密畫的發(fā)展歷程,使我們獲得了關于這一區(qū)域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諸多真相和啟悟。大量的實證資料表明,獨具特色的東方文化傳統(tǒng)為中亞細密畫的發(fā)展提供了豐腴的藝術土壤,使之“保持著獨步一時的地位”。3中亞細密畫與中東細密畫具有“藝術共享”關系,均“充滿著東方的情趣和色調,布局協(xié)調,著重于根據社會需求確定塑造藝術形象的題材和內容”。4中亞細密畫作為一種復雜和體系完整的藝術門類在世界多元文明中得以充分的體現(xiàn)。

1,中亞細密畫模式呈現(xiàn)出多元族群文明的共存、互緣和共變關系。中亞細密畫以其獨具特色折射出,曾經繁衍、生息、活動、交往于這一廣袤地域的各族人民所創(chuàng)造的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現(xiàn)象之間,及其與周邊不同歷史地理區(qū)域人們之間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作交流關系,不是一般的沖撞,而是相互滲透,不是單一方面的發(fā)展,而是互動影響,體現(xiàn)出多元文化成就的綜合;呈現(xiàn)出當?shù)禺嫀熢趧?chuàng)作中除了采用本土固有的傳統(tǒng)外,往往吸收了其他流派的特點和方法。因此中亞細密畫藝術本身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在不斷發(fā)展衍化。這一藝術現(xiàn)象所體現(xiàn)的族群交往、文明互鑒的演進過程已滲透到每一個流派之中。這是東方細密畫的獨特之處,也是中亞模式別有風貌,經久不衰的特點之一。

2,細密畫作為一種文化事象,其中含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表明多元族群文明互動交融對于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推動作用。中亞細密畫的興衰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文化的分期,也成為某一族群或地域文化發(fā)展史中具有典型性和標志作用的事件。大量的中亞細密畫作品表明,一個新的社會關系形成的時代,總是伴隨著一個文化繁榮時期的到來,同時也同某一統(tǒng)治集團的政治文化危機相重合。中亞細密畫的文化意義在于:其各種藝術流派創(chuàng)作風格所表現(xiàn)的傳統(tǒng)與革新、規(guī)范與創(chuàng)造的辯證統(tǒng)一,正是人類歷史文化運動的現(xiàn)實;中亞細密畫作為重要的藝術門類之一,表明多元族群文明的互動交融對于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巨大作用。

3,不同歷史時段的細密畫均反映當時族群社會生活的某些主導思想,同時給時代的文化打上深刻的烙印。在古代中亞文明史的發(fā)展中,細密畫屬貴族藝術,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其一,這一藝術形式是在不同文化中心和統(tǒng)治者圖書館的昂貴資助下,邀集各地書籍裝幀藝術匠師完成的;其二,細密畫常被達官貴人、皇親國戚視為珍品而相互贈送、收藏、欣賞和流傳;其三,細密畫畫師多聚集于宮廷之中,為上流社會服務;其題材深刻反映了不同時代諸多族群的社會生活和階級關系。“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上的巨星之一,中亞偉大詩人、思想家、烏茲別克語文學奠基人阿里舍爾·納沃伊(1441—1501年)的“五詩集”手抄本中的插圖,暗隱了揚善除惡、追求美好事物及向往和平的思想,突出了這位波斯語和突厥語“雙語詩人”、思想家的經歷和詩作的深刻內涵。這就意味著藝術家并未置身于社會現(xiàn)實之外,而是參與當時的思想沖突之中。

中亞細密畫的每一幅作品均與不同時段的族群歷史文化密切關聯(lián)。以中亞細密畫為個案,按照歷史的脈絡解讀古“絲綢之路”多元文明交往,映現(xiàn)出多元文化元素并尊交匯、存異并弘、交流融通的關系。中亞細密畫模式的演變和成熟,體現(xiàn)的不是區(qū)域孤立的現(xiàn)象,而是既有深厚的本土根源,也有眾多外來文化基因的融會貫通;活躍于“絲綢之路”沿途的諸多族群文明在碰撞、互鑒、交融和創(chuàng)新中不斷地將異質文明內化為各自的本土文明,為世界歷史進程中相關區(qū)域和國別的文化內涵,文明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人類文明交流史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作者李琪(1952年—),陜西師范大學中亞研究所教授,陜西,西安,710119;孫瑜(1981年—),西安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陜西,西安,710100]

[收稿日期:2019年6月1日]

(責任編輯:徐家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a级毛片|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va| 亚洲一区色|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性欧美精品xxxx|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日韩免费毛片| 少妇精品在线|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va国产在线观看|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欧美在线一二区|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第三页|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国产色婷婷| 久久熟女AV|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伊人久久婷婷|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国产亚洲第一页|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丝袜亚洲综合|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亚洲成人在线网| www.youjizz.com久久|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国产免费网址| 欧美亚洲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