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圍觀了這段時間關于企業的一些輿情,一個基本感覺是,特別是民營企業,公關基本是很無力的,不是太有用,老板德性決定了一家企業的輿情基本面。老板常常被頂上輿論的峰尖浪口,企業產品有道德缺陷,已經被標簽化,老板“露面”就是“負面”,公關再優秀也沒啥用。老板有視野有格局,低調內斂,產品沒啥道德缺陷,公關完全可以佛系。好企業,公關有佛系的資本。好企業,公關可以專心做錦上添花的事,塑造產品的口碑,而不必疲于滅火,忙于為老板擦屁股。
公關是用來經營企業品牌形象的,為企業塑造一個良好的公共形象,形成好的公共關系。如果一家企業的公關疲于應對企業的負面新聞,忙于為老板的破事兒擦屁股,收拾輿情爛攤子,半夜或周末常常加班“應對”負面,猝不及防就是一個雷,公關越忙碌,企業形象越糟糕。讓外界感覺不到存在感的公關,可能是最好的公關。
老板是個草包,是個暴發戶,甚至是個猥褻狂、變態狂、強奸犯,公關能怎樣?誠懇道歉吧,那種帶著公關職業腔調和功利欲望的道歉文本,越是華麗、越是“誠懇”,越讓人覺得是套路。所謂“坦誠”是另一種油腔滑調。不道歉吧,被罵;道歉吧,被罵得更狠,其實這時候已經跟公關策略和技巧無關。公關超越不了產品和老板的形象瓶頸,只能順著輿論潮水的方向去塑造公共關系,無法逆潮而行,更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
公關無法超越的另一個障礙是,老板的輿論形象和媒介素養。對于民營企業來說,老板就是企業的象征符號,老板的新聞占到企業曝光率的一半以上。一家企業,老板的媒介素養高,有超越本企業產品的胸懷和視野,了解新聞和傳播規律,會跟媒體打交道,公開表達能把握分寸感,善于設置議題,公關便能借此塑造好的企業形象和公共關系。
相反,老板“嘴賤”,公共場合愛抖機靈,愛脫稿和跨界發揮,面對熱點不甘寂寞,想在每個方面表現自己的博學和優秀,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表演”才華,再加上有些私生活不檢點,德不配位,品質撐不起財富,以為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狂妄、自負,暴富助長物欲、權欲、性欲、表演欲。企業隔三差五因此上新聞,公關對此是沒有什么辦法的。
中國很多企業都缺乏健康的企業治理結構,沒有制約,老板基本“一個人說了算”。公關缺乏專業話語權和自主性,基本只能迎合老板,慣著老板的自戀、自負和自以為是。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錢,那就可勁兒造,投其所好。愛聽馬屁。那就營造馬屁氛圍;愛大場面,那就營造大場面。這些馬屁和大場面,很多最后都成了輿情車禍翻車現場,淪為高級黑和輿論笑料。
可以仔細研究一下中國企業的輿論形象,存在著一種平行性,也就是企業的輿論形象與老板的媒介素養是平行的。成正比關系。老板是一家企業最好的公關,危機時刻力挽狂瀾,平穩時刻居安思危。起飛時刻低調沉穩,負面時刻敢于擔當主動面對,脫離了創業期的草莽氣和江湖氣,再有錢也沒暴發戶心態,克制金錢所助長的性欲權欲,不讓員工為自己的言論而尷尬,意識到自身每一個言行都關系企業形象,做一個不給自家公關添麻煩的老板。
對,我在這篇文章中沒提任何一家企業和老板的名字,就是為了讓熟悉新聞的你自己去對照驗證。不說企業責任和什么企業家精神,更不說國民道德表率,很多企業和企業家,先讓自身道德水平別低于國民平均道德水平,不拉低社會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