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宇,徐慧欣
(內蒙古農業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實驗室, 呼和浩特 010011)
酸菜是大眾化蔬菜腌漬品,在我國歷史悠久,是東北、內蒙古等地區的主要副食品之一,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研究酸菜發酵微生物對于酸菜品質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1]。乳酸菌是指一類能將可發酵性碳水化合物降解,產生大量乳酸的非病原性的革蘭氏陽性球菌或桿菌的總稱,主要有乳酸球菌屬、乳酸鏈球菌屬、乳桿菌屬、雙歧桿菌屬和芽孢桿菌屬[2,3]。乳酸菌能使發酵酸菜產酸、產細菌素,提高食品營養價值,改善食品風味,延長保存時間,對人體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4,5],如能調節腸道菌群,維持體內微生態平衡,消除體內有毒物質的產生,降低膽固醇,增強免疫力等[6]。對傳統發酵蔬菜中乳酸菌多樣性的研究,對于開發和利用我國傳統發酵食品中蘊含的微生物資源,闡明發酵蔬菜品質的形成機理,進而改進發酵蔬菜的生產工藝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7]。乳酸菌對食品工業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并且乳酸菌及其細菌素可作為天然來源的食品添加劑[8,9],因此,對傳統食品中乳酸菌資源進行開發,篩選出生長性能好、產酸力強、抗性強的優良菌株,才能更好地滿足食品工業發酵過程。本試驗利用經典分類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對自然發酵酸菜汁中的乳酸菌進行分離、鑒定,為其進一步深入研究和開發利用提供了基礎。
1.1.1 試驗樣品
農家酸菜汁:采自內蒙古農業大學家屬院自制酸菜。
1.1.2 培養基
乳酸菌分離培養基:牛肉膏1%;蛋白胨1%;酵母膏1%;葡萄糖1%;番茄汁10%; 吐溫80 0.05%;CaCO32%;溴甲酚綠0.01%;瓊脂1.5%; 蒸餾水100 mL;胡蘿卜汁10%;pH 6.5。
1.1.3 主要儀器設備
JA2003型電子分析天平 上海越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X-500 型全自動高溫高壓滅菌鍋 TDMY KOGYO 公司;HWS12型電熱恒溫水浴鍋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移液器 Bay Gene Biotech公司;HZQ-C型空氣浴振蕩器 哈爾濱市東明醫療儀器廠;GSP-9080 MBE型隔水式恒溫培養箱 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HR40-ⅡA2型生物安全柜 青島海爾特種電器有限公司;T6新世紀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Z-16PK離心機 Sigma公司;2720 PCR儀 美國ABI公司。
1.2.1 乳酸菌的分離和純化
采用10倍稀釋法將樣品懸浮液稀釋至10-7, 取每個濃度的稀釋液100 μL均勻涂布于固體培養基平板,30 ℃恒溫培養3~5 d,每個稀釋度做3個重復。觀察平板中菌落生長情況,挑選特征菌落進行分離純化,并對其進行形態特征觀察和生理生化實驗[10]。
1.2.2 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
DNA的提取參考文獻[11]的方法。選用細菌通用引物對27F(5′-TACGTGCCAGCAGCCGCGGTAATA-3′)和1492R(5′-AGTAAGGAGGTGATCCAACCGCA-3′)進行PCR擴增。PCR產物采用SYBR Green Ⅰ作為標記,在1%(W/V)瓊脂糖凝膠,1×TAE緩沖液中進行電泳測定。以Marker DL2000作為對照,在紫外燈下觀察DNA譜帶,照相。使用瓊脂糖凝膠DNA回收試劑盒(北京中科瑞泰有限公司)進行純化。用質粒連接試劑盒(pMD19-T vector,大連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進行目的片段的連接。用M13(M13+5′-CGCCAGGGTTTTCCCAGTCACGAC-3′、M13-5′-GAGCGGATAACAATTTCACACAGG-3′)引物進行菌落PCR擴增重組質粒檢測,將陽性克隆擴培后由中可瑞泰公司測序。獲得的核酸序列用GenBank數據庫中的序列進行Blast相似性比較,并下載最相似序列。
從農家自然發酵的酸菜汁中分離到3株乳酸菌菌株,菌落形態見表1,部分生理生化試驗見表2。3株乳酸菌均為G+菌,菌落邊緣整齊,表面濕潤,不透明,產色素。生理生化試驗顯示:過氧化氫酶試驗、硫化氫試驗、硝酸鹽還原試驗、明膠液化試驗、吲哚試驗均為陰性,可以利用葡萄糖和半乳糖,在15 ℃、pH 4.5條件下生長。菌落形態和生理生化試驗顯示符合乳桿菌屬特征。

表1 乳酸菌菌落特征Table 1 Colony characteristic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表2 乳酸菌的生理生化試驗Table 2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experiment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提取菌株的DNA后用瓊脂糖凝膠進行檢測,DNA電泳結果(見圖1)顯示得到的DNA較完整,可用于后續的分析。對菌株的DNA進行16S rDNA PCR擴增,產物條帶位于Marker的2000~1000 bp之間,約1400 bp(見圖2),符合預期長度。產物純化后進行pMD19-T載體連接轉化,挑取陽性克隆子進行菌落PCR檢測后測序。測序得到3株乳酸菌16S rDNA部分片段,長度均約為800 bp,利用NCBI數據庫的Blast程序進行同源性分析,結果見表3。SC2-1、SC2-3、SC4-1與Lactobacillusplantarum的相似度均為100%。

圖1 純菌DNA提取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Fig.1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for the detection of pure bacteria DNA

圖2 PCR產物電泳圖Fig.2 PCR product electrophoretogram

菌株編號Blast最高同源菌 相似度(%) 最高同源屬名SC2-1Lactobacillus plantarum100乳桿菌屬SC2-3Lactobacillus plantarum100乳桿菌屬SC4-1Lactobacillus plantarum100乳桿菌屬
從自然發酵酸菜汁中分離到3株乳酸菌SC2-1、SC2-3和SC4-1,菌落為圓形,濕潤,表面光滑或凸起,不透明,深綠色;過氧化氫酶試驗、硫化氫試驗、硝酸鹽還原試驗、明膠液化試驗、吲哚試驗等均為陰性,G+,可以利用葡萄糖和半乳糖,在15 ℃、pH 4.5條件下生長;對其進行16S rDNA序列測定,利用NCBI數據庫的Blast程序對測序獲得的序列進行同源性分析, 3株菌與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的相似度達100%。形態特征和生理生化試驗及16S rDNA序列分析顯示,該3株乳酸菌均屬于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
酸菜是經過乳酸菌發酵形成的。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中既不具備分解纖維素的酶系統,也不具備水解蛋白質的酶系。因此,既不會破壞植物細胞組織,又不會分解蛋白質和氨基酸;既能保鮮,又可增強產品風味[12]。酸菜中乳酸菌各項性能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泡菜的質量,所以乳酸菌對于提高酸菜的營養價值極為重要。研究自然發酵酸菜微生物變化趨勢,分離自然發酵酸白菜中的優良菌株,再利用混合發酵技術模擬自然條件接種發酵,可在提高產品風味和品質的前提下縮短發酵周期[13]。
植物乳桿菌常存在于發酵的蔬菜和果汁中,是傳統醬腌菜中的優勢菌[14]。植物乳桿菌還是人體腸道常見的乳桿菌之一,對調節宿主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熱點[15]。相關報道表明,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發酵食品如酸馬奶、開菲爾等的乳酸菌資源開發利用較多。內蒙古地區百姓家有制作醬腌菜的傳統,其中蘊藏著豐富的乳酸菌資源還未被開發利用。因此,針對從內蒙古地區百姓家庭自然發酵的醬腌菜中采集、分離獲取的植物乳桿菌進行深入研究,對篩選性狀優良的植物乳桿菌菌株,以及對植物乳桿菌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