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莉 李金方 曹冠男
摘 要:借助“微課”的載體形式,根據機械識圖課程特點,探討如何將微課與現行的“教學做一體化”理念相融合、使其在機械識圖課程建設中發揮相應作用成為我們教學研究的新課題。
關鍵詞:機械識圖;微課;方法;流程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4.187
1 機械識圖微課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網絡的普及,在線教學已成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基于總部的通用平臺及框架,現階段各軍隊院校的網絡教學配備了完整的教學錄像、PPT和試題庫,但由于模式單一、視頻無特色,難以滿足快速閱讀的挑戰。同時由于士官學員基礎弱,傳統識圖課程面臨的空間想象力差、案例針對性差問題依然沒解決,失去了網絡課程的初衷。經過識圖課程組長期努力,提出了微課程嵌入網絡平臺的優化改進策略,這里以士官機械識圖微課程視頻的制作為例,從策劃和建設等方面在此作探討和交流。
2 微課及其教學特點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特點有:一是時間短,根據認知規律將時長控制在5~15分鐘。二是內容少,突出某個知識點的講解,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主題的教學活動;問題聚集,主題突出。三是容量小,視頻及配套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格式須是支持在線播放的流媒體。四是完整化,教學內容指向明確、相對獨立。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統整”教學設計、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員教學反思、學員意見反饋及專家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
3 準確把握機械識圖課程“微課化”的方法與流程
(1)內容碎片化,難點瘦身化。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員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學資源有機組合。機械識圖微課核心內容是基本知識、投影理論、圖樣的繪制和識讀、表達方法、讀零件圖等章節,可按照“投影理論夠用、基礎知識實用、基本方法好用、突出讀圖技能”的方法確定內容體系,固本削枝、避開難度大的部分。如將截交與相貫融合在組合體識讀中,剔除求解過程,著重空間形體的形成及其投影特征的認知。弱化機件和零件的視圖選擇、繪制方法。將尺寸標注從“注寫”轉換到“查看”。將公差、粗糙度等技術要求在零部件圖閱讀中圖標化。把常見類型零件圖作為裝配圖子內容,使兩者相互交融,便于感知零件與整體的依從關系,體會零件之間存在的尺寸關系、裝配次序等聯系。
(2)資源無縫銜接,要素配置齊全。微課不僅是教學錄像,還需進行后期加工。如課件中多媒體動畫的插入,教員授課與課件、教員點評與學員作業的有效結合等,都需要我們做一定的剪輯和編排。如讀剖視圖部分,應包含完整的零部件拆卸仿真動畫、模型切割動畫、適用對象舉例等內容,它們以網狀結構關系共同組成主題鮮明的精短視頻。
(3)學為主體、提高效率。前期我們制作一些微課,僅僅注意簡短性,而這只是外部特性。如何以軍校學員為中心,我認為應重點體現在識圖過程展示的清晰度、任務驅動設置的趣味性、媒體視頻播放的可操作性、教員對學員作品的有效點評上。其主旨是使學員觀看視頻時主動融入學習情境,通過反復播放疑難點片段、畫面色彩刺激視神經等方式實現自主學習,激發學員主動性,有效防止學習中跑神的現象。
4 機械識圖微課的教學設計與呈現
(1)微課教學案例的選取與設計。微課的表現形式決定了其不能大篇幅發揮,因此教學資料的選擇最重要。隨著授課進程和學員掌握知識程度的推進,要求微課能進行及時更新,要能因人而宜對案例做適當調整。要在短時間內讓學員學會某項技能,特別是部隊任職崗位上的某項實際操作技能,在選材上應強調典型事例尤其是真實案例,盡可能直觀展示學習內容。如在制作讀零件圖和裝配圖微課時,可直接選取學員后續專業課可能接觸的裝設備作為任務驅動進行設計,提高針對性。微課不是簡單的課本搬家,沒必要面面俱到。從內容上看,并不是所有學習內容運用微課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實踐中還應注意內容篩選和手段穿插。
(2)微課的PPT設計。微課的PPT不應出現張數太多的情況。不能為了美觀采用設計復雜的模板,殊不知學員注意力會被畫面分散,因此應以淺色背景為主,淡雅清新,避免不必要干擾。文字應簡練,最好做到一目了然。PPT文字越多,學員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就越長,在這段時間內教員的引導基本上起不到效果;相反如果在這期間學員注意力只在講授上,則文字就多余了。因此微課PPT的文字應言簡意賅。
(3)微課中教學視頻的設計。教學視頻是微課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設計很關鍵。首先教員的語言應精煉,有條理,直擊核心知識。其次教員畫中畫的背景應做到干干凈凈。學習時,學員的視線會在畫中畫部分停留很久,此時如果背景雜亂,將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影響教學效果。因此畫中畫背景可以是墻壁或淺色的窗簾等不明顯襯托物。最后內容可以選取:①講解課外小知識,作為非正式學習資源,如介紹制圖學科創始人;②內容講授,可以是真實課堂實錄,用多機位攝像機同時錄制教員授課內容、幻燈片演示和學員活動;③解題與答疑,一線教員課下整理的教學易錯點;④闡述理念,通過生動形象的創意,幫助人們在趣味中理解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
(4)微課的教案設計。微課是以PPT課件加上教學視頻為主要教授方式的。但不應因此降低對教案的要求。微課教案可制成視頻腳本編寫劇本,或當學員復習的輔導資料,避免盲目查找參考書帶來的時間浪費。因此教員應同時提供文字教案。例如,通過在鏈接給出機械的三面投影靜態投射圖,或視圖及剖面圖對應的人機交互3D立體模型等方式,使微課教學輔助資源更齊全。
5 結束語
微課的制作和使用還在探索階段,如何能根據機械識圖課程的學科特點和教學特點制作針對性較強、實用有效的微課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特別是在基本課時減少的情況下,微課作為對正課時間的有效補充、輔助學員掌握要點知識的重要“拐杖”,還需我們不斷地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劉三星.機械制圖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J].中國科技信息,2005
(12).
[2]楊可楨,程光蘊,李仲生等.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任莉(1985-),女,黑龍江安達人,本科,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士官機械基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