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平
對新購仔豬,可采取以下綜合措施,來有效控制其死亡率。
1.準備好圈舍。在空圈期,先對圈舍、走道、飼槽、墻壁、糞溝、用具等用水清洗,待晾干后再用2%~3%的燒堿水(氫氧化鈉溶液)、5%~10%的來蘇兒(甲酚皂溶液)或其他消毒藥按比例配制噴霧消毒。
2.不遠程販運仔豬。長途運輸常導致仔豬應激反應增大,如果管理不當,仔豬存活率將大幅降低,個體小的仔豬死亡率會更高。
3.不從疫區引種。要調查輸出地生豬免疫情況,查看免疫標識、檔案等。有條件的可按5%的比例,用豬口蹄疫、豬瘟、藍耳病等抗體快速檢測卡進行抽查。
4.辦好相關手續,確保運輸暢通。裝運仔豬前應對運輸車輛進行嚴格消毒;調運仔豬必須由輸出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動物檢疫員開展檢疫后出具“出縣境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運載車輛消毒證明”“口蹄疫非疫區證明”后方可啟運。
5.供給清潔飲水。仔豬到達輸入地后,應按體重的大小分群飼養,第一天供給其清潔的飲水,并在飲水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C、電解質和少量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環丙沙星等)。
6.嚴格實行飼料、喂量和飼養方式“三過渡”。第一天只給水不給料,第二天按體重的2%左右給料,并注意觀察仔豬采食情況和糞便情況,第三天在原有給料的基礎上遞增0.5%~1.0%,7天內給料量增加到豬體重的4%~5%。如部分仔豬出現拉稀,可喂蛋白質含量較低的全價全熟膨化飼料。
7.及時進行免疫接種。經7~10天的觀察,在確定仔豬精神、食欲等都正常的情況下,要及時補接種豬口蹄疫、豬瘟、豬藍耳病疫苗。注射疫苗期間,可在飲水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C,飼料喂量宜減少,并密切觀察,發現仔豬出現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對癥處理。
8.隔離和驅蟲。控制飼養密度,合理分群,以減少打斗。對個別有不良癖好的仔豬,特別是有打斗、咬尾、尖叫等癖好的仔豬,宜進行隔離,單獨飼養。仔豬兩月齡無異常情況時,就可進行驅蟲。藥物選擇伊維菌素、阿維菌素、左旋咪唑等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