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華


【摘? 要】目的:觀察小兒疝氣應用不同手術方式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小兒疝氣患者500例,根據手術方式不同分為3組,將我院行腹股溝橫切口疝囊高位結扎術的160例患兒納入A組,將行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扎術患兒200例納入B組,將行經臍隱匿單孔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患兒140例納入C組,對比3組患兒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手術情況,評估3組手術滿意度。結果:相比于C組,A組與B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較長,P<0.05;與C組相比,A組與B組的滿意度相對較低,P<0.05。結論:小兒疝氣應用經臍隱匿單孔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最佳,推廣價值最大。
【關鍵詞】小兒疝氣;結扎術;腹腔鏡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3-0027-02
小兒疝氣是一種常見的普外科疾病,多見于男生與早產兒。臨床針對小兒疝氣多采取手術方式治療,術式較多,選擇最佳的手術方式對患兒的術后康復具有重要意義[1]。因此,我院特選取2014年8月至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500例小兒疝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觀察不同手術方式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4年08月至2016年04月行腹股溝橫切口疝囊高位結扎術的160例小兒疝氣患兒納入A組,確診為單側疝氣,其中男性131例,女性29例,年齡0.6個月~7歲,平均年齡(4.61±0.64)歲;將2016年05月至2018年02月行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扎術的200例小兒疝氣患兒納入B組,確診為單側疝氣,其中男性169例,女性31例,年齡0.4個月~6歲,平均年齡(4.21±0.54)歲;將2018年09月至2019年03月行經臍隱匿單孔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的140例小兒疝氣患兒納入C組,確診為單側疝氣,其中男性112例,女性28例,年齡0.6個月~7歲,平均年齡(4.39±0.55)歲;三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A組行腹股溝橫切口疝囊高位結扎術,手術方法:取仰臥,給予全身麻醉,于腹部作橫切口,約1~1.5cm,暴露外環扣處精索,將疝囊提出切口外,于疝囊頸上方約2~3cm處結扎疝囊,徹底止血,縫合切口。B組行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扎術,手術方法:全麻后取仰臥位,將臍周皮膚切開0.5cm,將腹腔鏡刺入,臍旁作一0.5cm切口將操作鉗植入,第二切口位于左鎖骨中線平臍處,于內環口處腹膜外間隙行高位結扎,鏡檢無活動性出血后,將患兒體內氣體排除,結束手術。C組行行經臍隱匿單孔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手術方法:全身麻醉,取頭低腳高位,經臍縱向作一切口,約3.5mm,建立人工氣腹,壓力維持在8mmHg,切口下0.5cm處刺入輔助鉗,置入腹腔鏡,了解患兒疝環位置、形態、大小,仔細觀察是否存在隱匿性疝。將2-0普理靈線用穿刺針推入腹腔內,留置線環,同樣方法再次留置線環。牽拉預留線環,套出結扎線,將陰囊內氣體擠入腹腔,體外收緊普靈線并打單結,切口處貼敷貼,結束手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采取調查問卷法對患兒及其家屬對手術滿意度進行評估,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指標,滿意度=(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20.0軟件對本組資料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以t值檢驗計量資料并以()描述,以χ2值檢驗計數資料并以(%)描述。P值<0.05時,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手術情況比較
C組的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于A組與B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三組手術滿意度對比
C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與B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疝氣病情加重時會在陰唇或陰囊處出現包塊,對日常活動造成不利影響,嚴重時也會出現嵌頓現象[2]。,有效避免造成二次損傷。行經臍隱匿單孔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不僅具有腹腔鏡手術的優勢,于臍孔或臍周作切口,可提高手術的美觀性[4],是傳統腔鏡技術的有效補充,術后臍窩回陷后瘢痕幾乎無法看見,同時也可快速診斷側隱匿性疝,避免二次手術造成的痛苦,療效更為確切[5]。
根據本組研究結果顯示,C組應用經臍隱匿單孔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后,在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整理有效率三方面均優于A組與B組兩種術式。結果提示,相比于腹股溝橫切術與腹腔鏡手術而言,應用經臍隱匿單孔結扎術的創口更小,可縮短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操作簡單,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小兒疝氣應用經臍隱匿單孔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時,方法簡單,創傷小,恢復后外形美觀性較高,療效確切,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黎國仁.腹腔鏡與傳統手術治療小兒疝氣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
[2]????? 陳國平, 劉翰林, 葉甫波, et al. 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疝氣及對患兒預后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 2018.
[3]????? 宋啟東, 尚淑慶. 傳統手術與微創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疝氣的臨床效果比較[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
[4]????? 張少林, 傅華軍, 邵韋. 微型腹腔鏡與傳統手術治療小兒疝氣臨床療效觀察[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5]曾華久. 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與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疝氣的臨床對比[J]. 中國社區醫師, 2018, 34(3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