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今天是教師節,一大早,阿牛打開了讀者群,發現群里的孩子和家長們正熱火朝天地討論教師節呢。孩子們秀起了自己最喜歡的老師,家長們也紛紛懷念小時候最讓自己難忘的老師。看到這里,阿牛放下了手中保溫杯,對我們說:“我也有一個很難忘的老師呢!”
小學時,數學老師是一位姓胡的“大女孩”。她平時很嚴厲,這種嚴厲不僅是在教學中,在其他場合,她也常常顯得“不近人情”。
有人進校園推銷一種算術用的本子,可以反復書寫,推銷員可以輕松地出入別的班級,可到了我們班,卻會被胡老師禮貌而堅決地“請”出去。學生和年級主任起了爭執,她問清楚情況,道理在學生一邊,她也居然敢于“頂撞”領導,叫主任給學生道歉。我們做學生的,平常都很怕她。
有一回,我爸爸在家給我檢查數學作業,最后一道附加題,爸爸給出了和我不同的答案。兒子當然是說服不了老子的,我爸爸就說:“我給胡老師打電話。”掛了電話,爸爸揚揚得意地說,胡老師說是他算得對。
第二天早操時,胡老師半路上把我叫了出來,悄悄跟我說:“昨天那道題是你對了。”胡老師既要保全我爸爸的面子,又要安撫我,她的良苦用心,長大以后我才明白過來……
聽完了阿牛的故事,小馬姐姐忍不住說:“你的‘胡老師之所以嚴厲,都是為了給你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呢!她就很符合老師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正直又富有愛心。其實老師也是普通人啦,有時候也需要學生去保護,曾經發生過一件事,讓我抱憾至今。”
高中時,我們學校經常會隨機抽聽公開課。在一節語文課鈴聲響起后,高二年級語文組的老師紛紛拎著板凳走進了我們的教室,我們知道,這又是一堂被抽聽的公開課了。
語文老師很緊張,不停地扶眼鏡,他顯然沒有提前收到通知。按照教學進度走,這節課是《琵琶行》的收尾,他按照自己的教案不緊不慢地結束了課文的教學,離下課還有十分鐘,他環視四周,問:“誰能背誦《琵琶行》?”
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靜,大家紛紛低下頭,與課桌默默“對視”。
我感受到他的目光數次從我身上掠過,可是我不敢主動站起來背這首我早已倒背如流的詩,因為害怕會被同學背后議論我“討好”老師,愛出風頭。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坐在后面旁聽的老師們開始竊竊私語。這時,一個同學站了起來,打破僵局,磕磕巴巴地把這首詩背完了。
雖然她背得不好,可是那一刻她像個英雄一樣,拯救了我們這節課。她擁有的勇氣和自信,是我在整個學生時代都缺乏的品質。
如果有一個時光穿梭機器,我想回到那一節課上,自信勇敢地站起來,幫一下我的手足無措的老師,救一下那個怯懦自卑的自己。
聽完這個故事,三三說:“好的師生關系是需要你來我往的。在這個故事里,老師和學生的身份仿佛進行了交換,這么看,老師有時候真的也很需要我們的保護呢!”
別在背后悄悄地秀自己的老師了。趁著這個教師節,把你對老師的愛說出來吧!