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刑事辯護全覆蓋是我國訴訟體制改革的具體體現,也是全面提升刑事案件辯護率的有效手段。全面實施刑事辯護全覆蓋對于辯護律師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共存,一方面形式全覆蓋能夠有效提升律師的工作能力,樹立律師團隊的公信力和權威。另一方面,刑事辯護全覆蓋為律師所帶來的工作挑戰不可忽視,需要辯護律師不斷學習以,提升自身辯護水平,化挑戰為發展機遇,為司法改革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刑事辯護;全覆蓋契機;挑戰
引言:
我國法院所頒布的《關于擴大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范圍的通知》,標志著我國刑事辯護全覆蓋的范圍擴大到全國,為更好地解決我國刑事辯護率低和庭審實質化不足的問題提供幫助,加快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進程,實現中國法制到法治中國的轉變。
一、刑事辯護全覆蓋的契機
(一)利于增加辯護律師的實踐經驗
由于我國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受經濟條件和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不具備獲得案件辯護的條件,使我國刑事案件的辯護率一直處在較低的狀態之中,無法對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權利進行有效保護,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國刑事案件審判的公平性,限制我國法治水平的提升。而《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辦法》的提出和實施,明確規定如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沒有辯護律師,需要法院聯合有關法律援助機構,為被告人提供律師援助,保障被告人能夠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獲得律師的辯護。律師辯護全覆蓋規定的提出能進一步擴大刑事辯護范圍,不但能有效提升我國刑事案件的整體辯護率,還能夠為律師增加辯護實踐經驗提供機會,幫助律師在具體案件分析和實踐中提升自身辯護能力和技巧,以實現整體執業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改善群眾對刑事辯護律師的刻板印象
由于刑事案件辯護律師具有為辯護需求的被告人和原告提供辯護的職責,在進行辯護過程中需要以委托人的角度進行案件的辯解,讓被告人能夠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就目前群眾對刑事辯護律師工作理解情況來看,刑事案件辯護律師工作得不到大眾的理解,甚至出現對律師辯護行為產生憤慨的情緒,部分群眾對犯罪情節嚴重和犯罪后果影響較大的犯罪嫌疑人存在仇恨的心理,并認為律師為其辯護是幫助罪犯逃脫法律制裁,加重原告的傷害程度。然而,案件辯護權是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權利,任何人不能隨意剝奪被告人的基本人權,辯護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幫助和法律援助,也是在履行其自身的工作職責,同時幫助被告人降低定罪的可能性,保障審判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因此,刑事辯護覆蓋范圍的擴大,可為群眾了解刑事辯護工作內容和律師職能提供機會,改變群眾對辯護律師工作的刻板看法,提升群眾對法律的認可程度,從而更好地配合法治社會的建設。
二、辯護律師在刑事辯護全覆蓋下面臨的挑戰
(一)對辯護律師的辯護質量提出全新要求
與民事案件相比,刑事案件涉及到的生命財產問題更多,因此在審判和訴訟環節中對律師工作要求更加嚴格,需要辯護律師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和職業素養,為委托人提供更為專業的法律援助。為滿足委托人的辯護需求,需要刑事辯護律師在工作之余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辯護能力,減少錯誤的發生幾率。但由于法律規范性文件和條律內容具有內容廣泛的特點,對于工作任務量較大的律師而言需要投入更多時間來完成法律知識的學習和補充,進一步加大刑事辯護律師的工作壓力,為律師工作帶來一定程度的挑戰。
(二)律師的執業要求更加規范化
刑事辯護全覆蓋要求律師執業規范化,在工作過程中應充分準守職業紀律,更好地履行為委托人辯護的職責,同時為委托人提供更多法律援助和服務。律師執業的要求更加規范化,需要律師在不斷提升自身辯護水平的基礎上,重視自身的行為,改善工作的隨意性和馬虎的問題,以確保辯護操作的規范化。也就是說辯護律師在進行案件處理過程中,要完成的工作量更加繁多,隨之而來的工作壓力也逐漸增大,辯護律師要時刻重視自身行為,利用更加嚴謹的態度面對辯護工作,從而避免發生重大的錯誤。
(三)增加高水平辯護律師團隊的建設難度
由于我國律師專業基礎和水平存在一定差異性,不同能力的律師進行同一案件辯護,所產生的辯護效果完全不同。因此,要想確保司法改革措施的全面落實,就要加強對律師團隊的培養力度,組建專業能力強和工作態度認真的刑事辯護律師團隊,以全面提升我國律師的辯護水平與質量。然而,高水平辯護律師團隊建設并非易事,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與物力完成對律師的培養,以確保律師辯護能力能得到顯著提升,否則辯護律師團隊的建設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重要保障,也是人類社會所追求的重要價值目標。律師作為司法活動的參與者,是司法案件審判過程中的生命線,需要在刑事辯護全覆蓋的契機下不斷提升自身辯護水平,化挑戰為發展成就,不斷縮短司法改革的進程,以達到更好的改革成效。
參考文獻:
[1]卓江河.淺談推進刑事辯護法律援助全覆蓋問題思考[J].法制博覽,2019(17):201-202.
[2]夏劍峰.審判中心主義導向下律師刑事辯護的機遇和挑戰[J].法制與社會,2019(20):88-89.
[3]李文俊.死刑復核程序刑事辯護全覆蓋的路徑探索[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9,37(03):91-97.
作者簡介:
王武,出生年月:19781年10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安徽省東至縣,學歷:大學本科,職稱:無,畢業院校:皖南醫學院,畢業專業:法醫專業,研究方向:刑事辯護,工作單位:江蘇楚乾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