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炬
“警察叔叔,我要分戶,不想跟他們在一起。”2019年6月26日,年僅11歲的小羅拿著戶口本走進了派出所,要求幫他把戶口獨立出來。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小羅要求分戶的原因竟是嫌父母對他的學習管得太嚴,他想離家出走。(澎湃新聞)
才11歲的孩子就鬧著和父母分戶,想離家出走,其內心是多么的絕望和無助啊!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能夠成才,想法沒錯,但,對孩子的管教也不能過于嚴格,豈不聞“剛而易折”。就拿上培訓班來說吧,也并非不能上,但要認真分析成績差的原因,從哪兒補,如何補,在哪兒補。因為有的孩子成績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會聽課,上課專注力不夠,或者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家長不妨多與教師溝通一下,同時征詢孩子的意見。
不僅培訓班如此,其他事情上,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也不能過嚴。孩子的發展應當是身心和諧發展的統一。知識要增加,能力要提高,身體素養也不能放松。父母不能只關注孩子的成績,還應當綜合考慮其他方面的素質,考慮他們的感受和承載能力,有張有弛乃是文武之道。
三年級的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他們也有逆反心理了。父母管教的方式不當,他們也會“反抗”,父母又能耐之如何?最終,還不是得向孩子“屈服”。一旦形成慣性,將會給父母的家庭教育增加很多不可知的因素。
孩子并非父母的私有物,他們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獨立個體。父母應當把孩子當作一個有著獨立人格意義的人來看待,在家庭教育上,要注重科學性,講求藝術性,把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結合在一起,認真傾聽他們的呼聲,分其憂,解其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而不是一廂情愿越俎代庖地替他們做主張。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