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王克龍
(1鳳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安徽鳳陽 233100;2鳳陽縣小溪河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安徽鳳陽 233100)
玉米為全谷作物,與小麥、水稻相比,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充分滿足當前人們的多樣性、差異性的需求。受區域自然條件的限制,篩選適宜本地區種植的玉米新品種尤為重要[1]。這就需要田間試驗,客觀真實評價玉米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及產量等相關因素[2],以便更好地為玉米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鳳陽縣地處黃淮海平原春夏播玉米區,為了構建安徽玉米生態育種技術體系,探索安徽沿淮夏玉米主產區的主要生態因子對雜交玉米的影響,同時為玉米新組合的多點鑒定提供數據[3],本研究通過田間試驗,以玉米雜交品種(系)為供試材料,計算各參試玉米品種(系)的主要農藝性狀間的相關系數,找出對產量貢獻較大的性狀,以期為玉米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4]。
1.1 試驗材料本試驗所采用的玉米品種(系)由安徽科技學院、安徽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等單位提供,詳見表1。

表1 參試玉米品種(系)名稱、編號及供種單位
1.2 試驗設計試驗地點設在鳳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的種植場。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即每個品種(系)為1個處理,3行區,3次重復,小區面積12m2(行長6.67m,行距0.6m),全區計產,密度67500株/hm2。播種時期為6月17日或18日,南北向種植[5]。
1.3 田間管理基肥用三元復合肥N-P-K(18-18-18)按450kg/hm2一次性施入;追肥用尿素按450kg/hm2在7~8葉期一次性施入。試驗地四周至少有2行保護行,走道為1.2m。
1.4 數據分析采用DPS、EXCEL等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1 產量從表2可以看出,鳳玉013的產量居第1位,達11590.5kg/hm2,比CK多22.3%;皖鑒11-2的產量居第2位,達10693.5kg/hm2,比CK多12.9%;皖鑒11-3產量居第3位,達10401kg/hm2,比CK多9.8%;金玉10號的產量居第4位,達10264.5kg/hm2,比CK多8.3%;而鳳玉869的產量則排在末尾,僅為7045.3kg/hm2,比CK減少25.6%。

表2 鳳陽縣玉米各參試品種(系)產量

續表2 各參試玉米品種(系)產量
2.2 主要農藝性狀從表3得知,株高最高的是鳳玉869,為267.2cm,株高最低的是皖鑒11-2,為209.9cm;穗位高最高的是鳳玉034,為118cm,穗位高最低的是安農1號,為83.8cm;禿尖最長的是鳳玉034,為1.63cm,最短的是隆平206(CK),為0.03cm;穗長最長的是皖鑒11-2,為19.57cm,最短的是安農3號,為15.54cm;穗粗最粗的是鳳玉062,為5.53cm,最細的是安農3號,為4.4cm;行粒數最多的是皖鑒11-1,為40粒,最少的是安農1號和鳳玉869,為30粒;穗行數最多的是鳳玉869和隆平207,為17束,最少的是皖鑒11-2,為12束;百粒重最重的是鳳玉062,為37.93g,最輕的是安農3號,為27.33g;鮮出籽率最高的是皖鑒11-4,為90.8%,最低的是鳳玉869,為78.41%。

表3 各參試玉米品種(系)的農藝性狀
2.3 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相關系數表明了各性狀間的相關情況,相關系數越大,則性狀間的相關程度越高。從表4得知,各參試品種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系數從大到小依次為百粒重>行粒數>穗長>穗粗>鮮出籽率>穗行數>株高>穗位高>禿尖。
2.3.1 百粒重與產量的關系 表4顯示,百粒重與產量的相關系數為0.525,列第1位。即在同樣條件下,玉米的百粒重越重,籽粒越飽滿,產量也就越高。
2.3.2 行粒數與產量的關系 表4顯示,行粒數與產量的相關系數為0.516,列第2位。即玉米的行粒數越多,產量也就越高。
2.3.3 禿尖與產量的關系 表4顯示,產量與禿尖的相關系數為-0.578,位列最末,是負相關。即在同樣條件下,玉米的禿尖越長,產量也就越高。
綜上得知,百粒重、行粒數、穗長、穗粗、鮮出籽率與產量的相關系數為正,是正相關。而與穗行數、株高、穗位高、禿尖的相關系數為負,是負相關。也就是說,在提高玉米單產時應該抓住百粒重、行粒數、穗長、穗粗等農藝性狀,對提高玉米的單產有正面的促進作用。

表4 各參試玉米品種(系)農藝性狀間及其與產量的相關系數
通過鳳陽縣玉米新組合的農藝性狀之間及其與產量的相關系數,可以看出,在所選育的各個組合中,鳳玉013、皖鑒11-2的產量分別居第1、2位,且各農藝性狀也較好。
從相關分析結果得知,玉米雜交組合的百粒重對單株產量的直接效應最大,其次為行粒數、穗長、穗粗。鮮出籽率對籽粒產量的直接作用較小,而穗行數、株高、穗位高、禿尖與單株產量的直接效應為負值,說明這2個數量性狀對提高單株產量并非有利。因此,在玉米高產雜交種的選育中,不僅應高度重視單株百粒重和穗長的類型,還要注重單株行粒數和穗粗的選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