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 謝屹


【摘? 要】目的:探討13C-尿素呼氣試驗對具有消化不良癥狀者檢測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來我院健康體檢者512例,分為有消化不良癥狀組(256例)和無癥狀組(256例),采用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并比較兩組Hp感染率;同時行胃鏡檢查比較兩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復合潰瘍的檢出率。統計學分析采用卡方檢驗。結果:有癥狀組Hp感染率為53.52%高于無癥狀組19.14%;有癥狀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復合潰瘍的檢出率分別為16.80%,28.91%,3.12%,高于無癥狀組3.91%,7.42%,0.39%。結論:對有消化不良癥狀者進行13C-尿素呼氣試驗有助于早期明確Hp感染和消化性潰瘍診斷,指導臨床診治,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13C-尿素呼氣試驗;消化不良;癥狀;幽門螺桿菌
【中圖分類號】R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3-0230-02
近年來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除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MALT) 和胃癌關系密切外[1],也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因素之一,可引起上腹不適、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2]。13C-尿素呼氣試驗(UBT)以其安全、無創、敏感、準確的優勢,已成為診斷Hp感染最佳檢測方法之一[3,4]。本研究旨在通過13C- UBT比較有無消化不良癥狀兩組間Hp感染率以及胃鏡檢查比較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復合潰瘍的檢出率,以探討其在消化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價值。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健康體檢的自然人群512例,分為有消化不良癥狀組與無癥狀組。消化不良癥狀是指近1月初次出現上腹痛或灼熱感、上腹飽脹、早飽、噯氣、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排除標準:(1)有心、肝、腎、肺、腦、內分泌等基礎疾病史;(2)孕婦和哺乳期婦女;(3)其他不能完成13C-尿素呼氣試驗和胃鏡檢查情況。
1.2 研究方法
1.2.113C-尿素呼氣試驗? 碳13呼氣檢測儀 HY-IREXB由廣州華友明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尿素[13C]呼氣試驗診斷試劑盒(含尿素[13C]50mg)由北京勃然制藥有限公司提供。13C-尿素呼氣試驗均安排在胃鏡前1d進行。受檢者要求近4周內無鉍劑、質子泵抑制劑和抗生素等敏感藥物用藥史,檢查前空腹4h以上。首先采集受試者基線呼氣標本,然后給予受試者涼飲用水80~100ml口服檢測試劑,靜坐30min后再次收集其呼氣作為測定標本,分析計算DOB值。當DOB值≥ 4.0時,即判斷為Hp陽性。
1.2.2 胃鏡檢查? 胃鏡采用OLYMPUS GIF-HQ290型。受檢者檢查前空腹8h以上,胃鏡檢查由我院內鏡中心完成。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2.1 一般資料
有癥狀組256例,男145例,女111例,年齡19~64歲,平均年齡42.6歲;無癥狀組256例,男135例,女121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5.7歲。各組間性別、年齡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基線特征具有可比性。
2.2 各組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
有癥狀組Hp陽性137例,感染率為53.52%,無癥狀組Hp陽性49例,感染率為19.14%,有癥狀組Hp感染率高于無癥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5.39,P <0.05),見表1。
2.3 各組胃鏡檢查結果
胃潰瘍在有消化不良癥狀組檢出率為16.80%(43/256)高于無癥狀組3.91%(10/2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2.92,P <0.05)。十二指腸潰瘍在有消化不良癥狀組檢出率為28.91%(74/256)高于無癥狀組7.42%(19/2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75,P <0.05)。復合潰瘍在有消化不良癥狀組檢出率為3.12%(8/256)高于無癥狀組0.39%(1/2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4,P <0.05)。有癥狀組中Hp感染陽性者,消化性潰瘍的檢出率77.37%(106/137)高于陰性者15.97%(19/1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11,P <0.05);無消化道癥狀組中Hp感染陽性者,消化性潰瘍的檢出率38.78%(19/49)高于陰性者5.31%(11/2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88,P <0.05)。見表2。
3 討論
Hp感染在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和胃腫瘤(胃癌、MALT淋巴瘤)發病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認,與冠心病、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胃腸外疾病的發病亦有關[5]。13C-尿素呼氣試驗具有非侵入性和重復性好等優點,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可避免因細菌呈“灶性”分布而造成的假陰性,能夠準確反映全胃Hp感染情況[4]。
我國自然人群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約54.76%,現癥感染率在42%~64%之間,存在地區及人群差異[4]。本研究結果顯示,受檢者Hp總體感染率為36.33%(186/512),低于我國Hp平均感染率,考慮與地區時間差異、居民衛生意識提高以及生活習慣改變有關。國外學者調查發現有消化不良癥狀者Hp感染率達72.4%,而且消化不良癥狀越多,Hp感染率越高[6,7]。在本研究中,有消化不良癥狀者Hp感染率為53.52%,明顯高于無癥狀者。Hp感染同樣可導致消化性潰瘍而引起消化道癥狀,因此本研究通過進一步胃鏡檢查發現,各組Hp感染陽性者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復合潰瘍的檢出率均高于陰性者,有消化不良癥狀同時合并Hp感染者,消化性潰瘍的檢出率最高(77.37%;106/137),這提示對有消化不良癥狀者行13C-尿素呼氣試驗,可盡早明確Hp感染,并胃鏡診斷消化性潰瘍,明確病因,對因治療,避免因Hp漏診而導致的治療成本增加,治療效果差,具有費用-效益比優勢。
本研究發現無消化道癥狀組中Hp陽性者,消化性潰瘍的檢出率38.78%也高于陰性者5.31%。因此在普通人群健康體檢中進行Hp檢測,并對Hp陽性者進一步行胃鏡檢查,對早期防治無癥狀的消化性潰瘍同樣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將13C-尿素呼氣試驗作為胃鏡檢查前的檢查,甚至作為初篩普查手段,能夠提高Hp感染的早期檢出率,有利于早期明確病因、防治結合,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適合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偉,周秀彥.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常見消化道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藥實踐,2016,25(05):376-379.
[2]????? 劉文忠.重視根除幽門螺桿菌在消化不良處理中的應用[J].中華消化雜志, 2016,36 (1):2-5.
[3]????? Sugano K, Tack J, Kuipers EJ, et al. Kyoto global consensus report on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J]. Gut, 2015,64(9):1353-1367.
[4]?????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全國幽門螺桿菌研究協作組,劉文忠,謝勇,等.第四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J].中華消化雜志, 2012,32(10): 655-661.
[5]????? 張燕,樂嘉芳,周長宏.幽門螺桿菌與胃腸外疾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6, 25(9):1066-1070.
[6]????? Yazdanbod A,Salimian S, Habibzadeh S,et al.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Irania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a prospective,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Archives of Medical Science Ams,2015,11(5):964-969.
[7]????? Suzuki H, Moayyedi P.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functional dyspepsia[J].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2013,10(3):16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