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全
摘 ?要:對于中職烹飪教學而言,師傅的教育方式對學生會產生很大影響,學生跟著師傅學習,這種學徒制教育形式非常普遍,在“實用型人才”理念的引導下,中職烹飪教學的優勢漸漸地顯現出來,它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基本技能,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而這種培養模式非常適應現在時代的要求,充分體現出了招收學生就是招工,上課就是上崗,畢業就是就業的基本原則,可以為社會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烹飪人才,促進我國餐飲行業的發展。本文將從“實踐型人才”的理念出發,探討中職業烹飪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實用型人才理念;中職烹飪;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強化,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實用型人才”是市場最為需求的,而培養“實用型人才一直以來是中職烹飪學校的教學目的,從雇主的角度看,他們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是他們能夠勝任這項工作。這可以導致勞動力成本的降低,實現畢業與就業的完美對接。為了實現中職烹飪學校的教學目標,本探討將結合實際情況梳理人才,提出教學策略,探索新的人才培訓模式,在這種培養模式下,使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滿足現代社會市場的要求。
一、現代學徒制下中職烹飪教學的優勢
(一)深化校企之間的合作
烹飪專業是一門技術要求非常高的學科,只靠課堂教學知識不能完成對應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讓學生在學校課堂上牢牢掌握理論知識之外,還要與企業進行合作,安排學生進行崗位實踐,采取學徒制模式,使學生在企業烹飪崗位跟著師傅學習,提升他們烹飪技術能力,使其成為一名標準的烹飪技術人員。學校和企業要進行溝通交流,為學生制定符合他們的教學烹飪課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學工作如果存在不足,學校可以及時發現并加以改進,充分體現校企合作的優勢,發揮學徒制在中職烹飪人才培養的作用。
(二)利于探索和構建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體系
中職烹飪學校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點,一個是工學結合,另一個就是“教、學、做”一體特點。通過校企共同制定的培訓烹飪人才計劃對學生進行工學交替的培訓,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知識和實踐經驗,能夠實現學校和企業的完美的配合和融合,幫助學校更好地探索出培高質量烹飪人才的體系。
(三)能夠培養學生對企業的忠誠度
學生通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從學徒到準員工最后再到正式的員工的這一過程,學生的每一步都與師傅的細心教導息息相關,學生在學習企業文化和適應環境時,很容易受到師傅的熏陶和影響,因此,師傅一定要悉心教導學生,提升學生對企業的忠誠度,更好地適應企業模式和環境,充分融入企業里,讓學生找到歸屬感。
二、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下中職烹飪專業教學評估的準則
(一)多元化原則
中職烹飪教學評價與一般的教學評價模式不同,在現代學徒制指導下,中等職業學校烹飪教學不會再將專業考試當作重點。一方面要全面評估學徒的專業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有效地評價他們的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其能夠滿足崗位的基本需求;另方面,還要注意校企人才培養方案的合理性,加強校本理論教師和企業專業師傅的能力培養,保證中等職業技術人才培養方案的合理性。
(二)指導性原則
把烹飪行業傳統的師傅帶徒弟培養模式與現代學徒制相結合,補充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形成優勢互補。在教學評估過程中,要以實現教學評估與指導的有效結合為目標,分析學徒培訓評估的有效性,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通過有效反饋,實現學生(徒弟)聯合招收、培訓項目聯合開發、課程教材聯合開發、教育聯合組織、教學、師資隊伍共建、共同管理、共同評價的共同目標。
(三)發展性原則
中職烹飪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們知道自己問題所在,使學生們更好地成長,為他們未來就業和實習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發展性原則的同時,教師也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特別是專業指導老師,由于資格考試存在一些不足,學校很難達到對專業輔導員的統一評價,這就要求學校今后改進工作,切實提高專業輔導員的綜合能力,促進中等職業烹飪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在“實用型人才”理念下中職烹飪教學策略
(一)重視校企結合和能力培養
現代學徒制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更加注重人才培養發展,更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更加滿足企業用人的需要。在這種培訓模式下,學校和企業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為中職學生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在制定教育目標的時候,學校要充分考慮到市場人才需求的條件并采取非全日制學習戰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理解和掌握烹飪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課堂結束后,教師親手進行實踐教學,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二)創新新的培訓模式
在“實用型人才”的理念下,中職烹飪教學模式一定要進行不斷地創新與提升。過去,一個學生一個老師,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內容上存在狹隘性,這種模式不利于創新,學生也很難學習到新的專業知識和創新理念。而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生和老師的教學形式不在是這種傳統的一對一模式,而是根據不同職位的變化,由不同對應職位師傅進行相應的教學,極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范圍,使他們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位和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了現代學生個性化的標準,為創新新的培訓模式提供更好的基礎。
三、完善考核制度
首先,要將學生和師傅的檔案進行結對,并在實際培訓工作中應用立體化的動態培訓模式,結對的學生和師傅,教師或教師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自己的缺點和優勢,制定未來的預期目標。中職烹飪學校每學期都要整理結對師徒的材料與檔案,受過現代學徒訓練的學生需要由學校教師和商業教師一起進行考核評估。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評估標準,對師徒工作目標的評價應按照師徒結對的協議進行,采用同行評價、學校評價、學生評價、企業評價等方法。
結束語:
“實用型人才”理念是為了更好地培養高質量烹飪專業人才,是現代學徒制背景下中職教學模式的另一進步和創新,讓烹飪專業更加具有專業性、實踐性,進而培養現代烹飪專業市場最為需求的精英。
參考文獻:
[1]林紅明.中職烹飪英語詞匯的特點及教學策略[J].職教通訊,2014(06):44-46.
[2]羅靜.“實用型人才”理念下中職烹飪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研究,2019(08):66-67.
[3]王冠尋.試析當前形勢下中職烹飪教學的新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3(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