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法是語言的基礎,是支撐整個語言的骨架。俄語語法更是俄語學習的重點內容,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視。對于“零基礎”的俄語學生來說,如果低年級的語法學不扎實,不僅影響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積累,而且高年級精讀、翻譯等課程的學習也會變得困難重重。對此,教師可對俄語低年級語法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俄語語法;語法教學;零基礎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8-000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8.004
初學俄語的學生通常有這樣一種認知:俄語語法復雜多變,特殊情況較多,難學難記。因此,教師應在最初給學生這樣的心理建設:語法學習是場“持久戰”,不要試圖一次性掌握全部內容,因此應進行分層次的學習。首先,應整體把握俄語語法體系;其次,在學習的過程中先要對某項語法知識“不求甚解”或是“一知半解”,掌握基本規則和基本用法;再次,基本規則掌握后,再重難點逐個擊破;最后,語法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和其他專業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在不同的課程中不斷學習、驗證、運用、掌握語法知識。
大一第一學期開始精讀和語法統一由精讀教師教授,而從大一下學期開始,語法和精讀課分開來上,設立單獨的語法課,由語法教師進行講授。大學俄語(東方)第二冊的語法內容較為分散,每課安排的內容內部聯系不大,僅僅是在精讀課中出現的、需要重點理解的語法點。這就造成學生的語法學習系統性不強,每節課下來只是掌握了相對零散的幾個語法知識點。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把整本書的語法點進行了梳理,把不同課中出現的相關內容進行歸納講解,分成了詞法和句法兩大部分,詞法部分又按照詞類進行劃分。詞法部分包括:前置詞,動詞,數詞,形容詞/副詞;句法部分包括:簡單句,復合句。
由于俄語和漢語屬于不同的語言體系,在學習俄語語法的過程中,學生經常犯“中式俄語”的錯誤,因此要求學生有意識的排除漢語的干擾,鍛煉俄語意識、俄語思維。例如:
1.“某人有”的俄語表達是“У кого есть что”,而在中文里沒有此類表達,學生經常用漢語思維,直接說出“Я есть что”,顯然犯了錯誤。
2.按照漢語的思維方式,“(過去)某人沒在某處”為“кто не был где”,然而這樣表達的則是另外一種含義,即“某人沒去某處”。正確的俄語表達應為“Кого не было где”,“某人”要用第二格,謂語為быть的中性否定形式“не было”。
3.動詞的完成體形式,按照動詞變位法變化時,就已經含有“將來”的含義,因此,漢語“我將在明天讀完這本書”,用俄語表述時,無需把“將”這個詞說出,直接用完成體“прочитаю”表述即可。
很多俄語教師在講授語法時,先講一大通理論知識,然后套用理論知識,分析具體的示例。教師應當給出學生例詞或例句,讓學生觀察、發現語法規則,這樣學生能首先掌握了結論,然后再逆向推導出規則。
以大學俄語(東方)新版第二冊“第二人稱命令式的構成”為例:第二人稱命令式的構成規則較為復雜,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講解的過程中,可遵照以下步驟:
1.觀察構詞的特點。通過觀察例詞(читать-читай,гово
рить-говори,ответить-отве'ть)后發現第二人稱命令式詞尾由й / и / ь構成.
2.觀察推倒構詞規則。分析以上組詞的они 形式(чита-ют,говор-ят,ответ-ят),觀察后發現,詞尾前為元音,對應的命令式把詞尾替換成й即可;詞尾前為輔音,替換成и或ь。и或ь有兩個選項,如何區分?接下來再看я的形式(говорю' / отве'чу)即可:重音在詞尾選用и,重音不在詞尾選用ь。
語法學習除了講解基本的規則外,更重要的是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可以采取口筆譯練習、情境練習、語篇練習、專業四級考題練習等,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
以情境練習為例:在講到定向和不定向動詞時,可設置主題情境“Когда и как вы ходите/ездите куда”,例如:
- Как вы ездите в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каждый день?
- Каждый день я езжу в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а автобусе.
- В котором часу вы едет из дома в университет?
- В 7 часов я еду из дома в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學生可根據情境,講述自己的相關情況,親身體會語法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利用在線教學平臺,發布預習任務、作業與答疑、測試題、問卷調查及相關課程資料。課前學生通過發布的預習任務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遇到問題可以和小組成員進行討論,無法解決的問題則可在課堂上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
參考文獻:
[1]陳國亭.俄語實踐語法系統化教學原則與教材內容設計[J].中國俄語教學,1994(1).
[2]張建文.認知建構理論模式下的俄語語法教學探究[J].科教導刊,2016(1x).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李興華(1985— ),女,漢族,河北涿州人,助教,研究方向:俄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