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云丹


【摘? 要】目的:分析風險管理應用在心內科護理中所取得的效果,希望能為醫院心內科護理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選取我院心內科進行治療的200例病患按入院順序分組,參照組100例行常規管理,實驗組100例行風險管理(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業務水平的提升以及定期的風險護理培訓等),對參照組和實驗組護理質量、護理差錯率、護理投訴率以及護理表揚展開詳細分析。結果:實施風險管理之后,實驗組護理差錯率、護理投訴率以及護理表揚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參照組。在護理質量之中,實驗組的病區管理、服務規范、病患滿意度以及服務態度得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將實驗組和參照組數據進行比對,組間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結論:心內科護理工作中應用風險管理,可有效提升護理管理水平,改善護理質量,減少護理投訴率和差錯率。
【關鍵詞】風險管理;心內科;護理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3-0190-01
前言
心內科類疾病是當前發病率、死亡率相對都較高的病種。同時,此類疾病種類較多,發病因素復雜,在整個內科護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通過對于心內科護理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做下簡要分析,并提出一些相關改進策略。
1 研究資料
1.1研究資料
選取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我院心內科治療的200例病患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順序進行分組,參照組100例行常規管理,實驗組100例行風險管理。參照組男女之比為59:41,最小年齡34歲,最大年齡80歲,平均年齡為(51.22±2.04)歲。實驗組男女之比為57:43,最小年齡32歲,最大年齡79歲,平均年齡為(51.79±2.20)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參照組未進行風險管理,其管理主要為常規管理,在病患入院時對病情進行全面評估,仔細分析在為病患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影響因素及相關護理問題。實驗組進行了風險管理:①組建風險管理體系:在心內科建立風險管理制度,以防范科室內差錯事件的發生,有效保障護理安全。②業務水平的提升:護理人員需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了解風險管理的相關內涵,掌握好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和核心技能,隨時保持急救狀態。對于護理人員存在的共性問題、個性問題展開分析,組織護理人員集中進行討論分析和學習,豐富其專業知識,熟練護理操作,促進護理人員對護理知識的全面掌握。③定期進行風險護理培訓:科室需要定期展開培訓,加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方面、風險管理方面的學習,拓寬護理人員的知識面。④加強病情觀察:心血管疾病發病急、變化快、死亡率高,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病患病情的觀察,充分了解病情,做好相應搶救準備。以此不斷強化護理安全意識,有效避免護理風險。⑤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全方位采集病患心理信息,客觀量化的對病患的心理進行評定,確定病患的基本心態,分析影響病患心理的內因和外因,選擇合適的對策,調動病患內在潛力。⑥風險評估:護理人員提高安全意識,隨時對病患進行風險評估。
1.3評定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對護理質量、護理差錯率、護理投訴率以及護理表揚展開分析。
1.4統計學研究
數據采用SPSS22.0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通過率(n%)表示,計量資料則通過(x±s)表示,如果參照組和實驗組的數據進行對比后,P值小于0.05則可證實統計學意義成立,反之,不成立。
2 結果
2.1護理質量比較分析
在護理質量之中,實驗組的病區管理、服務規范、病患滿意度以及服務態度得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組間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見附表1。
2.2其他指標比較分析
實施風險管理之后,實驗組護理差錯率、護理投訴率以及護理表揚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參照組。見附表2。
3 討論
3.1心內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
心內科類疾病一般為多發病,而且病情相對較復雜,實際臨床患者護理中,需要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工作技巧,遇到突發狀況要冷靜應對。同時,由于護理工作量較大,一些年輕護士在護理中容易手忙腳亂,導致工作出現紕漏,甚至引發醫療糾紛。加之,一部分護士在實際護理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或者專業知識水平較低,與患者之間缺少溝通,責任意識淡薄等,都會引發醫療糾紛。
3.2針對風險因素提出的應對策略
醫院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完善當前管理制度,及相關懲罰制度,落實好護理培訓的相關工作,可通過考核來驗證培訓效果。培訓的具體內容可包括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新的心內科相關技術的護理技巧、新儀器的使用等。此外,作為管理人員還需要不斷嘗試新的管理方式,如風險管理、舒適護理等,這些方式在研究中已被證實,能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這樣不僅減少了患者及家屬的投訴率,而且還能獲得患者的認可。
由此可見,采用預防潛在危險因素的護理方式,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因此,護理人員在實際護理工作中,需要對一些潛在的因素,做出分析和總結,加強自身的職業素養,多與患者建立和諧溝通關系,以此來為患者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貫瑞雪.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風險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1):73-74.
[2]????? 趙瑞欣,張青.心內科危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及其管理策略[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