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有偉
摘 ? 要:作為我國林業種植的重要環節,苗圃育苗的整個過程都必須引起重視,從開始選苗到育苗,一直到栽種,育苗的質量將直接關系到林業栽種的成功率,當前苗圃育苗過程中病蟲害的問題已經給林業工作帶去了很大麻煩,如何采用科學有效的手段防止苗圃育苗過程中出現病蟲害問題,已經成為接下來苗圃育苗工作的重點。只有充分認識到病蟲害對于苗圃育苗的不良影響,認真總結經驗,運用創新性防治措施,才能對育苗工作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苗圃育苗;病蟲害;創新性防治;措施
1 ? 病蟲害對于苗圃育苗的影響
病害的出現會導致幼苗大量死亡,給造林工作帶去阻力和影響,常見的病害有傳染性和獨立性病害,傳染性病害一般是由細菌、病毒等因素誘發,在區域內進行傳染,造成大量苗木感染。獨立性病害一般是由土壤、氣候和苗木自身因素引發的,只是個體出現病情,不會發生傳染的情況。常見的病害有猝倒病、黑斑病和銹病等。猝倒病也稱為立枯病,為害銀杏、椿樹、桑樹等闊葉樹的幼苗。其病害時間一般為4—6月,病癥表現為幼苗猝倒、苗木立枯、莖葉腐爛等。黑斑病也稱為楊黑斑病,主要發生在楊樹幼苗中,會造成大量幼苗枯死,導致育苗失敗。一般來說,蟲害主要可分為3種類型,即為害樹枝樹干的害蟲、為害葉部的害蟲以及為害根部的害蟲。為害樹枝樹干的害蟲種類多樣,主要有天牛類、象甲類、蜂類、螟蛾類和吉丁蟲類等多個類別。這些害蟲基本都以樹枝樹干為食,造成苗木的導管和篩管受損,進而水分和營養物質無法運輸,導致苗木逐漸死亡。為害葉部的害蟲主要是以葉部為食或者以在葉部進行產卵。不論是食用苗木葉部還是在其上產卵,都會影響苗木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使生長受到阻礙,導致苗木發育不良,無法滿足種植要求。為害根部的常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金針蟲、縷姑和棉蚜等,它們一般都會啃食苗木的根部,導致苗木難以吸收營養和水分,最終造成死亡。
2 ? 苗圃育苗病蟲害防治現狀
對于我國林木業苗圃育苗來說,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得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育苗成功率和成活率,作為苗圃育苗的重要環節,目前在病蟲害防治問題上還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3個方面:第一,在思想觀念上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全面的認識,就不可能做好苗木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很多林木行業的技術人員對于苗木可能遭受的病害、蟲害認識不足,或者低估了病蟲害給苗木帶來的損害,導致在出現病蟲害問題后沒有及時發現和解決,后果嚴重,出現了難以逆轉的局勢,甚至出現林木大面積死亡的損失。第二,技術手段長時間不創新。我國由于林木行業發展緩慢,很多地方的苗圃育苗工作都沒有進行創新,還是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預防工作,但是傳統方式會耗費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防治效果不佳,由此可以看出創新性防御手段有多重要。第三,遇到病蟲害后處理手段不佳。現在當苗木遭遇病蟲害后,還是采用化學藥物進行處理,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而且化學藥物會造成水和土壤的直接污染,無法發揮出生態效益。
3 ? 苗圃育苗過程中病蟲害創新性防治措施
3.1 ? 運用生物防治措施防御病蟲害
運用生物防治手段,不僅能有效地避免苗木遭受病蟲害的侵害,還能順應自然規律,對環境和土壤都不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生物防治手段遵從食物鏈特點方式,可將它分為兩種方式:第一,根據害蟲的生理特點進行防治,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充分了解害蟲的類型,并從害蟲的特點及天敵上著手,才能戰勝蟲害。第二,引進害蟲的天敵,運用生物滅蟲的方式來消滅蟲害隱患,但要注意運用合理的方式,避免出現不可控因素。如對于苗圃育苗來說,遭受蚜蟲的侵襲一直是林木業頭疼的問題,蚜蟲的出現勢對育苗產生不利影響,這時可引進它的天敵——瓢蟲,來解決蚜蟲病問題,解決問題后,再運用物理誘殺的方式,讓瓢蟲回歸自然,雖然方式有些復雜,但是生物防治措施完全符合自然運行的規律,對維持生態平衡有很好的作用。
3.2 ? 運用物理防治措施防御病蟲害
運用物理防治手段是最高效的方式,它的特點就是根據害蟲的生理特點和習性展開誘殺,這種方式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最關鍵的是不會對環境和土壤帶來傷害,也符合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現在常用的物理防治手段是誘殺,一般是利用一些害蟲的向光性和趨油性,通常采用燈光設置光源陷阱,然后運用這種方式吸引害蟲,再進行統一的捕殺,燈光捕殺和黃板捕殺十分常用,而像天牛、金龜子以及毒蛾,這種害蟲一般是以采用燈光捕殺,蚜蟲適合黃板捕殺,黃板捕殺是將黃油和機油等物品涂抹到木板上,然后放到苗木周圍,讓害蟲被吸引再被粘住,進行誘殺。這兩種方式都是比較傳統的捕殺方式,對于一些特定的害蟲防治效果很明顯,但是畢竟范圍有限,因此,對物理防治措施展開創新性探索,研發出新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對于提升防治效力、節省資金都有不錯的效果,從害蟲的其他特性出發進行誘殺的方式有生物波及激素防治法,這都是將來苗圃育苗蟲害防治創新的方向。
3.3 ? 運用化學防治措施防御病蟲害
化學防治措施,是苗圃育苗蟲害防治中最見效的方法,它是將化學藥劑直接噴灑在苗木上,或者以滴灌、打藥的方式,來解決苗木出現的蟲害問題。但是這種人為的防治效果都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對環境造成了直接或間接的污染。化學藥品對環境的污染不容小覷,應該通過創新手段,從藥品的性質上改良,減少環境污染的情況。第一,可以選擇一些十分安全的藥物或者污染最小的化學藥品,減少環境污染。第二,可以創新使用的方式,即對苗圃隔離出一個區域,然后開展化學防御的手段,盡量減小污染的范圍。第三,對使用過后的處理,在對苗圃使用過化學防治后,一定要采用綜合管理的方式,將使用過的化學藥品小心處理,避免再造成其他污染。
綜上所述,苗圃育苗是我國林木產業的基礎,而在育苗過程中很有可能遇到病蟲害問題,單單治理是不夠的,還要重在防。現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手段已經十分普遍,積極創新防治病蟲害的方法,才能確保育出的幼苗健康,為我國林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可能。
(收稿日期: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