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家全
摘 ? 要:根據“聯創808”的特征特性,結合華鎣山丘陵區生態特點,從育苗移栽、配方施肥、田間管理等方面論述了其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聯創808;高產栽培技術
“聯創808”系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用CT3566×CT3354 組配而成的雜交玉米品種,2017年經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適宜西南春玉米區(含四川)種植。2018年前鋒區種植面積達到135hm2,在示范、推廣中總結了在不同生態區域和施肥水平條件下該品種在華鎣山丘陵區的高產栽培技術。
1 ? 特征特性及產量表現
前鋒區聯創808出苗至成熟111~114d,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綠色,花藥淺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80.3cm,穗位高87.1cm,成株葉片數18~20片。
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型,穗長22.6cm,穗行數15.9行,行粒數31.2粒,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43g,平均產量達到7.875t/hm2。
2 ? 適時早播培育壯苗
玉米適時早播育苗,能增加玉米的生長期,保證苗全、苗齊、苗壯,為提高產量和效益打下堅實的基礎。
2.1 ? 選地做廂
選擇保水性能良好、排水暢通、土層深厚、土壤疏松的沙壤或輕壤土,翻挖欠細,按2m開廂,廂面寬1.5m,走道0.5m,廂面高10~13cm做成茶盤型苗床。
2.2 ? 種子處理
播種前5d除去霉爛、破碎、病蟲及小粒種子,選在晴天9:00AM~4:00PM進行曬種,一般連曬2d即可。將選曬好的聯創808種子用39~41℃溫水浸種10~11h,濾水后放在21~24℃環境下催芽。為保證出芽均勻,催芽過程中3~4h翻動一次種子,當能見到90%以上胚根時,放在室內煉苗2d左右,即可播種。
2.3 ? 選擇播期
春玉米適宜發芽溫度為10~12℃。為避免因過早播種引起爛種缺苗,一般在土壤表層5~10cm溫度穩定在10~12℃時即可播種。前鋒區一般在3月上旬采用地膜肥團保溫育苗播種,即可滿足玉米發芽出苗對溫度的要求。
2.4 ? 肥團保溫育苗
配制營養土是肥團育苗的關鍵。用于配制營養土的母土應選擇疏松肥沃且多年種植蔬菜的土,再加適量腐熟有機肥、復合肥與母土混合均勻,配制好干濕適中的用于做肥團的營養土,再用手捏成直徑5~7cm的營養肥團,然后把它擺放在苗床內,每個肥團播粉咀種子1粒,覆細土2~3cm,然后苗床地均勻潑施腐熟過濾人畜清糞水3~6kg/m2(視土壤干濕而定),使蓋種細土充分濕潤,利于出苗。最后拱膜蓋膜,拱膜高度離苗床地面20cm左右,拉緊薄膜,用細土壓實苗床地四周,以提高保溫保濕效果。苗床管理:一是隨時查看出苗情況和幼苗生長情況;二是注意防治地下害蟲;三是若幼苗長勢弱而黃,及時追施一次速效肥;四是經常查看苗床溫度,溫度過高易燒苗,苗床溫度一般不能高于30℃,若超過30℃,要及時揭開苗床兩頭或整個苗床1/3膜通風,達到逐漸降低苗床內溫度,當氣溫降到20℃以下要及時蓋膜保溫;五是移栽前5~7d施1次肥,促根、苗生長,栽后易于成活,同時避開寒潮天氣移栽,栽前煉苗3d左右,以逐漸適應自然氣溫。
3 ? 移栽
為實現高產,宜選擇耕層深厚、肥力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塊移栽。若寬窄種植,種植規格為窄行距50cm,寬行距150cm,預留寬行種植紅苕或大豆,窩距40cm,每窩栽2苗;若單株移栽,窩距20cm,種植密度50025株/hm2。
4 ? 科學配方施肥
科學合理配方施肥,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生產成本。
4.1 ? 施促底肥
施用玉米專用緩釋肥,既可提高肥效,又能減少勞動力投入,降低生產成本。宜選用氮、磷、鉀含量在45%以上的玉米專用緩釋肥作底肥。根據土壤肥力,一般施緩釋肥0.6~0.9t/hm2作底肥,若土壤保水保肥力強、肥料流失少的,一般生長期內可以不再施肥。但若抽穗期玉米明顯缺肥,還是要追施攻苞肥,以促進穗大粒多。
4.2 ? 看苗施攻苞肥
底肥施用緩釋肥后多數玉米地可能不缺肥,但保肥力差的地塊,玉米株出現葉色淡黃,植株稈子纖細的,可能是缺肥,因此要看苗施攻苞肥,施用時期在大喇叭口時,根據缺肥情況,確定相應施肥量。
4.3 ? 巧施粒肥
粒肥用量小,但作用不小,可以提高籽粒飽滿度、降低果穗禿尖、增加千粒重。粒肥多在玉米吐絲期前施用,一般用尿素15~30kg/hm2 +磷酸二氫鉀6~8kg/hm2 +水1.2~1.4t/hm2配成肥液,進行根外追肥。
5 ? 科學田管
三分種,七分管。合理科學的田間管理,是增產的保障。
5.1 ? 檢查苗情
丘陵區地下害蟲較多,移栽后要經常檢查,有無蟲害等咬斷玉米苗或其他特殊事件造成斷苗死苗,發現后要及時補栽,保證每窩不缺苗。
5.2 ? 松土培土
為清除玉米地里雜草,防止玉米倒伏,需要保持土壤疏松,玉米一生中最少要進行3次以上松土培土。第1次在玉米移栽后20d左右進行,采取淺耕松土除草;第2次在聯創808玉米長到7~9片葉時進行,淺中耕13cm左右,邊耕邊淺培土;第3次在大喇叭口時進行中耕除草培土。隨時保持玉米地里無雜草。玉米收后,及時清除地里雜草和玉米稈,利于套種作物生長。
5.3 ? 防治病蟲
主要采取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防治土蠶、黏蟲、螟蟲、紋枯病等。
6 ? 及時收割
當玉米籽粒變硬、有光澤時,表明玉米已成熟,這時是最佳的收獲期,要及時進行收割,做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過早過晚收割都會影響產量,或造成果穗霉爛。
(收稿日期: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